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乐团赵聪:只要混搭好,年轻人会爱上民族音乐

中央民族乐团赵聪:只要混搭好,年轻人会爱上民族音乐

10月20日下午,2019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互联网发展论坛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成功召开。《红旗升》作为开场曲目,大气磅礴、振奋人心,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曲目由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中国香港青年二胡演奏家朱芸编、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中提琴演奏家李柄熹三位艺术家联袂演奏。

凤凰网文化在乌镇独家对话了这三位艺术家,听他们分享这一场“音乐混搭”背后的独运匠心。

凤凰网文化: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演出的曲目,你们想到的是哪个词?

李柄熹:新。我这样表达可能不够完整,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新,这种表现方式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但凡中提琴和琵琶在一起交织产生旋律的时候,我会觉得特别有意思,之前应该没有作品把这两种乐器结合在一起,这应该是第一次,中提琴的音域相对稍微低一些,正好琵琶的音域很多时候它是亮出来的,而且琵琶呈点状,提琴是线状,融合在一起正好是一个立体的感受。

朱芸编:我觉得是情,无论是我们对国家的情,还是我们大家表演过程中碰撞出的火花,或者是表演者跟观众的情,这其中的情绪是很微妙的,我觉得这个曲子可以所有这些融合到一起。

赵聪:酷炫。这一次我们把琵琶、提琴、二胡和摇滚做了一个巧妙的结合,不同的音乐体系彼此聚合、加入,特别混搭,能把首演放在互联网大会还挺有意思的。

凤凰网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各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命题,那就是如何在当下生存。赵聪老师您作为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一直也在做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的工作,您觉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当下该如何持续发展呢?

赵聪:我们是一直在探索,也希望音乐能够无国界,传统之所以传统,也在于它有许多年的积累,牵绊很深,很难突破,有这样的或者那样的阻碍。但是慢慢我们会发现,如果你有真情实感的表达,而且混搭得特别好的话,年轻人他们真的会很喜欢。

《红旗升》这个作品在线推广了两天,就有了50多万的点击量。下面的留言也都很让人感动,大家都在说“此生无悔入华夏”“我爱我的祖国”,所以说如果你真的有全新的表达,那么是一定可以感染到观众的。

我们这一次的版本是琵琶、提琴和二胡的混搭,中提琴的演奏是李柄熹,他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是我坚持用的新人,他本身也不是唱歌的,但是这首曲子里给他设置了演唱的部分,你可以听到他的声音真的非常干净、非常真实。

二胡是来自香港的青年才俊朱芸编,他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编曲,非常有才华,同时他虽然演奏的是二胡,但是他本身有很多国外学习的背景,他的二胡演奏有国际语言在里面。

我演奏的是琵琶,琵琶是一个非常世界化的乐器,它可以很嗨,跟任何乐器都可以混搭,我们三种乐器在一起,等于是用了同样一种世界音乐语汇,所以没有违和。我们整个编曲也是有着摇滚的气质,就是为了更多的年轻人听到、喜爱。

凤凰网文化:音乐这门艺术跟互联网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赵聪:我在斯坦福的时候已经接触到网络音乐会,就是这边的人在法国,这边的人在加拿大,我在美国,就已经在线一起演奏,当时网确实有一点慢,音乐是太细致的东西了。如果将来5G来了,我相信那么不管身在世界各地都可以一起来玩儿,一起来演奏,就有更加无限的可能性了。

凤凰网文化:在创作方面有没有影响呢?像古代的时候,因为人和人异地相隔,而交通又不那么便利,就有很多相思、送别主题的作品,那么现在网络发达,人和人的距离已不再是问题,现在这样的生态环境对创作的主题、情感会有变化吗?

赵聪:我希望能写更多未来的故事,想和更多好玩的东西混搭在一起,就像做菜,它可能是创意菜,不一定是传统的锅包肉或者宫保鸡丁,而是可能全新的一个东西。或者它有一些特殊的音效和声乐,或者它更立体,或者它更有那种沉浸的感觉,我觉得就是会打破传统的音响概念,一旦互联网时代到来、现代音乐到来,更多的是环绕式的,体验式的,全方位的视听感受。

凤凰网文化:今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互联网发展论坛的主题是“共享·传承·繁荣”,对这个主题有什么感想?

朱芸编: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文化上的很多界限已经被打破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享、传承、繁荣”。具体到中乐的发展,我觉得传承一定是需要的,只有传承下去,我们的文化才能够一直让下一代人记住。但是同时,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让它改变一下,或者说走出我们自己想走的路出来,整个音乐领域或者说文化领域才能繁荣。就是网络把我们大家连接在一起以后,我们一起做音乐,大家共享开心,这也是音乐本身存在的一个目的,开心,这是属于人类文明的东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