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粤语日,人口经济第一大省的方言为何节节败退?

今天是粤语日,人口经济第一大省的方言为何节节败退?

居然有粤语节?是的,从2010年开始,每年的7月25日就是粤语节。那一年那一天,很多年轻人齐聚广州江南西路地铁站A出口,齐撑粤语。有人称,这是一场“广州的文艺复兴”。后来,这一天被热爱粤语的人定为“粤语节”。

今天就来讲讲粤语以及保护方言那些事儿。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定居广州近20年的北方人,直至今天,我的粤语水平还停留在“识听不识讲”的阶段,也不是完全不会讲,但语速较慢,发音也没那么标准。我的粤语不好,首先肯定是和自己的语言天赋不佳有关;其次是周围越来越多人说普通话,会不会粤语都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还有一点是广州人很包容,如果一个老广发现你是讲普通话的,他和你说话时会主动切换到普通话。一个外省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除非专门去学,否则粤语水平都不会好到哪。

由一个粤语“麻麻地”的外省人来讲保护粤语,有点奇怪。其实,只要认识到方言的重要作用,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赞同保护方言。

从1956年至今,将近60年时间,普通话已经取得了牢不可破的绝对强势地位。不会说普通话,不能说寸步难行,但肯定很难找工作。现在早已过了需要强制推广普通话的阶段,为了自己的收入,大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学习普通话。

找强势普通话的挤压下,各地方言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在一些地方,要求保护本土语言的声音一度很激烈,比如广州。

广义上的粤语,即广东话,包括广府话、潮汕话和客家话。狭义上的粤语,则专指广府话,本地人称之为“白话”。讲白话的人群,全球总数约有1.2亿人,和日语人数差不多。

粤语很美。粤语声调更丰富,朗诵古诗词更有韵律美。比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汁、泣、急,用普通话读,比较平淡。但如果用粤语来读,这三个字都是最高调,铿锵有力,沉郁悲壮。

粤语也很古老,是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唐朝诗人张籍有诗云:“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今天的粤语、闽南话、客家话、吴语等,都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成分。宋朝官方字典《广韵》,记录了当时的开封话标准音,但今天的普通话已经对不上了,而粤语则可以对应其中的绝大部分。

在粤语中,吃叫食,喝叫饮,走叫行,跑叫走,像叫似,也叫亦,穿叫着,脱叫除,衣服叫衫,瓶叫樽,站叫企,脸叫面,耐是久,钱的单位是文。 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文言文词汇。 我们祖先使用的语言并没有消失,在粤语等南方方言里,它活生生地存在,这是不是很神奇?

广州是粤语和岭南文化的重镇,粤语的标准音就是广州话,所以保护粤语运动在广州兴起,有一定的必然性。

11年前的那场自发活动,其实就是以普通话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和以粤语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大冲撞的体现。这也是国内保护方言行动中,表达最激烈影响最大的一次。其后,广州官方明确表示无意废除与弱化粤语,“推普废粤”纯属子虚乌有。2010年8月4日,那场撑粤语活动十天后,汪洋在一个公开场合说:“我都在学广东话,谁敢废粤?”

这是广东当局的真心话。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开明务实的广东官府是绝对不会做的。

广州人的焦虑,其实是对以普通话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强势入侵的一种反应。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背后,又站着经济。经济发达,才有文化自信,语言才能传播开传播远。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大陆,说粤语是很时髦的。成长在苏北一个小县城的我,也是看着港片港剧听着粤语歌长大的。粤语的强势,背后是香港流行文化的北伐。那时,香港的GDP曾占到中国的四分之一。2020年,香港GDP仅有2.4万亿人民币,连重庆都比不过。经济弱,文化就不可能强。

粤语在全国的渐渐退潮,背后是北方广大地区的经济崛起和睁眼看世界,广东和香港的文化再也不能像改开之初那样独领风潮。

经济活动和社会需求决定一门方言能不能存活。

在广州内部,经济最发达的天河区,绝大多数人都来自外省,不夸张地讲,如果你只会讲粤语,在天河可能连问路都问不到。

在经常为人诟病的幼儿园和小学,越来越多的老师是外省人,他们本身就不会粤语,自然不可能和学生用粤语沟通。孩子可没有什么文化自觉,他们是需求第一,能方便沟通的,就是最好的。小孩子最喜欢新鲜事物,当所有电影电视娱乐节目中全都是普通话时,你还想让他再用回粤语表达?

当年撑粤语事件主要是由广州本地的八零后九零后主导发起的,这批人今天还算是年轻人,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于普通话的态度已经变了。潮流和时尚,比本土意识更容易左右年轻人的观念。操一口标准普通话的爱豆,是最好的普通话推广大使。连那些老牌的香港明星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普通人还有什么拗不过来的?

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第一人口大省,在各种方言中,粤语的地位是最强势的,但即便如此,在普通话的冲击中,它都节节败退,甚至溃不成军。粤语如此,其他方言就更可想而知了。

方言是一个地方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提到一个地方,我们脑海中最先浮现出来的,大多数是当地的语言口音。想到南京,我会想起“啊要辣油”;想起东北,我会想起“你瞅啥”;想起上海,我会想起“谢谢侬”;想起广东,我会想起“做乜嘢”……

为什么港版电影译为国语,很多梗就会变味?如果疯狂的石头不用川渝方言,还会那么好笑吗?如果赵本山等东北艺人不说东北话,还会那么招人欢迎吗?你去天津玩,是希望听到“姐姐,您吃点嘛?”,还是“女士,请问你需要什么菜品呢?”去苏州,如果满街人都说普通话,这还是吴侬软语的那个苏州吗?

所以民国时的语言学家刘半农说,方言是一种“地域的神味”。

很多人在抛弃自己的家乡话,也有些人跟在他们身后,默默地捡起这些宝贝。

前几年,湖南台主持人汪涵就自费投入了近500万元,发起方言调查“響應”计划,计划用5-10年的时间,组织10支调查研究团队,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

湖北咸宁有位老人,自费出版了一本《咸宁话》的书,包含了咸宁市6个县、市、区的1万多条方言的注释以及例句、出处等。 作者陈大银是一位退休老人,为编纂这本当地第一本“方言词典”,他前后花了9年时间。

我老家有个同学,他如今在政府部门身居要职,但是隔三差五就在朋友圈记录家乡方言的一些独特用法。有些方言,我看了之后,恍然大悟,那些熟悉的乡音会立刻在心中回荡。 对于漂泊异乡的人来说,那一句句方言,就是说给故乡的情话。

他乡遇故知,是人生一大喜。身在异乡,一句方言,立马能让握手改成拥抱,立马就热泪盈眶。方言里,连接着很多人关于故乡的记忆。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大拆大建下,故乡早已面目皆非,如果方言再与建筑一并凋零,乡愁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

很多人把普通话推广和方言保护对立起来,其实大可不必。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是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在公共及正式场合要讲普通话,但在私人等非正式场合,不妨讲讲本地方言。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在目前环境中,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说不好普通话,而是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神经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孩子的智商会得到促进。

另外不能把讲方言和没素质挂钩。 在很多地方,认为本地方言土的,不乏其人。 大家都以会说普通话为荣。 保护方言,首先要剥离方言背后的“身份歧视”,不能把说普通话和做文明人并列。 对地方语言文化不了解、不包容,才是真正的没素质。

为什么要保护方言?一句话概括就是,普通话或许可以让你走得更远,但方言却能让你记住从哪里出发。

你是哪里人?你有多久没说方言了?留下你的坐标,一起来讨论一下有关方言的趣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