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蜜雪冰城主题曲里,能看到中国的挫折历史

从蜜雪冰城主题曲里,能看到中国的挫折历史

策划: 素卡 编辑: 涅瓦

最近蜜雪冰城的主题曲火了,我相信现在多数人已经无法正常念出这段话了:

“你爱我呀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最开始,网传在蜜雪冰城门店唱这首歌可以免费拿一杯4元柠檬水,如此羞耻又社死的线下狂欢自然成了互联网的流量密码。

可我们深入研究后发现,这首歌的背后远远不止是喝杯冷饮那么轻松愉悦。

它的创生、流传与演化,牵扯到几个族群与国家跨越百年的历史风云,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历史。

蜜雪冰城主题曲的前身是由斯蒂芬·福斯特在1848年创作的《Oh! Susanna》,出版后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美国歌曲之一。

在这首歌轻快、简单的旋律背后,却折射了美国一段极为狂热的历史。

一方面,这首歌代表了美国轰轰烈烈的淘金热。

1848年初,有人在加州发现大量黄金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相继有30万人从全国各地涌入加州参与淘金。

·反映加利福尼亚淘金热(California Gold Rush)的邮票

而< Oh! Susanna> 旋律欢快,充满希望,很多人哼着这个小曲就去加州淘金了,这也是当时最流行的音乐。

·著名西部游戏《荒野大镖客》里也有这首歌

在黄金幻梦的背面,这首歌也推动了美国平权运动的历史进程,尤其是黑人在蓄奴制残余时期的舆论助攻。

在《Oh! Susanna》之前,美国文艺界对于黑人的描绘大多是负面的,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艺术形式——“黑脸表演”(blackface)。

“黑脸表演”是白人通过夸张的舞台化妆扮演黑人,进行自我矮化来取悦观众的滑稽歌舞表演。

·“黑脸小丑”

在这些表演中,黑人通常是贪吃、懒惰、愚笨的,最常见的污名化黑人形象是Jim Crow。

Jim Crow的定位就是美国的树先生,衣着褴褛,知识匮乏,性格懒散,身体残疾却喜欢跳舞,爱拽词却总是出现语法错误。

·20世纪50年代复刻版表演

此外还有Uncle Tom ,黑人里的骆驼祥子,泛指类似汤姆叔叔的黑人角色。憨厚老实、逆来顺受,总是等着白人英雄出手搭救。

从1990年复刻的一些演出海报我们可以看出,白人变装前后的形象反差在当时被作为主要的表演卖点。

现世留存的《Oh! Susanna》MV也是典型的“黑脸表演”,白人歌手Al Jolson 把自己画成黑脸红唇,好像两根香肠的嘴里唱着:“ oh!Susanna!”

但《Oh! Susanna》原曲其实塑造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黑人,主角乐观而积极,为自己心爱的女人踏上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追寻真爱的脚步从阿拉巴马一路走到了路易斯安那(距离600多公里)。

I come from Alabama,

我来自阿拉巴马州,

With the banjo on my knee,

带着心爱的五弦琴,

I'm bound for Louisiana,

我要赶到路易斯安那州,

My true love for to see.

寻找我真正的爱情。

这是一种公路片里白人主角才有的冒险精神,与黑脸表演中贪吃、懒惰又胆小的黑人形象截然相反。

这样对黑人以及美国南部的别样陈述令人耳目一新,写出了《Oh! Susanna》的福斯特火了,但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和收入。

他写的歌有很多爆款,批评家对他的评价是"all popular and all good"(歌曲又火又好),如果那个时候有billboard,他肯定天天上榜单。

但他为人内向,对钱和名声都极度地不在乎,再加上当时美国的版权法到处是窟窿,所以《Oh! Susanna》后他仍然是歌红人不红,全部版税折合到今天还不够几“爽”。

再后来,1864年,38岁的福斯特跌倒在旅馆里,躺在血泊中,死了。

关于他的死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他发烧糊涂了,自己割到了脖子。

另一种更为可信的推测是,福斯特在南北战争后期陷入了抑郁,从他创作的歌词能看出成倍增长的悲伤。

他去世前一年写了首歌叫做<Bury me in the morning, Mom> ,他写道:

妈妈,让我躺在青草丛生的地方,

在柳树荫下,

在那里低吟的风会哀悼,妈妈,

……

明早安葬我,

不要为我的死亡而悲痛,

但就在他去世第二年,南北战争结束了。福斯特死了,<Oh! Susanna>这首歌的旅程并没有结束。

它见证了美国奴隶制时代的变更,同样也见证了中国从衰败落后走向繁荣昌盛的过程。

1933年,一首歌悄然在民国的大街小巷走红,它的名字叫做《苏三不要哭》。

这首歌其实就是汉化改编的《Oh! Susanna》,原曲中的州名改成了中国地名,人名也由苏珊娜音译为苏三。

《苏三不要哭》继承了《Oh! Susanna》的欢快旋律,歌词中又融入了中文特有的戏谑和乐天。

向上滑动阅览

我想去南洋群岛

怀抱琵琶一块跑

我想到哈尔滨去

找那亲亲小娇娇

起身时雨真不小

可恨天气太干燥

给那雪风吹得热难熬

苏三哪,你别这么嚎

哎,苏三哪,别哭嚎啕

你跟我到山东去吧

怀抱琵琶一块跑

我爬上电线杆儿

随着顺风向前流

谁料飞机突然掉下

打伤八百小黑狗

火车翻,马都吓走

我的性命不能留

我忙掩上嘴唇大声吼

苏三哪,你别这么嚎

哎,苏三哪,别哭嚎啕

你跟我到广西去吧

怀抱琵琶一块跑

有一晚上做场大梦

躺在空中不能动

我好像看见苏三

打从山间儿往下冲

嘴里咬住一张大饼

眼睛哭得红且肿

我说我要快出门去了

苏三哪,你别这么嚎

哎,苏三哪,别哭嚎啕

你跟我到云南去吧

怀抱琵琶一块跑

我马上到了上海

此地风光不很坏

假如我到苏家三妹

请求她作我太太

假如找不到那苏三

小子一定进棺材

我死后埋在坟墓里

苏三哪,你别这么嚎

哎,苏三哪,别哭嚎啕

你跟我到湖北去吧

怀抱琵琶一块跑

一面是“小娇娇”,一面是“哭嚎啕”;刚唱完“姨太太”,又要说“进棺材”。

欢快的氛围,悲剧的内核,赋予了这首歌一种极其立体的矛盾感。

《苏三不要哭》的矛盾,又表现为一种受众和用途的广泛,有各种证据表明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

·  来源,公众号:曲艺界

张爱玲就曾在《好死与横死》(中国人的宗教)里说道:“中国人对死比较考究……大出丧的音乐队都吹打着《苏三不要哭》”,人们用这首歌在冥府引路。

但张爱玲的散文《私语》中又提过,“听得见电车的铃与大减价的布店里一遍又一遍吹打着《苏三不要哭》的器乐声”,人们用这首歌来招揽生意。

《苏三不要哭》的本土化翻译者兼作词者,是被称为“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和“近代歌舞之父”的黎锦晖,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又兼“上海美美女校”的校长。

·  黎锦晖

而演唱录制《苏三不要哭》的歌手,是民国红极一时的女性代表王人美,她也是“上海美美女校”的学生。

·  1930年代的王人美

王人美原名叫王庶熙,上有五个哥哥,四个姐姐,她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王正枢是当时湖南有名的数学教员。

王庶熙的父亲还曾有一个十分器重的学生,是毛泽东,当时毛泽东数学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数学考试考了倒数第一,不足60分,王正枢便让他到自己家补习了几个月数学。

一开始毛泽东还很不服气,觉得“学校的课程安排得太繁杂,将近30门,宝贵的青春年华,就这样白白的流逝,实在令人心痛啊!”

王正枢就开导道:“现在已进入20世纪了,这是科学的时代,是蒸汽机和来复枪的时代。研究社会科学的人,不懂自然科学,也是不行的呀!”

于是毛泽东自此便更加虚心学习。

王庶熙的家庭成员个个成材,思想进步。长兄王人旋在德国求学期间还结识了朱德,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庶熙的哥哥姐姐基本都参与到了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洪流中,而到了1927年国民党突然反水,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与革命志士,王庶熙全家也因此四散。

作为家中最小的妹妹,在1927年,她懵懂地进了“上海美美女校”学习歌舞。

1927年,军阀与列强混沌苟且,西洋文化于政治裂缝中在上海生根发芽,所以彼时上海娱乐业发达,电光影戏、马戏、剧场、弹子房、西餐厅一应俱全,《Oh! Susanna》也是这么来到上海。

而在一众租界、工厂,歌舞厅与贫民窟的包围中,美美女校坐落于上海的小东门。

·  来源:公众号“图溯上海”

也是到了女校之后,王庶熙因为名字太过书香气,让多为普通家庭出身的同学有隔阂。

于是,校长黎锦晖觉得:“为什么女子不能排辈,你改名人美吧!女孩、男孩一视同仁”

王人美,一个象征着新时代,象征着男女平等观念解放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1927-1931年王人美拍电影,事业还算顺风顺水,她凭借着才华与大胆,跻身于上海滩的名媛行列。

·  1930年,民国名媛和女明星们在上海聚会,前排左起袁美云、陈燕燕、王人美,后排左起:叶秋心、黎明晖、胡蝶、阮玲玉、徐来

时值动荡, 1932年,日军大举进犯上海,虽然王人美因为《野玫瑰》电影火了,但是她所在的经纪公司“明月社”到因为时局缭乱,隔年就已经走散五分之四的人,最后解散。

·  电影《野玫瑰》海报

也许是因为王人美想感谢黎先生的帮助,也许是王人美看着社会崩裂却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最后在这个动荡的时刻,就产生了这么一首不安却又戏谑的《苏三不要哭》。

这首歌在当时有多牛逼呢?我们的说辞并不可观,可以看看当时日本人是怎么评价这首歌的。

一本1933年的日本音乐杂志曾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为什么中国的音乐会在几年内在日本听众心中如此受欢迎》,是这么说的:

“中国人的技术和音乐头脑不及日本人,但是这种不足,给了中国音乐家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苏三不要哭)依然是老调的无变化的伴奏,但听它让我感到了轻松、感到了一种不羁的温柔,我感到愉悦,并不禁微笑了起来”

·  “我好像看见苏三,打从山尖儿往下冲,嘴里咬住一张大饼,眼睛哭的红且肿”

到了1933~1935,王人美的演艺事业在炮火的喧嚣与间歇中又得到了短暂的发展,1933年她拍了电影《渔光曲》还拿了莫斯科电影节“荣誉奖”。

·  王人美是第一个在中国银幕上露大腿的女星

1935她拍了《风云儿女》并演唱了聂耳作曲的《铁蹄下的歌女》和《义勇军进行曲》。

但是,王人美的荣光却依就戛然而止。因为日军全面侵华,王人美不愿在日军占领的地盘下故作安然地文艺创作,于是她选择逃亡香港。

这首《苏三不要哭》,也便随着王人美本人及其名气传到了香港。

·  逃亡之路十分像《南海十三郎》里的薛觉先

1937~1941年,像王人美一样,很多爱国人士与企业家中的一部分向西逃到了大后方,继续为抗日战争提供援助,另一部分人则流亡到了香港等地。

据香港《大公报》1940年10月21日报道,从各地赴港继续工作的大小工厂已经有432家。

香港华资工厂生产防毒面具、钢盔、铁锹、刺刀、工兵交通电讯器材等等,他们在进行着一场经济上的抗日战争。

香港工业发展的同时,王人美继续在香港创作,推动了香港文艺的发展,王人美个人的演艺风格,在香港也颇有影响。

但很可惜,王人美自由创作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她“想去南洋群岛”的梦又得醒了,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日军决定攻打香港,攻占后日军在当地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暴行。

1941年12月24日凌晨4点,日军攻占了用来照顾伤员的圣士提反书院,用刺刀刺死15名卧床伤员,然后将职员、能行走的伤兵赶到储物室,他们肢解了2名伤兵,挖掉了伤兵的眼珠、耳朵、舌头,他们将伤兵的尸体当作床垫,他们轮奸女护士,反复用刺刀穿刺教职人员。

·  如今的圣士提反书院

王人美又迫不得已逃亡回了内地,一路来到了昆明。

在这日军最后疯狂侵略的几年中,这首歌又传播到了哪里?我查到这里,线索似乎也断层了,40~50年代是一个沉默的年代,“苏三”去哪了?

时间就这样到了60年代,日军已经投降了,朝鲜战争也结束了,香港作为四小龙之一,经济开始腾飞。

这首《苏三不要哭》也开始继续流传,曲风变的更加欢快,歌词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对于胶片中的香港,只有对时间和空间进行重新刻画才能让我们有清醒的认知。

2021年的人们会觉得,60年代的香港太繁华了,你说它是现代社会也不为过。

苏三在白天可以看到忙碌的商务人士们频繁走动,她会确信这是新闻所说的繁荣的国际金融中心。

但到了夜晚,她又会看到绚烂的霓虹灯以及聒噪的人们,微醺、半闭着眼、摇摇晃晃、开怀大笑、大快朵颐、豪掷千金。

他们聚集在赌场、俱乐部、夜总会、港式餐厅,人们挤满了人行道,最后要溢出到公交车道上。

他必须重新构建词汇,对,这是一个美好的极乐王国。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苏三从上海到了山东、到了广西、到了云南,但在1960年,苏三到了香港,我确信苏三不会再哭了。

在这繁荣的时期,香港的粤剧重新将《苏三不要哭》翻唱。

比如说1961年的粤剧电影《戆姑爷》中罗艳卿的经典改良,将《苏三不要哭》的旋律填入了失散多年的姐妹相认剧情,“素华不要哭”

另外,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唐伯虎点秋香续集》也都有对《苏三不要哭》旋律的改编。

与此同时,台湾,作为西太平洋航道的重要交通枢纽节点,早在船只与洋流的来去间熟悉了这段旋律。

1983年,歌手一姐凤飞飞也演唱了《哦,苏珊娜》,在台湾红极一时。

至此之后,到了90年代,不管是苏珊娜,还是苏三,她们共同的悲剧内核,那种苍凉的幽默感,已经瓦解的差不多了。

2005年,张曼莉将《哦,苏珊娜》改编成喜庆的春节歌曲《齐齐贺下你》:

“各位家中添喜气,齐齐贺下你,恭喜你”

郑源在2011年的《孔雀群星贺新年》中将其改编成普通话版的《齐声恭喜你》,传入了大陆,喜庆的旋律,琅琅上口。

那个见证了中国从破败到强大的苏三,也算最终回来了。

2013年,周杰伦又极富创意地将其改编成《牛仔很忙》,让大家迅速领略了牛仔文化,“所以,不用麻烦了”。

《哦,苏珊娜》也被收录进了音乐教科书,就是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的那版本。

老师会带着你模仿牛仔的样子,一起学唱这首欢快的歌。

是的,当时你年纪还小,不需要知道背后的曲折历史。

就像蜜雪冰城选择这首歌,也纯属是它的受众度广、旋律欢快。

苏三,见证了美国解放黑奴的历史,来到了开放与破败并存的民国,她经历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开始反共,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最后通过改革开放的浪潮,重新回到大陆。

苏三漂泊了81年,现在,苏三不会再哭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