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起,爱情成了一件不再值得被讨论的事?

从什么时候起,爱情成了一件不再值得被讨论的事?

萨莉·鲁尼,1991年生于爱尔兰西部的梅奥郡,2013年毕业于都柏林圣三一大学英文系,在攻读美国文学硕士学位期间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聊天记录》引起英国出版界广泛关注,共有七家英国出版社争夺版权,最终由费伯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萨莉·鲁尼亦因此书获得2017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青年作家奖,也被美国《巴黎评论》评为年度最佳小说。

萨莉·鲁尼2018年出版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正常人》入围布克奖、都柏林国际文学奖、英国女性文学奖、迪伦·托马斯奖,被水石书店评为“年度图书”,获得科斯塔年度最佳小说奖、爱尔兰年度图书奖、英国图书奖年度最佳图书奖,已被翻译成46种文字,成为全球畅销书。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于2020年春季由英国BBC、美国Hulu联合推出,风靡全球。

周嘉宁谈《正常人》

——在情感关系中面对自我、探索自我、重塑自我

01

初遇萨莉·鲁尼

我第一次了解到萨莉·鲁尼应该是2018年的冬天,当时一位乌克兰朋友把《聊天记录》借给了我,他对我说,这是一本年轻人写的畅销小说。但这本书在我的书桌上搁置了很久,直到2019年春节期间,我才突然想起来它并开始阅读。

这本书给人的感受是,只要一翻开它,就不愿再放下,所以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3,4点了。

看完了这本书后,我强烈地想要将它分享给比我小10岁左右的90后朋友们,想要知道他们会如何看待这本小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萨莉·鲁尼的语言非常吸引我,她的语言与我这个年龄段或是上一辈作家们的语言风格非常不同。她让我感受到她语言中具有当代性,有一种年轻的节奏。而这种节奏与语感,可能与这个充满社交媒体(SNS)、即时通讯工具(IM)的时代息息相关。

我很快将这本书借给了90后的朋友,借出去后,这本书就再也没有回到我身边。因为它很快就在朋友之间流通起来。.

02

萨莉·鲁尼其人

萨莉·鲁尼出生于1991年爱尔兰西部的卡斯尔巴,曾就读于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专修英语文学。在校期间,她是校辩论社的队长,曾在欧洲辩论比赛中获得最佳辩手称号。她本来想选择政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后转修了美国文学。

她的第一部小说是2017年出版的《聊天记录》,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聊天记录》出版前,她只在《格兰塔》(Granta)杂志发表过短篇小说《Mr.Salary》。她也为自己在欧洲参加辩论比赛的经历写过一篇非虚构的文章。她的经纪人鼓励她,不要只局限于写短篇小说,她的风格非常适合写日常类的文字,于是萨莉·鲁尼写了《聊天记录》这一本小说。《聊天记录》获得成功后,她也没有停下笔,第二年发表了《正常人》。

《正常人》的出版为萨莉·鲁尼赢得了非常多英语文学奖项,包括2018年布克奖长名单的入围。当时的社交媒体也很流行推荐分享《聊天记录》与《正常人》这两本书,名人们也参与其中,例如: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欲望都市》的主演Sarah Jessica等等。甚至泰勒·斯威夫特有首歌的灵感也是来源于《正常人》所带给她的启发。作家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在社交媒体上推荐这本书的同时,称萨莉·鲁尼是千禧年代最佳的作家代表。

2019年布鲁克林独立书店Booksare Magic,为萨莉·鲁尼安排了一场读书活动。原本预计只有几十人的活动,最终来了近百人参加,书店只能租借隔壁教堂的场地,去举办这场几百人的大型读书见面会。可见在过去的两年中,萨莉·鲁尼先是在欧美国家,继而在亚洲国家,掀起了一股风潮。

也就是说,如果你读萨莉·鲁尼的小说,那么你就会看起来是一个聪明、有趣的人,并且你会相信自己可以用一种足够酷的概念去重新解读聪明、有趣这两个司空见惯的特质。

03

在情感关系中重塑自我

其实《聊天记录》和《正常人》这两本书的核心内容与背景非常相似,都是就读于三一学院的年轻知识分子,她们卷入了情感纠葛。《正常人》讲述的是两个恋人,他们在高中至大学阶段不断地分分合合,在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重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

萨莉·鲁尼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都有一个特点: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她们会不断地去分析自己的情感。似乎只要她们足够了解自己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她们的情感就不会伤害到自己。但实际上,无论她们作出何种自我分析,她们的情感最终还是会伤害到她们。一旦这样的情感伤害发生,小说里的女主人公会感到震惊和背叛,接着她们会进行更深入的自我反省。所以萨莉·鲁尼的小说是在不断地描写人如何面对自我,探索自我,寻找到自己在情感和人生认知的边界点。

可能正是因为她笔下的主人公都过于聪明、过于自我分析,以至于她们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包括周遭的情感不会有好结果。爱情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个概念,其实是当代小说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人们不再相信爱情,不再相信婚姻是一个美满的结果,人们更愿意去描写破灭的事物,去相信感情的悲剧性和存在,去相信人和人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关心和理解。

可能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近几年,我很难在大陆年轻作者的作品中,找到全面去谈论爱情的小说。或许从某一个时间节点开始,时代发生了一种转变,爱情变得不再是一件值得讨论的事情。但在萨莉·鲁尼的小说中,在讨论人与人的情感与爱情的过程中,她与以往的作品不同之中在于,即便有那么多的不平等与不健康存在,人们依然可以从中获得温暖与短暂的快乐,可以从这样的关系中面对自我。因为在所有的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与互动最终都会作用在自身,都是让人面对自我的过程。

虽然说萨莉·鲁尼的小说充满了各种自我分析、冷静客观的判断以及对于爱情的不信任等等悲观性色彩,但她不会让你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漠的;相反,她会让你感受到,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不平等不健康的存在,人们才更愿意去进入一个互相取暖,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去。

萨莉·鲁尼曾经对记者说过,她并不相信个体存在的意义,所以她不认为她的小说旨在描述个体,她感兴趣的是观察两个人关系是如何进行互动的。当一个人处于群体时,这个个人的能量是如何发挥出来,能量的流动性又是如何。所以她小说的核心并不是两人在感情中如何伤害彼此。尽管在《正常人》这本小说中,我们仿佛会看到这两人的关系不断地处在误解与伤害中,但她同时也会强调这种伤害与误解会带来一种更为亲密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也正是重塑自我最关键的部分所在。

在她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互相的伤害;但同时,彼此的意义却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与外界相处,去相信他人。

04

社交媒体与年轻人的语言

有评论家指出萨莉·鲁尼的小说是将19世纪的小说模版以一个更靠近当代的形式去引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我看过许多欧美作家是从创意写作体系出来的,所以他们会很注重形式和语言的探索,他们会去追求更新的形式,想要打破常规,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描述这个时代。

而我在鲁尼的小说当中,反而看到了一种非常传统的文学性。因为她没有用任何花哨的形式,甚至可以说她用的语言非常朴素,她用非常诚实的方式完整地叙述了小说中人物的人格发展。

而且在她的小说中,她常常会采用一种全知型的视角。比较典型的就是在《正常人》中,采取了双线的写作手法讲述两个主人公康奈尔和玛丽安的故事。这两条人物线的叙述在时间线上会有前后错落,而两人的误解正是在这样的时间错落中产生体现。

虽然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叙事手法,但作者本身对语言和时代具有敏感性,她把这个时代没有被书写过的细小的情绪固定下来,因此你不会觉得她是一个非常老派的人。萨莉·鲁尼正是用一种看似老派的方式,去描写了21世纪最新鲜、不可琢磨、不稳定的一种社会形态。

萨莉·鲁尼在很多采访中都有表达过,乔治·艾略特是对她影响很深的一位作家。在《正常人》中,她引用乔治·艾略特在《丹尼尔·德龙达》(《Daniel Deronda》)中的一句话作为对他的致敬:精神状态的变化是一个秘密,人们将它恰当地命名为“皈依”,对我们当中许多人来说,无论天或地都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启示,直到某种个性同他们的相碰,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影响,并迫使他们接受它。

有很多人会在评论中将萨莉·鲁尼比作“社交时代的塞林格”,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我在第一次阅读的过程中的确也将她的形象与社交媒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正生活于一个书面语的时代中。尽管文学在21世纪呈现出没落的状态,或者说随着自媒体涌现、社交媒体的出现,文学可能处于一个暗淡的时期;但神奇的是,我们却在日常中使用更多的书面语去替代我们面对面的对话。手机的通话功能在减弱,而文字的交流变得无处不在,过去人与人之间需要当面去交流的信息,现在都会用即时通讯工具以文字的形式发送出去。鲁尼很好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她的小说很多时候正是在描述这样的一个变化:书面化交流的时代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情感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

她在201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Mr.Salary》中有一段典型对话:两个朋友在机场见面,其中一个人是去接机的。见面后其中一人说,你有没有新鲜事要告诉我,例如新的纹身之类的。另一个人反问道,现代人还会等到面对面交流吗?我已经用即时通讯工具告诉过你了,如果有新的纹身,我也一定会拍照发你。

这正是典型的萨莉·鲁尼式对话。在她的《聊天记录》这本书中,很多对话都是发生于即时通讯软件中。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快速交流,但又区别于以往人们面对面的快速交流。因为书面有自己的规则,即时通讯的书面语又有自己的语言体系。作者想要探索一种Email的语感,这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但当她在探索全新的语感时,她并没有将这件事情作为一种语言形式上的探索,她更像一位诚实而又敏感的记录者,将她切身感受到的语言变化反射在作品中的各种方面。

我看到有人指出在《聊天记录》这本书中,作者有改变一些动词的用法。例如:“我上网看信息”通常会用“I watch the internet”,而鲁尼在书中用的是“I read the internet”,可见当代人阅读网上信息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事情了。在采访中她自己也和记者表达过,她是一个需要每天花上好几个小时在互联网上获得信息的人。她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感到好奇,她手机时常同时打开好几个浏览页搜索不同信息。但她寻求不同的信息并不是为了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她没有带着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去使用互联网,只是上网成为了和吃饭喝水一样的日常行为,她同时也通过这个行为进行知识的探索。

在萨莉·鲁尼的文学身份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标签——千禧时代作家。这个标签是多过于爱尔兰作家的。因为她的文学更像是来自任何一个地区的作家,相信大家在读她的小说时不会产生地域文化上的隔阂感。她仿佛是用精神意识上共有的语言在写作,而不是某个特定地区的语言。这些语言像是年轻人特有的密码,这和全球化的趋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语言有抹去了地域差异,文化隔阂甚至是等级差异的非常强大的力量在里面。

在豆瓣以及微博中,可以看见一条非常有趣的评论,这个评论有说到鲁尼在《正常人》中有用到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是用来描写玛丽安的:她的脸像一件科技产品,两个眼睛是闪烁的光标;或者又像月亮在某件东西上的倒影,颤颤巍巍,歪歪扭扭。这是极具21世纪时代特点的比喻。

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这本用大数据做文学分析的书中,作者举了许多作家的例子,例如斯蒂芬·金每写10万个字就会出现11个动物比喻,而动物比喻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反之,从来不用动物比喻的是简·奥斯丁。在这本书的末尾有提到,很难想象到21世纪还有哪一本书会允许同一页中出现两个用鹰来比喻眼睛的句子。这位读者能抓到这个比喻点,是一位非常敏感、非常出色的读者。

萨莉·鲁尼在她的作品中所用的语言和修辞,没有用到上一代陈旧的概念。她在形容女性面貌时,并没有使用那些司空见惯的脑海直接浮现的比喻对象。她会有意地去排除一些东西,然后加入21世纪时代的特质,创造一个21世纪更新鲜、更科技、也更全球化的文化场景。

05

阶级差异

萨莉·鲁尼曾多次在采访中强调自己对政治的参与,她曾在多个采访中提到她是一个坚定的、永远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也可以在她的作品中看到,她笔下的主人公都是处于各种阶级的人物。

在《正常人》中,玛丽安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中,因为她的母亲很富有,所以她从来不用为金钱苦恼,她获得奖学金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而是为了去证明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

而康奈尔的母亲则在玛丽安家里做保姆,他是出生在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的单亲孩子,他始终要为金钱担忧,担忧自己的房租,担忧自己的前途。他和玛丽安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阶级关系,这种关系也会造成他们情感上的不平等。

作者始终没有放弃描写社会上不公正的地方,包括那些从爱尔兰小镇来到都柏林的年轻人,他们所感受的人际交往中的落差,在年轻人中知识以及视野的落差。作者会怀揣着兴趣去描写它,也会用一种非常嘲讽的语气去描写他们。

在《聊天记录》中,女主人公去参加了一个派对,派对上的人都带着长长的项链。萨莉·鲁尼用一种讥讽的口吻去描写了派对的奢华,和人们的配饰。这会让读者们也不由思索自己是不是在精神上或心灵上佩戴着这样长长的项链。

06

经济衰退时期的年轻人

萨莉·鲁尼是在爱尔兰社会经济衰退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她的小说主人公也会具有这样一代人的明显特点:他们并不是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他们没有非常明确的计划打算,相反他们非常迷茫,抗压能力低,容易抑郁,在多疑情绪下生存。其实他们存在这样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就是一个经济衰退的时代,比起建立他们更倾向于去摧毁,相较于关心彼此,他们更愿意退回自己的堡垒。

尽管萨莉鲁尼在描写这样的一个时代,但她并不相信时代最终会这样。这在她的文字中所努力体现的,她也在强调的是:即便在这样的时代下,人们依旧可以作出改变,进行抗争。

07

社会责任vs个人情感愉悦

萨莉·鲁尼小说中的年轻知识分子是如何成长的?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摧毁那些平庸粗俗的东西,去建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作者在社会思考和对于情感的探索之间会形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是在社会责任感与个人情感之间存在的。主人公在作品中始终在思考,到底应该去促进政治的变化,还是去发展审美的愉悦?到底要让世界成为更好的世界,还是追求个人的成功?——小说中透露出的正是这些问题间的搏斗。

同时作者也将个人的愉悦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她并没有认为个人情感的愉悦在这个时代是不值得一提,不值得探索的。相反,她把个人情感的高度提升到了我们个人所做的明确的判断力之上。她似乎是为了强调个人情感可能最终会导向悲剧结果,但这不影响我们在这个导向下获得短暂的快乐,并获得个人成长的完善和建立。并且,在小说中所体现的是,只要主人公足够聪明,他就能够在关心社会政治同时也去关心周围的人,既有冰冷也有温暖。这种温暖在鲁尼小说中极为复杂的人物关系中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对立的东西存在于每一个主人公身上。

我想到十几年前在爱尔兰时,听了爱尔兰作家Karen Perry的演讲。当时讲座的主题就是关于愉悦,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生活中存在着无数的小小的愉悦,就像是早上沿湖骑车,吃到了好吃的蛋糕,闻到了雨后空气味道等等。生活中有那么多小小的愉悦,最终却无法构成快乐。”

我在阅读萨莉·鲁尼的小说过程中,脑海时常浮现这段话,思考着愉悦和快乐之间的关系。

08

“普通人“vs“正常人”

今年疫情期间,《正常人》也被改编成了剧集,剧集非常好看,因为它是忠于文本的。当时对剧名的翻译有过一段讨论,因为剧名最早是叫《普通人》,和“普通人“和“正常人“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但我现在也不想过多地去讨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每一个人可能都在为了成为正常人而努力,并试图去掩饰自己脆弱的地方,为获得他人的认可而做出很多努力。大家也可以想一些对于个人而言:自己,快乐,愉悦,正常,社会责任,哪一件事是最重要的。

推荐阅读

Normal People

《正常人》

[爱尔兰] 萨莉·鲁尼 著

钟娜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聊天记录》

[爱尔兰] 萨莉·鲁尼 著

钟娜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编辑 | 星冰乐

来源 | 上海译文

主编 | 魏冰心

图片 | 《正常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