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美国大片里,“9·11”从未远去

在这些美国大片里,“9·11”从未远去

“9·11”之后,美国文化的内在发生了剧变,直到今天还在发酵。不论是电影、漫画、文学还是音乐,这20年来不断有新的文化作品试图回溯这场灾难以及它对世界格局的改变。

转眼间,20年过去了,人类再次经历了新冠疫情这样一场无形的浩劫,无数的人们因此丧生,世界的流动也变得近乎于停滞。在这个充满了动荡和未知的时刻,我们回望世界之初,似乎依然无法完全走出迷雾。或许,电影艺术以其独特的传播和存在,能够为我们展现某些不易觉察,却富有洞见的对历史的注脚。

在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时刻中,“9·11”事件恐怕是最像好莱坞电影的一个,2001年9月11日早上,当电视画面中出现被劫持的民航飞机撞击美国世贸大楼的场景,人们一度以为这仅仅是一部电影里的片段。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科幻片《回到未来》(1985年)、《终结者2》(1991年)和《搏击俱乐部》(1999年)等影片都不约而同地“预言”过这场事件的发生。

历史地看,美国电影人或许比政府更早地预见了危机,随着苏联的衰落和解体,冷战格局被打破,美国失去了最强大的对手,赫然成为世界的“霸主”和“敌人”。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本质却是“美国化”的时代里,危机的暗涌在繁华的平静表征下蕴藏着巨大到能量。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电影成为我们解读历史的通俗载体,也成为最具有超验性的预言家。自从“9·11”事件发生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导演和艺术家用影像的方式纪念和回溯了这场人类灾难,他们用自己的作品触及到政治所无法触及的深度,在“9·11”事件20周年之际,重看这些电影,我们可能会意识到人类的历史从未终结。

01

反思与批判

“9·11”事件发生后,法国电影公司Studio Canal率先做出了反应,他们邀请了11位世界各地的知名电影人执导每部时长在11分09秒01帧的短片来回应这个震惊全球的事件,汇集成一部叫做《9·11事件簿》的短片集,并于第二年9月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

11位导演风格各异,以独到的角度切入对“9·11”事件的理解,短片集以伊朗女导演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Samira Makhmalbaf)的作品做开篇。这部作品以在伊朗的阿富汗难民为题材,以美国的对立面观照“9·11”。玛克玛尔巴夫指出“在伊朗的阿富汗人有300万,他们发生了什么,也将发生在你的身上”。

电影《9·11事件簿》海报

电影的主人公是难民女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当“9·11”发生后,女老师问孩子们是否知道发生了一起重要的国际事件,有孩子说因为修井塔,有两个人不幸被掉下的石头砸死了;有孩子说自己的姑姑被极端分子活埋了;还有个孩子说因为洪水死了不少人……

当女老师讲述了“9·11”事件的过程,谈到人们不断用手机呼救的时候,孩子们并没有反应,他们没有人见过手机,所谓的教室连钟表都没有。孩子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并不能理解老师所谈为何,直到她让大家站在外面看着正在修建的井塔,说有人为了修建它而去世,孩子们才在具体的苦难面前沉默。

这部短片虽然只有11分钟,却很巧妙地将“9·11”事件代入全球化的议题之中,既展现出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又揭示出区域发展不平等的存在,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除了哀悼和同情,遮蔽的部分或许才是问题的根本。

此外,日本电影大师今村昌平拍摄的短片也很耐人寻味。他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半个多世纪(这样的表述是否不太清晰?)之前,讲述了一位回乡的侵华日军因为精神失常,行为方式完全变成了一条蛇的样子。全片看似与“9·11”没有直接关系,却通过战争对人类的异化表达出今村昌平对人类动荡的20世纪历史整体性的回应。

今村昌平短片画面。

今村在短片的结尾处放置了字幕:“战争无圣战”,将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与基地组织发动的“圣战”并置在一起,激发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显然,“9·11”不是偶发的,而是20世纪历史遗留问题恶性发展的一次爆发。

02

调查与追问

2004年出品的纪录片《华氏911》恐怕是世界范围内关于“9·11事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还极具争议地获得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

《华氏911》海报。

说是纪录片,但《华氏911》一反一般真实电影对客观的追求,而是以看似“偏见”的方式追问“9·11”事件的真相,并将矛头直接指向小布什政府。导演迈克尔·摩尔用论文写作的方式抽丝剥茧地揭示出布什家族与本·拉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在“9·11”后“帮助”其家族成员离开美国。

在展现了一系列政府可疑的材料后,摩尔又将镜头对准最普通的美国人,在阿富汗还在不断吞噬年轻士兵的生命的同时,底层男孩正在被输送到伊拉克战场,他们的家人等来的是一张张阵亡通知书……与此对应的则是,伊拉克的父亲抱着烧焦的孩子、无辜被炮弹袭击的平民要面临截肢、战争的俘虏则面对着取笑和羞辱,战争摧毁的不是某个国家的敌人,而是全人类。

这部作品从极具争议的2000年美国大选着手,极尽讽刺之能事,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展现了小布什当选三年间美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变化,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全球性的战争阴影再次笼罩世界,但发动战争的人可能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这部影片问世后,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虽然得到了戛纳电影节的肯定,却在美国国内遭到很多批评和质疑,在美国被定为只有成年人才可以看的R级。

《纽约时报》评价这部电影:“该片并没有过度煽情造势,与其说是在收集系统的证据,倒不如说是一种激动的政治请愿。但在片中,迈克尔·摩尔的确展示了令人震惊的素材。《华氏911》以巧妙的揭示手法在几乎两个小时内狠狠地抨击了布什总统和他的同僚们。”

布什总统得知世贸大厦被袭击的瞬间。/《华氏911》

因此,我们大可把《华氏911》理解为对“9·11”事件的调查和追问,迈克尔·摩尔固然无法给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答案,却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展现出作为艺术家的良心和态度。

未来的电影史书写上,一定会记住迈克尔·摩尔获得金棕榈的获奖致辞,他说:“在几个礼拜前,我们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现在全世界都能看到这部电影了。有人偷走了自由,现在有个共和国总统,他说把自由还给观众。在美国,我要把这个金棕榈给我的女儿,给所有孩子,给那些在伊拉克的美国人……”

03

哀悼与回响

作为好莱坞永远的“反对派”,曾以拍摄《刺杀肯尼迪》闻名影坛的导演奥利弗·斯通于2006年拍摄了电影《世贸中心》,但是这次,奥利弗·斯通一改自己对美国政府的批判态度,转而讲述了一个温情脉脉的故事。

《世贸中心》海报。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被困在废墟中的地面救援人员如何脱险的故事。电影的时间集中在救援的24小时之中,展现出社会、家人和被困警官自己度过的难忘一天。作为斯通职业生涯获得差评比较多的一部电影,有人批评《世贸中心》过于主旋律,缺乏对“9·11”事件的反思,但这位当时刚刚60岁的导演却表示,正是这种个人视角才是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在这部充满了鼓舞人心力量的电影中读出了不同的况味,在这部电影里,充当拯救者的警察反而陷入了困境,亟须他人的拯救,斯通刻意使用了这样“反类型”的方式表明自己对主流叙事的嘲讽。对比政客的虚伪,他将笔墨放在对最普通人的书写上,当“9·11”带来的痛苦渐渐被人忘却,斯通却用这部电影召唤出最朴素的美国精神。

《世贸中心》剧照。

为此,斯通曾这么解读自己拍这部电影的原因:“两个人被埋在双塔的瓦砾底下长达24小时,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人撑过这么可怕的处境?他们必须面对死亡的恐惧,但是却以无比的精神和勇气活下来。我希望观众从这部影片中看到的不是政治,而是勇气和生存。”

无独有偶,同样在2006年,有一部叫做《93号航班》的电影横空出世,与《世贸中心》一样的平民视角,基调却更加沉郁。电影没有直接聚焦于全世界瞩目的事件中心,而是再现那天同样被劫持却最终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联合航空公司93号航班。

据说,这架航班原本要撞向国会大楼或者白宫,是机组人员和乘客的反抗阻止了恐怖分子的目的。因此,《93号航班》所做的就是再现这个关键时刻动人心魄又让人心碎的现场。

《93号航班》海报。

这部电影采用了纪实的表现手法,电影从一个忙碌的早上开始讲起,除了4名恐怖分子,没有人知道这天早上将是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早上,为了尽可能还原真相,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断地收集乘客家人、机组人员和“9·11”事件调查成员等各方面的资料,以求做到细节的可靠。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格林格拉斯其实是一个英国人,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他比斯通对这场灾难的观察更冷静,能以超越美国的视角观察“9·11”的意义。早在2002年,他就拍过反映北爱尔兰地区与英国冲突的电影《血色星期天》,并称之所以拍这样的电影是自‘9·11’事件以来的一个历史的警告”。

《93号航班》同样是一部具有人道主义立场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连恐怖分子都不是刻板印象中的极端分子,他们也像普通人,也有着自己的犹豫和恐惧。当恐怖袭击发生后,外部的世界已经反而陷入巨大的混乱,93号航班的乘客只能依靠自己来阻止灾难的发生,而军方竟然直到飞机坠毁后才知道93号航班被劫持的消息。

虽然最终飞机还是坠毁了,但格林格拉斯用电影为每一位乘客正名,当他们的名字一一出现在影片的最后,每个人的生命也因为电影这个载体而被铭记。

04

撕裂与弥合

应该说,“9·11”事件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就连流行文化也在方方面面回应着时代的变化。2016年,漫威影业推出了电影《美国队长3:内战》。它改编自2006年由著名编剧马克.米拉尔和画师史蒂夫.麦克尼文联合创作的漫画《内战》。这部以反映超级英雄因理念不合而分为两派互相攻讦的作品灵感正是源于“9·11”后美国政府推出了“爱国者”法案。

所谓“爱国者”法案是小布什于“9·11”事件之后签署颁布的一项法案,延伸了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扩大了警察机关可以管理和活动的范围,由于可能导致执法部门对权力的滥用,并侵犯公民的隐私,受到很大争议。

“内战”的故事就源于此,这部作品几乎涉及了“漫威宇宙”所有的超级英雄和反派人物,讲述了政府制定“超级英雄注册法案”来限制和管理超级英雄,要求他们要把自己的真实身份报告出来,超级英雄对此意见不同,由此分裂。因此,基于民众对“爱国者”法案的不同态度,超级英雄也分为以钢铁侠为首的“注册派”和以美国队长为首的“反注册派”,两派斗争不休。

《美国队长3:内战》海报

其实,不论是漫威还是DC,讨论超级英雄的权力是否应该受限并非《内战》独有,但在“9·11”事件的影响下,从没有一个类似的故事获得如同《内战》一般的影响力。

尽管马克.米拉尔认为其作品里的政治隐喻只有对政治敏感的人才有效,孩子们只会看到一场超级英雄大混战,但不可否认的是,9·11”之后,美国文化的内在发生了剧变,直到今天还在发酵。不论是电影、漫画、文学还是音乐,这20年来不断有新的文化作品试图回溯这场灾难以及它对世界格局的改变。

转眼间,20年过去了,人类再次经历了新冠疫情这样一场无形的浩劫,无数的人们因此丧生,世界的流动也变得近乎于停滞。在这个充满了动荡和未知的时刻,我们回望世界之初,似乎依然无法完全走出迷雾。或许,电影艺术以其独特的传播和存在,能够为我们展现某些不易觉察,却富有洞见的对历史的注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