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看大陆:大漠长城探奇

台湾人看大陆:大漠长城探奇

台湾人看大陆:大漠长城探奇

能有这么一次机会,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大陆学子一同旅行,真的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一起完成这趟旅途中,我们一起走过长程西段,这个几百年、甚至耗时上千年建造的中国伟大防御奇迹,深刻烙印在我与陆生的心中。遥想,当时征战的激烈画面,在老师们的讲解下,都在我们的体验的过程一一浮现。

在榆林的第一夜,凉凉晚风中,和旧友新朋一同谈天,甚是愉快,我在前往酒店的路途中迫不急待要与新认识的室友见面。这次的住宿安排很特别,让台生与陆生一同住一块,主要是方便我们与陆生多多交流。

我的室友达达是位已经毕业的师范大学学生,她是位国文老师,应对高中生特别有一套,我一走进房间,她用爽朗的语气问我要不要喝酸奶,我心想,真好,第一天相处下来就遇到好室友。达达也跟我分享了在台湾交换的经历,并且也说会再来的,我听了很感动,听的出来台湾这块土地带给她的经验是美好的。

上午,在长城协会董耀会老师的讲演中,我们理解到万里长城兴建的目的,主要分别为「生存」、「秩序」、「传承」,「生存」所指的为大漠民族与中原民族的疆界分隔,战与非战之间取得中间点,生存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活着的意志的基础,「秩序」则是产业型态游牧与农业的交界,且正是因为农耕、游牧具有高度的冲突性、互补性,长城的兴建正是为了避免发生战争而修的,我想,这跟中国几千年下来的儒、道思想有关,都是回归人为主体,避免生灵涂炭。而「传承」这个形式建立,也象征民族的共同体形成。

红石峡为一片陕西漠色的风景中的江南风光,沿着榆溪河扶摇直上的是两侧摩崖石刻,因为地势的关系,我们小心走访,抬头仰望,高处有一枯树傲然展立在那,彷佛它气节的表现。众多文人骚客在这留下他们遒劲的题字,我被「还我河山」、「力挽狂澜」所大力震撼,这两石刻铿锵有力,却埋葬当时许多风霜与血泪。尔后,我们来至不远处的镇北台,镇北台为明代时所建,用以防御蒙古人,她居高临下的位置,更增加了雄伟之气,在这,我与达达、圆圆一同走览,她们都很热心帮我拍照,也让这趟旅程留下了我许多值得纪念的相片。

●古文化与长城的探奇

乘车的旅途中,我与达达除了补眠以外,也聊了不少话题,我向她推荐我在追的综艺节目,她则是跟我分享了近期很火的电影《哪咤》,互相讨论,会发现两岸学子在文化上有许多共通的地方,我还发现,台湾小众歌手的新专辑在微信上可以比发片前还早听到,足见流通之速、之频繁。

揭密旧石器时代下的文化遗迹,水洞沟遗址是最适合的,我们从解说员讲解开始,慢慢理解水洞沟的被发掘、以及这里曾经繁荣的互市大峡谷,也搭乘了驴车、骆驼拉车,近距离与这两种可爱的动物靠近,对我来说很新鲜。

最后我们来至藏兵洞,走在里头凉意袭来,若是迷路,必定令人非常慌张,藏兵洞两侧或是分支藏有许多暗器,像是在地面下挖洞挖空,放着矛等锐利的武器,不熟悉路线的敌人一进洞内,会因此来不及走避而落入陷阱中。最令人感到害怕的为,两侧伸出来的长矛,虽然因为开放我们参观已换成假手,但即使是假手(并非伤人武器)在那种空间下,令人不寒而栗。解说员也提到,这里发现许多古文化多元的遗迹,与明代长城遗址一起在这,可想见,这里的地点优势,让我得以在同一处地方,看见不同的风采。

●我在沙坡头天气晴

见到沙漠,一直是我人生必做清单上的一列,最初,我对沙漠的想象来自三毛笔下,她那段与爱人荷西的流金岁月,令人神往,我想,沙漠之于美,美在她那不可猜测、不可掌握的行踪,这种神秘也是致命的危险,但仍然阻止不了人们的接近。

一来到沙坡头,沙坡头分为两个景区,黄河区、沙漠区,两边都让我期待,黄河,是教科书上常见的名字,而如今在我眼前,感觉很特别。来到沙漠区,虽然因为为了拍照好看,没有听导游的话租鞋套,柔软的细沙流进鞋里,软软的并没有异物的感觉、也不刺痛,我们在沙漠中跑着、跳着、挥舞着大红丝巾,满足了拍美美照片的渴望,在一片黄褐色映照出大漠风情的景象。

其实来到沙坡头,也是为了参访技术先进的治沙工程,在沙坡头中卫此处,因为治沙科学家、治沙研究院的努力下,成功成为阻止沙漠化南侵的一大工程,不禁令我赞叹,沙退人进的治理奥妙。

在这,我也与达达坐上缆车,缆车道与滑沙轨道平行,缆车为双脚悬空并没有很坚固防护设施,而滑沙则是以身体重力的加速度带动乘载的盘子向下俯冲,两者皆同样刺激,前者以高度取胜,后者为速度作为特色。参访的末端,看着达达一行人分享溜索的快乐模样,我心中也卷起阵阵欣喜的涟漪。

在看似荒凉、萧索的明长城遗址中,我们细细品味董老师与我们讲解的长城内容,这种夯土形式能有效防堵塞外的敌人入侵,另一位为《国家地理》杂志的自由作家与我们分享他所见所闻的长城,长城自富有千万姿态,而我们看到的明长城也是其一。

●明长城想望

来至明长城的路上,笔直路上有如通天般,没有尽头,这是颠覆我对公路电影场景的浪漫幻想,开车师傅可要饱足精力、专心注意车况才能安全行驶,我与达达坐在第一排,看着窗外景色,竟有一丝丝绝望感。

用完餐后,我们来至张掖大佛寺,看到如此之巨大佛像坐落于此,能猜想到古时候此处繁荣繁盛,才建成如此大佛。大佛的面部表情祥和,不同角度观赏也各有解读,这里绿树繁荫,搭上寺庙里的大钟,一鸣一响间,虔诚的信徒希望也跟着祝祷传递给佛祖。

●嘉峪关与戈壁

我们日常梳洗过后在早晨出发,来到讨赖河墩。也许因为接近祁连山的缘故,空气带着清新,微风扑面而来,顿时浑身清爽,也听老师说:「这里夏天也有可能下雪,就是祁连山的雪飘过来。」我一听,不禁暗自想着,这时候来场雪也是不错的体验吧。生在南方的我,几乎不曾接触过雪,听到夏雪非常新鲜。

讨赖河墩的长城傍悬崖而建,仰靠自然地势环境,形成天然险要,巍峨而雄伟,只见讨赖河的水冲成大弯,在祁连雪山的相交辉映下,这是一幅壮美的长城风情画作,令人感叹前人智慧之结晶。

尔后,我们前往嘉峪关关城,一睽这个古来文人雅士、政商名流的缪思来源,「天下第一雄关」在左宗棠的题字下,甚至清朝大学士纪晓岚笔下也详尽描绘了嘉峪关之景,更凸显嘉峪关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我们看到城楼的实用与外观兼具,古文物的修旧如旧体现,这里因为地处优势,成为最佳补给站。

在我们游览的同时,碰巧看见火车经过,我们在关城这一头,火车在塞外那一头,几百年前这里还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这里已是我们缅怀古人的地方。

当阳光与我们同行,来至长城遗址小钵和寺附近,用双脚体验戈壁,还经过一处铁道,一望无际的砾漠被草类植物覆盖成葱茏,脚边的草扎得提醒你,这里旺盛的生命力,而小钵和寺被发现的故事也被老师津津乐道,碳化的小麦藏着多少明代的军事景况呢?这些蕴含丰富故事的场景,一一被我们揭密,极有成就感呢。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在文人墨客、征战军人上的历史地位不可没灭,也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中原民族思乡之幽情,这里是古时候重要的关隘口,也因为丝绸之路的兴起,敦煌城市虽不大,却有非常响亮的名号。

驱车前往玉门关,一路上漫漫,望眼过去也是彷佛相仿的景色,导游跟我们说另一条路通往阳关,玉门关与阳关刚好位处两个分界的十字路口。「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尚未来到这里时,无法感受到这种强烈情感,看过这里景色,体会距离、分别之感情,这古人的诗句竟也有些共鸣。

●塞上珍珠敦煌

旅程的尾声,我们走访莫高窟,这是令我非常惊艳的地方,在窟中探头探脑的,想要把这些不能拍照的美丽花纹收进回忆里,我不停跟达达讲到「这里好美」,不管是壁画或是雕刻、雕塑,不一定完全栩栩如生,但各个存有神韵。

我们仔细聆听气质的解说姐姐讲述,她也不厌其烦的回答我们许多问题,莫高窟为一种类似家庙型态的建造,前后历经大约一千六百年,到清朝之后才没有新的供养人修筑。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速度最快的修筑也只能是一年两个窟,这让我联想到西斯廷礼拜堂的天花板画,这两者的精致程度不相上下。

也令我注意到的是,可能是古时征战死伤无数,这些绘画藏有当时时代人对于死后世界的美好想望,因此我们可以在许多洞窟中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我想,莫高窟作为敦煌的代表,应该当之无愧。

●依依不舍说别离

行程安排的非常充实,不仅仅是体验长城,也看到许多当地代表的景点。我想,古时征战之地,是今日我们的仰望,战与非战之间,无非是决策者与听命者间的决策挣扎,而长城,正是两者的产物,除此之外,长城,正因为地处塞外关内的分界,承载了许多人的思乡之情,各种情况的汇集,为长城增添不少风貌与色彩。这趟旅程中,看到百变长城,深觉不虚此行。

然而,旅程总是匆匆,似乎还来不及道别,就已经要结束了。其实在众多体验景点中,都不及见到老朋友、还有认识新朋友的欣喜。点滴回忆晕开,渲染成一朵朵水墨花在梦里盛放,体验经验无非是美好的,最美好的则是与你们相伴相游。

「来台湾一定要找我玩啊!」我与达达说好,来台湾,要找我喔!

我们真正的旅程未完待续。

(本文为长城【西段】文化之旅──第十一期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心得,文章转自中时电子报)(陈昕妤/台大学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