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时华:30年中国铁道兵的赤子心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罗时华:30年中国铁道兵的赤子心

自动播放

导读:

70年风雨历程,我们不应该忘记有这样一群人,是他们浴血奋战,用不屈精神点亮中国未来;是他们驻守边疆,用青春年华坚守祖国疆土;是他们抢险救灾,用血肉之躯守护人民家园。无论身穿还是脱下军装,这些心怀家国的热血英雄始终不改初心,不改本色;不同舞台,不停冲锋。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凤凰网联合小糊涂仙酒业连载“致敬老兵”系列功勋人物英雄事迹。在历史洪流中,我们找到这些共和国沧桑巨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感受他们退伍不褪色、继续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本真生活。这些有力量的故事既属于他们个人,也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文/时令

(入伍通知书)

18岁的罗时华在1972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一名军人。

在公社一片敲锣打鼓和鞭炮声中,罗时华所在的团在利川接走了612名新兵。这些年轻人个子差不多,穿一样的绿军装,不分你我。罗时华坐在第一台车的尾箱后面,看着淹没在人群中急切寻找自己的母亲,这位热血男儿感到一阵酸楚。那是他第一次离家远行,并不知横亘在前方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铁道兵战士志哉四方”。1973年,在嘹亮的军歌声中,罗时华正式成为铁道兵独立机械团一员,1975年又被选中进入铁道兵工程学院求学,曾先后参与了成昆线、襄渝线、沙通线、青藏线、南疆铁路等多条铁路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铁道兵是一个特殊的兵种。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进入人民解放军序列,最多时候,总兵力达到40余万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甚至用最原始人拉肩扛的方式,修建出一条条“天路”。1984年,铁道兵集体转业,成为一段历史记忆。罗时华们“挥泪脱下军装”。

“我想当兵!”

罗时华出生于湖北利川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父亲是搬运工人,母亲是一名辛苦的劳动妇女,家中六个姊妹。家庭贫寒到“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衣不蔽体”。想到自己父母亲的成长经历,罗时华说到一半开始哽咽,直到解放后,罗时华父母的生活才有好转。“你说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能不感谢党感谢国家吗?”

想当兵,是罗时华自小的理想。除了父母的教育,给他最初理想启蒙的还有他酷爱读的那些革命历史小说:《平原枪声》、《烈火金刚》、《战斗的青春》、《山村复仇记》……看到书中军人作战的英勇和热血,常常激动不已。

高中快毕业前夕,得知部队接兵的人到他们公社住下了,罗时华立马跟老师请假,一鼓作气从学校山顶上跑了下来,找到当时接兵的三个领导,气都没喘匀就大喊一声:“我想当兵”!

之后的几个晚上,他都失眠了。因为学校报名的同学众多,最后只取四名的事实也让他担心。他把自己的家庭背景、身体状况、考核标准、过往表现等等都想了个遍,生怕出一点差错。

在焦灼等待中,终于到了12月8号,他清晰地记得大哥拿着武装部送来家里的入伍通知书找到了学校:“你当兵了!”“那种心情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时间过去这么多年,罗时华对凤凰网记者现在说起来,喜悦都能从脸上溢出来,“那个时候当兵就是为国尽力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没有谁会怀疑这种理想信念”!

“硬拼”筑就南疆铁路

(罗时华所在班级毕业照)

新疆是罗时华的第二故乡。对于罗时华来说,在南疆修铁路的那段经历,是自己人生中最闪光的时候,也是后半生的一种精神寄托。

从学校毕业后不久,23岁的他就被分配到南疆铁路的修建工程。当年施工推出来那些大小石头还嶙峋堆在路的两旁,那是他们这一代人青春的痕迹。

那些艰难的记忆再回首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现在就无法想象当时是怎么拼过来的”。罗时华在独立机械团3营10连。独立机械团主要是配合其他铁路部队施工,是“专啃硬骨头”的部队,有连队任务完成困难,就调遣机械团去攻坚。

修建南疆铁路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地形地貌带来的。 “不像其他铁路的修建,那些山体,可以放炮,轻松一推就行了”。南疆的山多是泥石流堆积组成的,地表很松,小到不成形的砂石,大到能像房子那么大的石头杂乱堆积。

不能采取常规的放炮来操作,机械施工的时候就只能硬拼,连队千方百计想办法,战士们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创造出很多书中都没有记载的施工办法。施工任务压的紧,很多时候都是强行施工,为了确保任务按时完成,战士们8小时一个班,进行日夜三班作业,人休息车不休息。

工作结束后机械的惨象不忍目睹,13台铲运机,8台推土机,没有一台是完整的机器,有的甚至就剩下螺丝钉。“看得我心都在流血”。最后为了不浪费国家资源,罗时华和战友们把那些链条等稍微有点成型的零件,都弄下来,一块一块地拼凑来将机械修复。

新疆气候干燥,风沙遍地,昼夜温差大,当其他地方正是秋高气爽的九月份,新疆的战士们早晨已经要穿上皮大衣,棉衣棉裤了。战士们在工地上碰见,满脸的灰,只剩两个眼珠在转,如果不说话,即使是一个班的战友也不认识对方是谁。一天收工回来以后,虽然已筋疲力尽,但是全连的干部战士们都自觉拿着脸盆,去前面一个小河沟端水,洒水降尘。这样极端的条件下,“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叫累”。 铁道兵战士们幽默地调侃自己是“光灰的一身”。晚上进行政治学习,总结报告整个连队施工状况,战士们歌声嘹亮整齐,高昂的势气让罗时华在往后的日子里甚是怀念。

(珍贵影像)

虽然不作战打仗,铁道兵也同样伴随着不可知的危险,相关数据统计,在修建南疆铁路的过程中,共有268位铁道兵牺牲。罗时华就亲历自己两个年轻的战友牺牲,他至今记得,其中一位测量班的杨和玉,牺牲时年仅18岁!当时在修建南疆铁路巴仑台段,那天早晨,杨和玉还过来问他要个苹果,打算下工吃。然而世事总是无常。因为灰尘极大视线模糊,在下坡路段,一个铲运机开过来从背后重重撞上了他!

美好而年轻生命的陨落,让罗时华现在想起来依旧心痛难受,他为杨和玉准备的苹果,再也送不出去。

逝去的三十余载:相见好过怀念

1984年,铁道兵集体转业,团里组织了告别仪式,“昨天军人,转眼之间老百姓了”。罗时华和战友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脱下军装。“如果部队不下整改命令,无论需要我们当兵多少时间,我们都义无反顾,绝不后悔”。

罗时华转业到了铁道部四十局二处,1985年,他调回老家运输公司,又去了交通局工作。现在退休后的罗时华在北京帮女儿带小孙子。“我们这一代人,在部队的时候对子女关照很少,现在人老了,觉得对他们有点亏欠,就想着把他们的子女带好”。对于老兵们来说,峥嵘岁月过后,最珍贵的还是亲情和战友情。

(原铁道兵独立机械团三营部分战友合影)

这几年互联网日益发达,失去的战友间的联系在一点一滴地找回,时不时的战友聚会成了罗时华生活中最大的慰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但见面后一握手一敬礼一拥抱,“当年谁帮我背枪,谁帮我背背包的画面都跃然眼前”。为了便于认识,他们都将自己的头像改成了年轻时候军装照。微信头像里年轻时的罗时华面庞饱满,有点羞涩,蓬勃朝气从照片中溢出。他身材并不高大,但说起话来自带气势。他们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那些甚至家人都不能理解的事,战友们可以毫无障碍地沟通。

几十年过去了,那种所有人敢于拼搏,克服一切困难,能从整个天山山脉挖一条铁道出来的壮阔往昔,如今想起来还是动人心弦。

无论是当兵时期的青春奉献,还是退伍转业后的兢兢业业,都是一名老兵的本真所在,本心所行。如今,每次乘火车到特定路段,罗时华都忍不住站起来张望,那里有他们的青春汗水和足迹,“我是做了一点微小贡献的”。他在心里说,那是属于他一个人的骄傲时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