“132万盖毛坯房”,傲慢还是偏见?

“132万盖毛坯房”,傲慢还是偏见?

开播七年,豆瓣均分接近9.0的综艺《梦想改造家》,前不久遭遇了一场猛烈的“口碑翻车”。

11月19日,《梦想改造家》第八季第六期“二十个人的空巢之家”播出后。西北乡村,杜大爷的毕生愿望,132万的建造费(业主和节目组各承担一半),朴实的红砖外墙,半成品略显空旷的房子……种种关键词组合起来,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批评声。

有人说,“梦想改造家的最差设计出现了”“一期节目毁了8季口碑”,甚至言辞最激烈的留言写道,“132万,就建了个公厕和猪圈”。

为何事件会演变为如此的境况?我们与冯果川(建筑师、建筑学者、作家,看理想节目《你没听过的人类居住简史》主讲人)聊了聊。

从一名建筑师的角度,冯果川分析了此次争议的矛盾焦点所在,还更深挖一层,看到了建筑与美学、生活之间的关系。当然在最后,他也简单分享了几位建筑史上大师“坑”业主的轶闻趣事。

01.

我们不能拿别人的生活开玩笑

冯果川 :其实我看《梦想改造家》不多,因为争议我专门把这期节目都看完了。

在讨论这期节目前,我先说说2002年起在日本播出的一个综艺节目,《全能改造王》,它可以说是这类节目的鼻祖了。

《全能改造王》里面改造的房子,很多时候真的没有让人感觉到眼前一亮,比如室内空间的改造,看上去并不会让你觉得太漂亮了、太惊艳了。但如果听节目里的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讲这么做的原因,你会发现他们思考得很细致。

《全能改造王》基本的价值观和基调,是去思考业主的生活到底有什么问题,作为一个设计师,能怎么用专业去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全能住宅改造王》

但说实话,就我看到的《梦想改造家》的内容来说,我觉得在最后呈现上,比起解决业主的问题,更多篇幅用在了到底有没有建成一个很酷炫的建筑,或者改造完成了非常厉害的室内空间。

这些建筑的造价确实不低,也运用了很多建筑上高超的空间技巧和造型技巧,但却好像变成了一场建筑师的“秀”(show)。更多表达的是对于建筑效果的追求,而不是在用专业的建筑知识去解决一个普通人生活上的问题。这是《梦想改造家》与《全能改造王》所呈现的价值观区别所在。

看理想 :看过一些《全能改造王》,印象比较深的是,每期节目都要花大量的篇幅去描写各种生活场景,家庭成员的构成,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比如给腿脚不便的老人设置最短动线;安装防止孩子接触刀具的栅栏。

仔细想来,它确实更着重呈现如何依据居住人的需求做设计,很少那种可以在视觉上一击击中的震撼设计。网络上也很有多人分享,在装修时参考了《全能改造王》里家居设计的细节思路,非常实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梦想改造家》节目的设置,以私人的观看经验来看,它很喜欢营造一种前后对比特别强烈的效果。有一些评论也说,节目不让业主参与中间设计的过程。这么看的话,它可能还是会带来一些问题。

冯果川 :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节目考虑的到底是谁?我觉得这类节目更健康一点的价值观应该说,我们是去帮助别人的。

我们不能拿别人的生活开玩笑,毕竟节目就是短暂的播出,过十年大家早都忘了这件事。但是别说过十年,过二十年这栋房子可能都是这家人还在使用的。

当然,建筑师跟业主观念不一致的时候,确实不应该简单地听从业主,而是要做一些必要合理的沟通,甚至可能是很费事的沟通。

比如一个人说我想住宫殿,建筑师说行,咱们就好好聊一聊。最后一拆解发现,住宫殿其实是件挺不舒服的事情,另外,住宫殿的性价比很低。最重要的,住宫殿可能是自己虚荣心作祟,并不是真实的需要。说到最后这个人可能慢慢会觉得,那这样的话我确实不是真的想要住宫殿,最后再讨论出到底想要住一个什么样的房子。

这时候,建筑师不能简单地说“你的不对,按我的来”。建筑师们应该做的,是将这些需求一一拆解,把其中好的东西留下来,把一些其实不是那么有远见的诉求慢慢地化解开,这才是一种建筑师与业主间良性的沟通机制。

但从这个节目看来,不知道其他期怎么样,我看的这期,好像很少从这个方面去展示(这些内容)。陶磊有没有跟业主沟通,沟通有效与否,是不是真的一意孤行,节目都没有展示。我们看到的都是压缩、剪辑后的节目场景。

这些场景里,既没有看到多少他们达成共识的镜头,也没看到杜大爷对设计有多少不满。所以,有可能是他比较满意,也有可能是他的不满被剪掉了,或者是不好意思说出来。这都只是猜测,很难直接下定论。

而且,节目内容展示的倾向,都没有太多关于实际生活细节和问题解决的讨论。

甚至于节目中出现了许多让人感到奇怪的问题,也没有进行解释。比如那个被诟病的,用红砖做浴室的墙面,确实,红砖是很吸水的,日常难以打理。从节目呈现的内容看,建筑师做红砖的卫生间是为了追求美学和材料上的一致性。

但是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浴室可能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节目画面中有看到浴室在施工时做了防水层的画面。在室内居住空间里其余红砖墙体的部分,也看到了保温层的施工的画面,另外画面中也堆放的挤塑泡沫板,应该是用于建筑保温的。

所以,虽然都是红砖墙,但这些墙面的实际功能已经并非视觉上看到的那么单纯一致,砖墙构造根据功能的不同已经设计出了很多变化。

但话说来,有没有必要如此严格地追求视觉一致呢?既然砖墙其实在不同构造部分的功能不同,那浴室是不是可以用更好打理的内表面处理?再多说一点,餐厅和厨房的设计与我们熟悉的乡村生活方式相比,也是面积过小的。

到底建筑师的设计逻辑是怎样的,有没有必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坚持使用红砖浴室,这些,都没有在节目中看到解释。

看理想 :确实,这些问题都是关于实际生活会有的疑问。卫生间怎么打理?保温层如何处理?都是实际居住会有的切身体验,无怪乎大家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和吐槽。

节目也没有做太多正面的展示。很多处理方法,都是靠我们这样从没有解说的画面细节中推论的。比如“漏风全是孔的外墙”其实就不太准确,因为就节目来看,其实还是做了防风和保温的处理。

冯果川 :而且我觉得很奇怪的是,节目组发的声明,也没有回应这些大家真正关心的细节议题。另一方面,在当下网络环境的讨论中,我觉得也存在着很多片面的、甚至已经说是不理性的攻击,很多粗糙的推断,就变成了直接的下定论。

02.

遥远的建筑者和居住者

看理想 :您在《你没听过的人类居住简史》节目中说过,由于现代住宅的形式,我们已经离真正动手建房子很远了。您怎么看待现在设计师跟居住者之间的距离感,这是否也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发酵与种种误解?

冯果川 :在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设计院一般都与只与企业或是这一整片的区域规划有着长期合作,很少跟居住者会有直接的接触。

到了后来房地产市场兴起时,商品房也没有让建筑师与住户直接交流,中间还是隔着开发商。开发商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比如说让房子看上去使用率很高,让人觉得买这个房子很值得,甚至能得到一种“人生赢家”的成就感。

在乡村,也更加少有建筑师为他们服务。修房子的技术是由施工队所掌握的,施工队说,你看我给那个谁盖了,多漂亮,人家多满意。所以农村的房子,一般都是跟着邻居家或者这一片都以同样的样式盖。

施工队没有更好的建筑设计展现给村民,村民也只能就接受了,很多时候,乡村房子是在这样粗糙的建筑观念和技术下建造起来的。

可以说,当下,我们的乡村和城市的大多数住房各有各的“落后”,在城市建筑师跟使用者是脱节的,而乡村基本就没有建筑师。

所以从计划经济到后来的商品房时代,几十年下来,就没能建立起一个很好的,建筑师与房子里最终居住者良性沟通的传统。

但在国外,大量房屋建造是通过私人委托的。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很强调所谓的“参与式设计”,建筑师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万能的、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一个跟业主一起协力完成这件事的人

相当于说,“我有我的长处,你有的长处”,业主的长处在于知道自己是如何生活的;建筑师的长处,应该在于能够去了解业主的生活,发掘业主真实诉求的能力,然后在空间上用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设计,去回应和满足这种需求,这才是建筑师的专业性。

所以我反而觉得,《梦想改造家》节目的设计,是强化了这种割裂。从最后剪辑的1个半小时的成片来看,它整体营造了一种“开盲盒”似的效果。只着重刻画了前后的对比,没有展现过多的生活细节的讨论,如何根据使用者需求习惯设计,建筑师和业主之间沟通的过程。

所以我认为真正应该反思的是这个节目,因为它从节目设定和呈现上就忽略了这些事情。傲慢的首先是这个节目。

03.

重要的,是达成一种共识

冯果川 :如果建筑师跟使用者之间不沟通,到最后就变成了“建筑师塞一个我喜欢的、我觉得好的东西给你”,这是有问题的。

在我看来,作为一位建筑师,陶磊的特点以及强项,确实是在于对美的敏感和对材料形式的把控。所以他很适合建造一个像艺术品似的的漂亮房子。

看节目时,我都觉得陶磊很多时候对于细节的控制甚至到了强迫症的程度,这样当然导致了工序复杂和造价增加,比如我看到,光是费心思挑砖就挑了很多种,还有花大价钱雇人从外地来完成几项工艺制作,甚至导致了返工的问题。

但我觉得换一个场景,这不算是大问题。因为建筑师就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哪怕陶磊本人再自信,再崇尚极致的美学,这样的建筑师也有在市场上存在的理由。不接受这些特点的话,不选他就好了,也有人会喜欢这种风格。

可问题是节目组没有给这位杜大爷走访三家,最后选择陶磊的机会。另外,节目对于杜大爷真实的喜好,真实的生活需求,呈现出来的都是非常面目模糊的。

看理想 :看这期节目的感觉,可能在成本控制上是出现了问题。感觉他把钱花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节目里说专门从外地请了很多工匠来做建筑实施。当然因为疫情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的工期滞后,再加上红砖看起来确实不起眼,后期的维护和室内装修也没跟上,最后展现出来这样一种半成品的状态。

冯果川 :有很多建筑形式,经常会呈现出一种看起来很便宜,但实际上花了很多钱的效果。

举个例子,印度有一个很厉害的、蜚声国际的建筑事务所,叫孟买工作室 (Studio Mumbai) 。这个事务所建的房子,别说一般人,就连我这样算是业内人一眼搂过去,我都没太觉得这会是个很“贵”的房子。

可孟买工作室建造的房子都是全手工打造的,即使印度手工已经算是便宜的了,它的造价也依然非常高昂,因为需要能雇佣到那样水准的手工艺人来建造房子。

孟买工作室还有一些很苛刻的要求,住他们设计的房子不可以安装空调。那可是在印度,这么炎热的地方。为什么没人质疑他们,因为业主就想要这样的效果,就愿意花这样大价钱钱,在生活节奏上也要去满足这样的要求。

这样的效果,并不天然的就该遭人骂,还是那句话,需要提前告知,让人有所选择。 建筑效果往往要放到一个体系里,整体地观看,不是说简单地一看是幢红砖房子,就说这个东西跟“猪圈”一样。

陶磊设计的这栋房屋,我觉得还是能对得起他多年树立起的品牌,放在他的设计作品体系中也算是体现了他的水准。放在地表上也能是一个空间艺术品,但它能不能成为一个人的家?这确实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我认为,实际还是要形成一种规则和共识,节目更重要的关注点,应该是鼓励让建筑师跟业主充分沟通,用他们的专业性去帮助业主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博收视率去“秀”一把,甚至可能无形中怂恿了建筑师去做这样的创作。

也许陶磊在这个项目上的艺术追求,真不一定是(这座房子)需要承担的。尤其是当节目在设置和内容呈现上,可能更倾向于突出炫技和专业技巧时,这恰恰是一位建筑师需要警惕的。

这些技巧真的那么重要吗?自己所认为的美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不加节制地去呈现、运用和炫耀这种美学,是否可能会毁了这种美学本身呢?

04.

“翻车”的杰作

看理想 :关于此次事件,有评价认为这是一次“错配”,因为带有概念性质的建筑,不适合运用在民宅设计上,还有评论说“其实全世界很多建筑大师都曾经在民宅上翻车”。

冯果川 :这些建筑出现的时间和形态很有意思,它们都是现代主义时期的独立住宅。一般是位于郊外的别墅,这里场地宽松,建筑设计更加自由灵活,小住宅建造快、成本不高,可以快速把建筑师的想法变成现实。

另外,小住宅是私人的,客户和建筑师之间的沟通比较直接,也比较简单,有利于建筑师实现自己的想法,不像大型项目,有着漫长的手续、流程和复杂的机构。

这就给建筑创新制造了条件,这期间诞生的很多独立住宅,可以说是构成了现代建筑的宣言。

流水别墅(Fallingwater),图为冯果川手绘

不过也要强调的是,由于这些独立住宅的使命是革新和试验,大胆尝试,有时会带来居住舒适性和工程完成度上的瑕疵,很多建筑史上极为重要的独立住宅,作为一个供人居住的住宅却是失败的,尤其很多失败是难以弥补的。

比如我在《你没听过的人类居住简史》 中就提到过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和密斯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这两位都属于“现代主义建筑四大师”,他们都设计过“坑”业主的住宅。但我觉得,它们都还在一个相对良性的人际和沟通环境中。

“范斯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1951年建成),图为冯果川手绘

比如范斯沃斯 (Edith Farnsworth) 找密斯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这座不大的建筑建造了五年才完工。密斯强迫症式严格的“少即是多”准则,让这座建筑有着简单而严谨的结构和秩序。建成后的效果,给人一种乌托邦式的虚幻感,因为它实在太透明、太轻盈,太简单也太极端。

但实际居住的范斯沃斯说,她好像就住在一个玻璃鱼缸里,甚至连多放一个垃圾桶都觉得怪异。 最后因为种种问题,范斯沃斯卖掉了住宅,还与密斯起了争执,甚至闹上法庭,但范斯沃斯最后起诉密斯也没有胜诉,因为她缺乏足够的证据。

中间有几年沟通的环节,对于房子最后实际建造的效果,双方心里其实会有一个大概的判断。在建造开始时,她是认同密斯这种风格的,而密斯也确实给了她一个很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房屋。

范斯沃斯住宅,图源网络

而且建筑本身就有很多偶然性,比如说开始建造的时候建材还是这个价格,盖到一半建材涨价了,那是盖还是不盖呢?所以在这样一种充分沟通的机制里面,哪怕最后结果是业主很不喜欢的,我觉得都不算是一个多大的灾难。

流水别墅也是考夫曼 (Edgar Jonas Kaufmann) 让赖特设计的,他已经算是很了解赖特的风格了。当然这过程中赖特耍了一点心眼,他觉得要再重复他以前的作品就没什么意思了。建筑师想创新,所以赖特给了一个超出想象的方案。

别墅建在山林间的一个瀑布之上,这就导致建筑内部常年比较潮湿,汛期的时候溪水还会漫进建筑。又由于建在溪流上,哗哗的水声会让居住者在夜晚难以入眠。

流水别墅还有着特别深远的出挑,挑战着结构的极限,业主和设计团队背着建筑师赖特增加了几倍于原施工图中的钢筋,才勉强建造出这些漂浮在空中的阳台,但是整座建筑的造价也随着这些修改不断攀升,最终比初始的预算翻了十倍以上。

赖特的流水别墅设计图与实际场景,图源网络

如果不是因为业主考夫曼是位超级富豪,而且对赖特相当支持,可以说,这个惊世骇俗的建筑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这样,这座建筑建成不久就出现了变形开裂现象,并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进行大修,据说耗资一千万美元。但是,正是这些一身毛病的问题建筑,推动着现代建筑史的发展。

当然,伟大的建筑由于它的开创性和实验性,往往都不那么完美。让客户去背负创新和实验带来的代价,确实不公平。很少有建筑师能像菲利浦·约翰逊 (Philip Johnson) 那样富有,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栋接一栋地建造自己喜欢的房子。

其实建筑师的骄傲也挺重要的,经常会遇到大家对他们的不解,业主的不理解、民众的不理解,骄傲,有时候也是一种保护壳。

骄傲的负面,也确实会造成建筑师对普通人的忽视甚至傲慢,无论是美学上的需求还是生活上的需求。

米拉公寓(Casa_Milà),图为冯果川手绘

比如,高迪 (Antoni Gaudí i Cornet) 当年接米拉公寓订单的时候,拥有强烈的炫耀自己地位和财富需求的米拉先生 (Pere Milà) ,其实想要高迪设计一个特别华丽的房子,最好是五彩斑斓、博人眼球的。

结果高迪就真挺骄傲的,基本不给他看设计,也不怎么同意修改。后来还因为高迪无休止的修改加上各种试验,几乎把一个富翁给拖破产了。

最后房子盖好后,大家开玩笑说,这个房子就像一个采石场,这多扎心啊。直至几十年后,它的美才重新被世人发现和重视,认为其实是建筑上一件“神作”,最终还成了世界遗产。

因为高迪的骄傲,他超越了那个时代人的接受度,但米拉先生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被高迪影响了。或许米拉当时找一个更喜欢炫技的、华丽的建筑师,盖一栋稍微俗气一点的房子,他的生活可能会更开心幸福。高迪的设计对他个人来说确实是一个挺大的损失,但同时又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米拉公寓,也称为米拉之家,图源网络

不过你要说这样究竟好不好,我觉得也很难判断,是否真的需要毁掉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去成就一幢伟大的建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