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可能抛弃你 唯口红不会:延续数个世纪的彩色诱惑

谁都可能抛弃你 唯口红不会:延续数个世纪的彩色诱惑

IMG_5548.jpg

美国作家雷切尔·费尔德撰写的《口红:潮流、历史与时尚偶像》一书。(图/ 未读)

前不久亮相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logo,其中最特别的元素是一枚法式红唇——它是法国自由女神玛利安(Marianne)的象征。

一支口红、一抹红唇,展示了法国女人的浪漫、风情和优雅。

口红,似乎天然就被赋予浓烈的女性气质。对男人来说,口红就代表女人的性感红唇,拥有致命的诱惑;女人则视口红为妆容不可或缺的一步。

就像美国作家雷切尔·费尔德在《口红:潮流、历史与时尚偶像》一书中所说,“口红是精神支柱、美貌利器、面具、时尚宣言和忠诚伴侣”。

口红,被打上了性别标签,沦为消费符号。但在口红发展史上,它的内涵绝没有如此狭隘——口红只是消费品吗?不,它还曾是女性的“武器”。口红仅限女性使用吗?不,很长一段时间,口红也是男子气概的象征。

595p090-105生活.jpg

2024年巴黎奥运会logo,带有一抹标志性的红唇,彰显法国人的浪漫情怀。

口红曾象征着男子气概

口红被贴上“仅限女性”的标签之前,曾长期被男性使用。

约5000年前,苏美尔地区与印度河流域的男子就开始抹口红了。不过,对苏美尔男子来说,抹口红是件极奢侈的事——他们要将宝石碾碎,才能取得制作口红的颜料。

口红在那时就是件奢侈品。男性涂口红,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因此被视为财富、阶层与地位的象征。

在古埃及,化妆是彰显男子气概的法宝。上层阶级的男性几乎每天都化妆,且爱全脸妆——抹口红、涂绿眼影、画眼线等,好让自己看起来既有“男人味”,又显得多金。当时的热门口红色号是黑色、橘色以及紫红色,红色被看作王室的颜色。

1000多年前,中国也出现了口红,被称为“口脂”。当时男性化妆并不稀奇,尤其到了唐朝,男性爱用口脂装扮自己,其色号也越发多样。

清朝建立后,“剃发令”被强制推行,男性化妆就显得异类起来。另一边,在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期,口红被彻底“污名化”。

从那时开始,抹口红、化浓妆的男性,再也不被主流社会认可。男子气概的定义,变得狭隘起来。20世纪中叶之后,好莱坞女星为口红重新正名,口红被万千女性追捧;然而,对男性来说,抹口红仍是一种禁忌行为。

不过,在一些亚文化圈,男性抹口红的行为被看成对主流审美的有力反击,也引领了一时的风潮。

20世纪70年代,迪斯科文化流行,紫色口红受到年轻男女的追捧。同时期兴起的朋克文化中,朋克族将一抹黑色口红作为自己的标志。

摇滚明星大卫·鲍伊的标志是红唇,他试图用这一方式质疑传统的性别规范,并重新构建新的“中性化”审美。大卫·鲍伊除了抹红唇、留一头红棕色头发,还穿过高跟鞋、紧身衣、连衣裙等,这些大胆的实践,推动了当时的“中性化”风尚,也对日后的时尚圈影响深远。另外,大卫·鲍伊让“中性化”这一概念变得酷起来,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大卫·鲍伊之后,英国歌手“乔治男孩”(George Boy)也在舞台上大胆地抹红唇、化浓妆,带动了当时“男性抹口红”的风潮。在国内,歌手张国荣在“跨越’97演唱会”上,以一抹红唇搭配高跟鞋的造型,演绎了性感、魅惑的男性美。

如今,随着中性化审美的盛行,不少男性也会抹口红,好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吸引力。这些群体不约而同地把口红视为一种强有力的表达工具,表达自己的质疑、反抗或狂欢等。

VCG31N159833506.jpg

伊丽莎白·泰勒用口红在镜子上写字。(图/ 视觉中国)

口红,是一种致命的诱惑

有一句惯用的广告宣传语是,口红拥有致命诱惑,暗示口红所象征的性吸引力。

但事实上,这并不只是个暗示。

诞生初期的口红,很可能是有毒的,甚至是致命的。雷切尔·费尔德在《口红:潮流、历史与时尚偶像》中提到,“口红的前世,是污秽、绵软、油腻与昂贵的”。

古埃及王室贵族涂口红的方式,是将虫子(胭脂虫)碾碎,涂在嘴唇上。这种制作口红的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古埃及人还会提取制作口红的染料,不过,用这种染料涂抹嘴唇,很可能因此患上重病。古罗马人把水银加入口红以及其他化妆品中,长期使用这样的化妆品,脸部可能会变形。

当然,除了口红,古代人非常爱用的美白产品——铅粉,也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化妆品。使用过量铅粉导致的“铅中毒”,会让人出现各种复杂病症。

到了近代,口红等化妆品的成分也并未得到有效的改良。当时,王公贵族里因过量抹口红、化浓妆而致死的例子,并不少见。

比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十分痴迷红唇,她深信口红能让她远离死亡。据说她只要一生病,就会抹更多口红。伊丽莎白一世用的仍是碾碎胭脂虫制成的口红,同时,她还发明了由石膏制成的唇线笔,这些唇部化妆品毒性不小。除了口红,伊丽莎白一世还对铅粉十分狂热。

伊丽莎白一世据称死于血液中毒。不难想象,伊丽莎白一世几十年以来涂抹的口红、铅粉等化妆品,最终把她送进了坟墓。据雷切尔·费尔德在书中所描述的,伊丽莎白一世死时,“嘴唇上覆有一层厚厚的口红,据说有1/4—1/2英寸(约6.3毫米—12毫米)厚,这是她毕生坚持不懈涂抹口红的结果”。

毫不夸张地说,从古代直到近代,涂口红、化浓妆大概率等于慢性自杀。而现代的口红,重金属元素就很少出现在成分表中了。2007年,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组织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美国制造的、数百万美国女性每天使用的口红中,居然含有高浓度的铅。该项研究测试的33支口红中,有61%检测出含有铅。

摄入铅,哪怕分量轻微,都可能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威胁。

几年之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测试了8款口红和24款唇彩,检测结果同样不乐观:其中含有9种有毒重金属,包括铬、镉、锰、铝和铅。

有人辩称,摄入微量重金属元素不会伤害人体。但联系到另一项数据,就让人“细思极恐”了:2002年,《魅力》(Glamour)杂志的一篇文章声称,女性平均一生要吃掉4磅(约1.8公斤)口红,大约等于300支口红。这样算下来,女性一生中摄入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可能性,还会低吗?

尽管冒着生命危险,从古至今,口红的诱惑力延续数个世纪。即便遇到经济衰退,人们(尤其是女人)对口红的迷恋也没有减退;而“口红效应”——越是经济衰退,口红的销量越是不减反增,反倒演变成一种经济奇观。

VCG111319382591.jpg

2020 年11月9日,上海,李佳琦在直播间进行准备工作。(图/ 视觉中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