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死后更容易被人铭记?

哪些人死后更容易被人铭记?

哪些人死后更容易被人铭记?

你是否还记得,新闻、朋友圈、微博上时不时出现的名人去世消息,常常会引发人们的热议?事实上,公众人物的去世引起关注,是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现象。但是,什么样的人在死后被人们关注、讨论得最多,最为人们所铭记?借助便捷的互联网和大量的数据,科学家们想要揭开人类社会的这张神秘面纱。

撰文:李诗源

审校:白德凡

在电影《天堂电影院》中,小镇上的老电影放映师阿尔弗雷多(Alfredo)去世时,镇上的居民们纷纷聚集到街头送葬。在一个电影还远未像今天普及的年代,镇上唯一的电影放映师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称得上是镇上人人皆知的“公众人物”。

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更大的范围内,公众人物的去世也常常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响。1885年,大文豪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死于肺炎,法国举国哀悼。从凯旋门到雨果下葬的先贤祠,超过200万民众聚集到巴黎街头为他送葬。100多年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已触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袁隆平、姚贝娜、科比等人物的去世,都在现实和虚拟世界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新浪微博上,相关话题引发了超过十亿次的阅读和超过百万次的讨论。

1885年6月1日雨果下葬时的场景 | Wikipedia/Fonds photographique Léon et Lévy

1885年6月1日雨果下葬时的场景 | Wikipedia/Fonds photographique Léon et Lévy

事实上,这种对公众人物离世的公开悼念古已有之。古埃及人和玛雅人会建造巨大的墓碑,敬奉死去的王室成员;而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则会组织大型的葬礼,以悼念诗人和战争中的英雄。1925年,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莫里斯·阿尔布瓦克斯(Maurice Halbwachs)提出了“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的概念,用来研究群体性和社会性的记忆和遗忘过程。几十年来,集体记忆已经脱离了纯粹纸面的理论构建,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可以进行经验研究的现象。

罗伯特·韦斯特(Robert West)是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一名数据科学家,他一直对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各种有用信息很感兴趣,而这次他思考的是与“死亡”相关的问题。无独有偶,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尤雷·莱斯科韦茨(Jure Leskovec)和计算语言学家克里斯托弗·波茨(Christopher Potts)也对此产生了兴趣。三位科学家群策群力,尝试回答那个古老的问题:哪些人死后更容易被人铭记?一项最近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就是他们给出的回答。

大起大落的关注度

与古代人们通常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来塑造集体记忆不同,在现代社会里,媒体对集体记忆的塑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每天,洪水般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的新闻资讯、社交媒体,涌入我们的生活。

这些海量的数据,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得益于互联网上的大型数据库和数据获取服务,科学家们获取了大量与已故公众人物有关的英语媒体素材,数据总量达到约40TB——足以填满几十块普通家用电脑的硬盘。这些素材的时间跨度超过5年(2009年6月-2014年9月),主要包括两类媒体的内容:每天数十万篇来自主流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每天数千万条来自国外大型社交媒体推特(Twitter,类似国内的微博)的推文。经过一系列筛选,最终有2362名在此期间死亡的公众人物被纳入分析。

为了用这些数据体现每一个公众人物死后被社会“铭记”的程度,科学家们定义了“提及频率”(mention frequency),这个概念的定义很简单:在某一天,文字中提到某个人的文档数量占当天文档总数的比例,就是这个人在这一天的提及频率。某个人在死前360~30天期间的提及频率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premortem mean,即“死前平均值”);而死亡后0~29天期间的最高提及频率相较基准值的增幅、死亡后30~360天期间的平均提及频率相较基准值的增幅,则分别作为短期增幅(short-term boost)和长期增幅(long-term boost)。

公众人物的去世常常是大新闻,会掀起一番波澜,但是人们的反应到底会有多大呢?平均来看,在这些公众人物死亡后短时间内,他们在新闻中的提及频率增长了超过80倍,而在推特中则超过210倍。极端情况则更为惊人:在新闻中最多有人提及频率增长超过16000倍,在推特中则接近10万倍!

不过,这种短时间内的暴增主要出现在人物死亡当天和次日,随后提及频率会陡降,大约1个月后降幅趋于平缓,逐渐回复到接近死前的基准水平。长期来看,这些人物死后在两类媒体中的提及频率都会增加1倍左右。在死亡事件后365天,即1周年时,提及频率又会出现小幅的突增。

公众人物在死前100天至死后400天期间,在新闻媒体(左)和推特(右)上的提及频率变化情况。在大图中,横坐标表示距离去世日期的天数,纵坐标表示提及频率的常用对数值。在大图右上角的小图中,横坐标用常用对数坐标轴表示。图中的实线表示拟合效果最佳的偏移幂律模型的拟合曲线 | 原论文

公众人物在死前100天至死后400天期间,在新闻媒体(左)和推特(右)上的提及频率变化情况。在大图中,横坐标表示距离去世日期的天数,纵坐标表示提及频率的常用对数值。在大图右上角的小图中,横坐标用常用对数坐标轴表示。图中的实线表示拟合效果最佳的偏移幂律模型的拟合曲线 | 原论文

这种大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受到大量关注、随后关注度急剧下降的情况,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其影响可能不止于媒体,还可能会“波及”市场。加拿大和美国的学者就曾发现,在名人死后,与其相关的纪念品的在线拍卖交易会变得异常火爆。粉丝们对纪念品的需求会急剧上涨,而卖家们也会作出疾速响应,增加相关商品的供应量以满足需求。不过,这种消费行为的高峰多数情况下出现在死亡事件当天,有的时候仅仅在人物死讯公布后几分钟市场就已经作出反应;在2周内,这种需求就会回落。

哪些人物更受关注?

总体上看,公众人物死亡前后在媒体中的提及频率的变化,大致遵循“平稳-突增-突降-平稳-小增-回落”的规律,但未必所有人的情况都完全相同。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科学家们发现可以按照这一变化轨迹将不同人物分成4类。

最常见的一类人物占60%左右,他们在死前的提及频率,以及死后的短期、长期增幅,都与总体的平均水平相当。在媒体关注度上,他们属于公众人物里的“普通人”,他们的去世就像一个“光点”(blip)一样,并未掀起特别大的波澜。

而最稀有的一类人物只占不到5%,属于公众人物中的“精英”——在死前极受欢迎、提及频率极高,但死后提及频率的短期增幅只略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而长期增幅甚至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呈现“衰减”(decline)之势。

在推特平台上,4类人物的平均提及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从左至右分别对应“光点”“平静”“上升”“衰减” | 原论文

在推特平台上,4类人物的平均提及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从左至右分别对应“光点”“平静”“上升”“衰减” | 原论文

与之相反,另一类人物在死前较受欢迎,死后提及频率的短期增幅高于总体水平,长期增幅则更高,呈现“上升”(rise)态势。这一类人物约占10%。

除此之外,还有大约1/4的人物走得非常“平静”(silence)。他们在死前和死后长期提及频率都属于平均水平,而且在死亡后短时间内,几乎没有获得大家的额外关注。

不过,科学家们并没有告诉我们每个人物分别属于哪一类。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一些代表人物的数据中窥见他们的特点

作为美国流行音乐天后,惠特尼·休斯敦(Whitney Houston)受媒体的关注程度远高于一般公众人物。当地时间2012年2月11日,休斯敦被发现死于美国加州贝弗利山庄的酒店里,年仅48岁,为非自然死亡。次日,她在新闻报道和推特中的关注度都增加了2100倍。在此后的1年时间里,她在新闻中的关注度仍比死前高了9倍,在推特上也比死前高出2倍。与之相似的是好莱坞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当地时间2011年3月23日,泰勒因心力衰竭死于美国洛杉矶的医院中,享年79岁。不过,泰勒之死要比早逝的休斯敦稍“平静”一些。

左:惠特尼·休斯敦 | Wikipedia/DefenseImagery@PH2 Mark Kettenhofen;右:伊丽莎白·泰勒 | Wikipedia/Wikimedia Commons(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lizabeth_Taylor_1953.JPG)/Metro Goldwyn Mayer/;licensing:CC BY-SA 3.0

左:惠特尼·休斯敦 | Wikipedia/DefenseImagery@PH2 Mark Kettenhofen;右:伊丽莎白·泰勒 | Wikipedia/Wikimedia Commons(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lizabeth_Taylor_1953.JPG)/Metro Goldwyn Mayer/;licensing:CC BY-SA 3.0

相比之下,在媒体中露面较少的人物去世,引发的关注可能也要少得多,例如学者。当地时间2012年2月6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荣誉教授、生物力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戴维·温特(David Winter)去世,享年81岁。次日,滑铁卢大学发布了一则讣告,没有说明他的死因。在温特去世后第6天,推特上对他的关注度才达到最高,而在新闻平台上“延迟”则更大,在第17天时才达到最高,而且在两类媒体中提及他的频率都只比他生前时高了不到6倍。

而如果进一步考虑到人物使用的语言、死亡年龄、死因等,那么在英语媒体中,死后媒体关注增加最多的一类公众人物的特点是:说英语,死前已经很知名,英年早逝,而且是非自然死亡(死于事故、暗杀、战争、药物滥用、自然灾害、自杀等)。在人物职业的角度上,长期来看,死后受关注增幅最大的是从事艺术相关行业的人物(也包括作家、建筑师、演员等)。

新知与新问题

事实上,对公众人物之死的研究并不新鲜。不过,以往的研究大多只关注少数非常著名、有影响力的名人,或者是并未追踪从死亡即刻起社会关注情况的动态变化过程,而这项研究扩展到了很多不是那么“知名”的公众人物,并且较为完整地关注了他们死亡前后1年内受媒体关注的变化轨迹。

虽然媒体的关注并不能完全反映集体记忆,互联网的记忆也不能等同于社会的记忆,但这项研究的方法却有可借鉴之处,未来的研究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利用更多样化的数据,将关注扩展到更广的人群,甚至是普通人。

除此之外,这项研究在试图回答那个古老的问题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待解之谜。与10年前那个移动互联网尚处萌芽阶段的时代相比,如今的互联网生态、人们的互联网使用行为或许已有不小的差异。那么在如今的背景下,互联网所承载的集体记忆,是否还和本项研究所揭示的有相似的特点?另外,在英语之外的语境中,社会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公众人物去世的反应与英语媒体所呈现的不同。例如,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社交媒体百花齐放的中国,人们所铭记的又是哪些人呢?

当然,无论问题的最终答案如何,大部分人都不是公众人物,终将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死后无论是被铭记还是被淡忘,于死者而言都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活着的时光,才是最为宝贵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