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高分纪录片,揭露人类50年前的欲望

这部高分纪录片,揭露人类50年前的欲望

这部高分纪录片,揭露人类50年前的欲望

《跨月飞行THE MOON AND BEYOND》首映礼

现场布置非常酷,整个环境与氛围都具有非常强烈的科技感。仿佛置身于广袤宇宙之中,登月场景之下,临场感十足。阿波罗15号的宇航员,曾飞往月球探测的Alfred Worden也来到现场,分享了他登月的真实感受,以及那份几十年后仍然历历在目的震撼。

很多观众看完之后意犹未尽,掌声不断。就像从未想过,登月这项看似离普通人很遥远的事情,在这一刻竟然如此之近。 那股神奇的宇宙魅力,透过大银幕和这场活动真实地击中了在场的每位观众。它为纪念人类登上月球50周年而生,也因此成为最好的致敬。关于登月的影视化作品,也是每一部都在打破我们对宇宙魅力的想象。1968年,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就拍出了至今仍称得上是最伟大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

而在此之前人类对于太空的幻想就已经付诸了实践。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四年后实现载人航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2013年的人物传记片——《搏击太空》就再现了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的全过程。

但是进入太空还远远不够。 1958年NASA成立,为了“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奋斗了11年。全世界为之瞩目。据说发射升空那天,全球至少有四亿人在观看这场登月直播。

去年拿下奥斯卡最佳视效的长传记片《登月第一人》,就以登月第一人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的视角,讲了这次登月之旅。

这被称为是一次浪漫且克制的记叙。 浪漫的是,影片以阿姆斯特朗沉着忧郁的性格奠定了全片的基调,让他成为了一个“非英雄主义式”的普通人。 登上月球时,他带的是已故女儿的饰品。

脱下宇航服,他又是一个爱着妻子的普通丈夫。

而克制的是,跟《2001太空漫游》一样,它一点都不好莱坞,没有任何主旋律。 只是以一个极为冷静,甚至有些悲伤的基调,完成了这个十分伟大的时刻记录。 也正因如此,对于很多真正太空月球迷或者对这段历史好奇的影迷来说,是不够过瘾的。 好在,我们等到了这部——《跨月飞行 THE MOON AND BEYOND》

由享有全球最高品质赞誉的探索频道(Discovery)拍摄的一部时间跨度超过58年,真实还原大量历史影像资料的揭秘型纪录片。关于人类登月的谜底彻底被揭开。 就像影片中,《流浪地球》的编剧刘慈欣说的一样:“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源自我们生命本源的欲望。而生命,如果不去向外扩展的话,那他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由于地球上的风化侵蚀、板块运动等等,关于地球上的生命何时起源已经无从考究了。 而月球上,一切都保持着最原本的样子。没有风化,没有板块运动,那里有地球生命起源的答案。 所以,对于探测月球的欲望,就是源自人类对本身的好奇。

随着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人类未来的空间时代正式到来。 NASA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人类送上月球,并成功返回。

但当时除了宇航员艾伦·谢泼德去过太空之外,NASA对于深空探索并没出充足的经验。

于是,工程师们凭着一腔热血和对探月计划的激情和着迷,开启了这个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名为“阿波罗”的探月计划就这样在跌跌撞撞中展开了—— 第一大难关,就是建造载人火箭。

1962年,有5个巨大引擎36层高,需要分三阶段点火推离地球轨道的“土星5号”建成了,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更大胆的尝试是,为了达成“送人上月球”计划,还需要创新一个技术“月球轨道交会”: “一个航天器在月球着陆,另一个在轨道上等待。然后再对准位置接轨,一起返回地球。”

难度超高,NASA为此特别设立了“双子星”项目,一切都在尝试中摸索进行。 1965年双子星6号和7号上了太空,他们要在高速运行中找到彼此并尝试一个最佳对接位置。 一旦失误或者偏离,都是两败俱伤的下场。

幸运的是,第一次尝试成功了。 这给登月计划带来了巨大的信心,更加速了阿波罗登月的进程。 月球轨道交会、太空行走、长时间飞行...一个个登月难题被攻克。 与此同时,在地图坐标轴上的另一端——中国的科学家们,也在积极地实践着登月计划。 那一年,《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句口号,“中国的学子们,你们应该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他们显出无尽的宝藏”。 今天的“嫦娥之父”欧阳自远就是被这句话打动,开始了太空梦。

50年后,梦想发芽结果,他开拓了月球背面这块“处女之地”。这块在他之前没人挑战成功,却深藏古老历史、生命起源秘密与更多未知能源开发的地方。

但是,回到第一次登月,在成功之前也经历了不少的失败。 正当双子星项目逐步攻破难题,阿波罗登月计划却在第一次飞行就出现了巨大的损失。 按理说,一号的任务是相当简单的:只要在地球轨道上测试火箭和指令舱的操作即可返回。 指派的宇航员也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宇航员,一切看似势在必得。

但是,悲剧就是这么毫无预兆的发生了。 注满纯氧的操作间,因为一个没有预见的小火花在几秒之内燃成了熊熊大火,三名宇航员因此无一幸存。

所以,一切重来。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登月舱在阿波罗8号的测试阶段爆炸了。 但是,时不我待。 阿波罗8号还是在把握不大的情况下开启了它的使命:离开地球。 可能真的有上天眷顾,它成功记录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辽阔、孤独、令人生畏。

他证明了人类追求知识和进步的过程是坚定且不能被阻止的。 所以,阿波罗11号在全世界的欢呼声中,准备登月了。他们承载了全世界的希望,走向那个神秘且未知的地方。

就在成功返回的几率还不到50%的情况下,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了。 现在看到这个画面,仍然是一身的鸡皮疙瘩。 因为这个创世性的举动,才有了未来世界上很多的改变,才有了50年之后,中国的“嫦娥工程”第一次在月球背侧着陆所缔造的新历史。

更有意义的是,我们不光上去了,带上去了“月球车”,这个月球车还是一个移动的太阳能科学实验站。在装置上,它有6个轮子,用来应对月表崎岖的岩石地形。在性能上,它可以拍照,探测月球土壤成分,测量土壤性质,并且将数据带回地球。而它去到的位置,正是欧阳自远提到的“艾肯盆地”。这次探测,改变了很多科学家一直以来对于月球的固有认知。而当这一切出现在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更显得更加浪漫且意义深刻,它也太有价值被传播。从表达形式来说,欧阳自远、刘欣慈、以及多位科学家亲自为影片解说,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揭开登月真面目,包括一首又一首激昂的背景音乐,将人类登月表达的如泣如诉。

一次又一次将登月的史诗级骄傲感,推向高潮,激情澎湃。 同时,Discovery秉承了一贯的纪录片品质,画面绝美。整个观影过程既是对这段历史的重新回顾,更是一次感官上的极致享受。 很多真实影像资料甚至是第一次公之于众。 当然,除了精神感官的满足。 登月所带来的实际价值也是远超你我想象。 甚至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受益于50年前登月所积累下的实用价值。 著名企业“孟山都”在转型为农业科技公司之前,曾是一个化工企业。NASA曾在阿波罗一号事故之后,就委托它研发了一款阻燃纤维材料和轻量化呼吸系统。

在后来的消防服上都装了这个系统,它让无数消防员幸免遇难。 还有在开发登月科技时,一位NASA的工程师想到了用“点控”的方式代替键盘。 于是,他尝试做了一个套着金属滚轮的木盒子,用两边的方块点击操作。 这就是,鼠标的诞生。

不光有科技的进步,对人,也有不少影响。 观看登月直播那一天,贝拉克·奥巴马就守在电视机前。在他后来的当选演说中,有一段就讲了登月直播对他的影响: “是那次登月让我明白,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不可能也有机会变成可能。”

甚至于,今天我们的国民级应用软件——微信,启动页的那张图片,也是来自1972年,阿波罗17号登月时,在月球视角下拍的地球照片。 当时取名——蓝色弹珠。

当我们知道这些实用价值的前提都因登月而起之后,便更能体会到登月这项事业对于人类历史进程更深远的意义。而这项人类工程,它也从不孤独。这部纪录片会在全球范围内公映。 大中华区各大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广东电视台经济科教、TW中国台W频道)海外频道:SEA东南亚频道、SA南亚频道。除此之外,爱奇艺视频、腾讯视频均可在线观看。为了汲取优秀的纪录片制作拍摄经验,山东纪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特组织学习了该纪录片。

【公司简介】山东纪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纪录片制作、发行的专业影视机构。公司始终秉持着“内容领先、制作一流、品质取胜”的经营理念,立足于做历史的记录者、文化的传承者、时代的诉说者。公司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集群——《发现齐鲁》。本项目为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文化选题、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公司计划把《发现齐鲁》打造成山东的文化品牌,旗下子项目《齐鲁文化在台W》、《传承的力量》、《山东企业家纪录片》、《山东老字号》正在策划筹备,即将进入拍摄制作阶段。公司聚集了一大批国内纪录片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新锐创作者。主创人员还包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的新锐纪录片创作者。未来的纪年,将以纪录片为核心,以内容生产和营销发行为两翼,着力打造纪录片第一平台,力争成为省内顶尖、国内一流、具备世界影响力的纪录片综合业务运营机构。 扫描关注 等你来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