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我希望你们有自信和主流保持距离

王安忆:我希望你们有自信和主流保持距离

还记得上周的王安忆新书试读吗?我们原计划要全国招募80 位幸运读者,一起抢先阅读王安忆老师的新书《成长初始革命年》,读者们的热情超出了我们的预计,因试读本数量有限,最后出版社编辑不得不打印纸稿为他们邮寄。

大家热情地为试读本捉虫纠错,从各自的兴趣和专业角度出发,给出了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和认识,仅仅7 天的时间,编辑部就收到了近百条读书笔记和充满感情的朗读音频。我们将陆续发布本次活动的共读成果,今天是节选的第一部分。

《成长初始革命年》共读书评

@ 苍狗与海鸥

作为一枚王安忆的忠实读者,能够成为全国率先读到她作品的80 人之一,是一件开心的事情。6 月5 日收到北京寄来的“特别定制版”样书,试读版封面比较简(敷)单(衍),书中收录了王安忆的十七篇作品,有散文,有对谈,有演讲,有游记,有发言。发表时间从1988 年到2018 年,而内容方面则贯穿了王安忆的童年、青年和中年。从整本书的结构来看,像一座五脏俱全的阅读小基地,像一本王安忆单独执笔的mook。

全书分为四辑,辑一和辑二写成长过程中的人和事。开篇《茹家溇》写王安忆循着母辈留下的寥寥线索追远寻祖的经历。这类文章市面上太多太多,本篇相较野夫、邓安庆、龙应台等人的作品并无独到之处,从阅读体验而言,放在我中学时读的《散文》杂志里且算是合格的作品。接下来的《成长初始革命年》、《魏庄》等让我感受到了那个熟悉的、能让我静下来的、在高水平线上的王安忆,实力阻止了我吐槽的冲动。

“成长”是文学中一个古老的命题,王安忆的成长恰逢一场人民内部的盛大革命,那场旷日持久的革命并不是激昂向上的运动,而是不断给人们带来苦痛和空洞的政治冲击。成长在那样的年月里,看到意识形态洪水猛兽般入侵千万个家庭,身边的人事起起落落落落,同一条街巷里曾经相似过的玩伴们,因为“成分”不同而走向各自迥异的命运,让人对“革命”二字产生了巨大的精神疑问。

王安忆没有像“伤痕文学”一样将片段的场景表现得触目,而是笔调平静地叙述成长中的经历和心理感受,同时也包含着反思和追问,你可以从中洞悉或解构时代的荒谬和人性的弱点。虽然她是悲观的人,但时代中许多沉重的东西,随着她文字的流动得到了舒解和释放,并转化为指导未来的光亮。正如王安忆在《我的同学董小苹》的结尾处写道:“她的生活使我能够注意到,在我的生活里,哪一些是真实的,哪一些是有意义的,而哪一些是虚假的,哪一些又是无聊的”。

辑三是王安忆在文本以外的声音。包括与陈思和的即兴对谈、日本上智大学讲稿、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发言、中国作协青创会发言和纽曼文学奖发言。简短而金句频出,这些声音将王安忆理性的思考带出水面,于时代的冲刷中呈现足迹。

在谈到中华文化与“性”的关系时,她说:中国文化中没有一套美好的“性语言”。中国人在饮食烹调上可以有无数好听的名词,光面叫“阳春面”,蛋白叫“春白”等等。即使是《红楼梦》,它涉及性的语言也是狎邪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能用审美的态度对待“性”。在题为“中国和日本的未来”的演讲里,她说:“这真有点像我们的时代,什么都是多,多了还要多,有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在推动着这种奇怪的繁殖力,而生活却变得不真实的了“。

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她说:“我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的体系保持理性的距离,在相对的孤立中完善自己”“我劝你们不要急于加入竞争……竞争会限制我们的参照物,在一时一地内选择标准,决出胜负。而胜负的概念也是我们要警觉的,因为这里面已经潜在着不公平,只是用措辞平衡了合法性”。而在中国作协的发言上,她说:”文学的时间和现实的时间不同,它的容量是根据思想的浓度,思想的浓度也许又根据历史的剧烈程度,总之,它除去自然的流逝,还要依凭于价值“。

辑四篇幅占全书篇幅半数以上,是多年来在古典音乐、美术和文学方向上的学习实践与感想心得,是她文学领域的周边延伸,体现了王安忆的审美历程和艺术视野,这一辑我读得很快,就不多说了(迷之微笑)。

以前有人让我推荐故事性与思想性兼备的书,再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会拿出《成长初始革命年》。

null

《成长初始革命年》

王安忆著

译林出版社出版

@ 晨思

作为职业小说家的王安忆老师,如果说她的所有小说作品都是长期伏案的劳动成果,是隔绝真实生活并在有限经验之上展开的虚构搭建,那么《成长初始革命年》其实是一种出走的状态,扩展到与外部世界的他方、他者、他作相关联的一本书。

整本书由四辑构成,辑一,由寻根出发,找见“茹家溇”,与作者自己身事有关的他方他地;继而转入成长初期革命年生活的小楼之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共同历经革命年的保姆、外婆等他者;再到下乡时去到的魏庄,村里的自身经历,文工团的剧目波折、寒暑时节更替、事端发展以及岁月的流转,让这个地方充满意义。辑二,文中写到的质朴聪敏昂扬的小学同学董小苹、重建象牙塔中思而上的陈思和、英特纳雄耐尔中的前辈偶像陈映真是对作者产生影响的他者;接近世纪初是写自己的悲观,同时又像是一个旁观者在跨越世纪时的觉悟反思,其显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不属于个人,而属于整个时代,所以其实也是一位积极热心的参与者,只不过心怀悲悯与期虑。

辑三,对话和发言稿,正像序言里所说的“可能最具思想的外形”,最形而上,最牵扯出联想的部分。如何该当更进一步?也许真该“正视它(痛苦),把痛苦挖掘到更痛苦的地方,把痛苦扩大”。(《谈话录》)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作者给出的更像是一种殷切的期盼,实现起来有一种奢望感,其实也并不是非要刻意追求无用而有趣,而是探讨一种更为主动的自我教育,以感受来认识和丰富自己。辑四,是真实的出走,王安忆老师说“我觉得所有的作家都有一种懦弱的天性,生活的勇气不足,他只能隔岸观火……看到某些情景……比看见事实还激动。”(《访谈录》),所以作者并没有“真正”参与,真正参与的是感想观点,而这又恰恰是最难具象的,只能是形式上的流动与抽离,不实里透着不凡,不可言说却又要说的困顿。这辑虽是主体,但读后最无话可说。

作者是比较传统的作家,就像是一位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诚勉勤恳、规矩适宜、无可指摘,但总觉得缺点儿什么,隔着什么,可能思想这东西就是没个说法。作者一直要求自己更好,很像一位工匠,对于自己在技艺和心志上的追求永无止境。陈村形容王安忆老师“是跑文学马拉松的选手”,比喻可谓贴切。对她的了解其实不多,当前所能感受到的美好品质,却是令人动容。

null

▲作家王安忆

@ 琳琬

在《成长初始革命年》之前,我读过王安忆老师的《长恨歌》《桃之夭夭》《天香》《众生喧哗》《富萍》《妹头》等作品,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在这些故事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变迁均是一笔带过的背景,而在这一举重若轻的底色,做工极为简易的“镜框”内,镶嵌的却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各种群体、阶层、性格特征大汇聚且交错之地。

《成长初始革命年》是带有我熟悉和认作典型的王安忆叙事风格的一本书,平和而有力,温婉而灵动。尤为可爱可贵的是,作者在半个世纪后,仍然能让笔端流露出自己在这一段成长时期所经历的懵懂、欢乐、无助、纠结和冲击等相当真实的感受,是只有童年和少年才会有的触动,不虚伪矫饰。阅读时仿佛睁开了一双纯洁无瑕的眸子,将文中的世相一览无余并尽力去做出个人化的读解。

从同住一条弄堂的左邻右舍,家中保姆和父母交往的圈子中,年幼的王安忆敏感的嗅到了在压倒一切的“革命”话语下丰富鲜活得多的气息,那是上海市民社会固有的韧性,在讨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养成的为人处世之道。即便是如作者这样的革命干部家庭的孩子,也在其中耳濡目染与其出身十分不和谐一致的法则规律。而正是那些表面看上去庸碌琐碎的人际关系,在粗砺甚至残忍的革命风暴中,带给了惊惧地徘徊在成人世界门槛外的孩子们温暖友善的慰藉。与三楼小伙伴的友谊,浦东阿奶在乱世中私藏钱财的清醒意识,各家媳妇相互切磋厨艺以熬过风波迭起的困惑……作者的评述直抵核心:

“小市民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含有联盟的性质,潜在着某种规则,可说是道德,也可说是世故,更可能是人情之常。它维护人际关系,不至于太过倾斜而失衡。这一股保守的力量相当稳固,经久而不变,许多残破的时日是依凭它度过,再聚集起碎片,回复原状。”

长大的过程是一个信息接收,筛选和消化的过程,是一个对拉康所提出的镜像慢慢加以认知和欣赏的过程。各种名词,各种标签,各种称谓,都会对不同的人展示不同的样貌特征。人性就在细微寻常之处最为真实赤裸,而生活是无以计数的细微寻常堆砌而成,不慌不忙,日久必现。成长+革命,这是多么奇特而完美的组合,成长经受革命的洗礼,革命因人的成长而添加进波涛汹涌。

在怀旧风盛行的当下,这本书是一众浮光掠影的模仿之上的思想杰作,关于时代浪潮下的被裹挟者。其中闪耀的人性,则带有永恒的特质,供当事人和后来人去追忆,去怀想。

@ 木木

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看王安忆的这本新书,辑一讲述了“我”的来源——“我”的祖辈,“我”的青春时光;辑二讲述了“我”生命中的那些人,他们对“我”的思想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辑三是“我”说过的话,“我”对职业和人类的一些思考。辑四,是“我”在路上,去拜访音乐、绘画,目睹那些人类艺术史上的珍品后,尝试去建立的联系。可以说,辑三是《成长初始革命年》中最特殊的一辑,因为这里面包含的是一次对话,四篇演讲稿。在这一章中,你完全可以感受到思想的力量。我着迷于演讲,因为我觉得演讲它更倾向于分享,所以就算是对学生,例如《教育的意义》中也并没有呈现出任何的压迫性,反而在言辞之中透露出尊重和真诚。而演讲的深度往往由演讲者的思想深度决定。“我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价值体系保持理性的距离,在相对的孤立中完善自己”,去肯定人生而为人的价值,孤立他们在喧闹的年代保持理性。这是教育者的一种胸怀。

当然,辑三除了王安忆对他人说的话,更多的还是自己说给自己的话。《在同一时代之中》,王安忆说自己是焦虑的,沮丧的,甚至承认自己所处的时代没有出现作家中的“大家”,但她鼓励所有人一起努力,让后来的人们真正地读着他们的书长大。毕竟,她知道思想的力量。《两个69 届初中生的即兴对话》是本书中我最喜爱的一篇,尽管它只是对话,不能完整表现思想抑或梳理史论,但你总能在其中瞥见一些思考,思考一代人的命运——“69 届初中生,就是颠三倒四的一代人,在刚刚渴望求知的时候,文化知识被践踏了,在刚刚踏上社会需要理想的时候,一切昂贵的东西都变得荒谬可笑。”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弊病,60、70 年代的青年人,需要面临政治影响下的人生巨变,而当今的年轻人也要面临“富有与贫乏,发展与缺失的矛盾处境”。这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作家思考着的问题,能够阅读十分幸运。

null

@ 阿七

成长初始革命年是我很喜欢的一章,大致讲述了作者记忆中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文革特殊时期以及七八十年代。关于那段特殊时期,我们其实不太能触摸得到,而王安忆则是用她诚实的笔为我们揭开了被时光掩埋的一角。但她不是批判,只是把自己观察到的忠实记录下来。在既有文档对那段历史讳莫如深的当下,她提醒我们还有这么一段过去。同时在她的描写里,疯狂的场面在这里被隐去,好像我们总是隔着门,听到里面的声音。她不激烈也不张扬,不尖锐也不刻薄,却又极富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另外老保姆,三楼外婆,还有母亲,无数的人物在其笔下变得鲜活,各有风骨。而正是那种面对时代沉浮的坚强与隐忍,记录了逝去的时间与生活的真相。

@ 陈小鱼

第一次接触王安忆老师的作品,就被其文笔深深吸引,有一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律美。文字平实而有力量,令人回味无穷。《成长初始革命年》其实非常适合第一次读王安忆老师的作品的读者。它从寻根开始,以时间为轴缓缓展开,从个人到他者再到世界,一步步走向开阔。借用刘盟赟老师的话“它不厚重,甚至有些散乱,但它足够轻,让你可以离开地面,回望时代”,这是一本有思想力量的书。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共读,兴高采烈地报名、大义凛然地让贤、一日三秋地等待,但更多时候是焦虑。其他群友读完书了,我还没收到书;其他群友开始写读后感了,我还没读完书。后来读到《教育的意义》,我释然了,不必过早加入竞争,最初我不就是因为觉得好玩才参与的吗。综上所述,此次共读受益匪浅。

null

《我的同学董小苹》文章读后感

@sunchen

回首往昔,总能在岁月的长河中发现些耐人寻味的记忆。董小苹是千千万万中被命运作弄的人之一。她让我想起严歌苓的小说《芳华》,都诉说了一段历史,一群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变迁的复杂情怀。

童年好友董小苹幼年时公主般的生活和如今朴素无华的生活的强烈反差在王安忆的心中激荡,也通过文字尽诉笔端,让我们略知一二。个人的境遇在时代的面前是多么卑微渺小,就像漂泊着的一叶扁舟,随波涛起伏。可顽强的人总能抓住木桨,奋力划动。就像董小苹在极近折磨的日子里,仍保持着:“锋利不饶人的言辞、敏捷的反应、极度的自尊心以及认真的求学态度。”她从公主般备受呵护的日子到受同学抵触、孤立,后来又下放到江西林场,在纺织厂做仓库保管员。但却能做到不向命运低头,她参加高考,后到中学任教,进入社科院青少所,出国访问,不卑不亢。一直在读书,做学问。

这一切使我汗颜,面对不公,面对质疑,我一直被想象的影子吓倒,被夸张扭曲的形象威慑,就要放弃。痛苦的挣扎,灵魂深处的拷问,每日每夜的侵袭,不断在选择的路口徘徊,不知何去何从。

佛经历艰难磨练才修炼成佛,董小苹也经历了许多破灭的日子才找回希望,这难道是生活的必经之路吗?当王安忆从虚荣中脱身,带到董小苹的生活中,阅读的我在哪里?我又该如何像王安忆一般能够从人类各自的遭际与命运中发现真实、意义;虚假和无聊呢?

null

《教育的意义》文章读后感

@ 媛

作者在这篇发言稿里提到的四点,在我看来是至关重要的,却也极难做到。首先生活总是在有用与无用之间,逼迫我们做选择。究竟何为活着的价值?早已经不是有无用处的争论点。所谓做些无用之事,是在强调这类事的无功利性、无目的性,之所以做它,未必是想果真获得什么。但也往往是这类事让我们切实有所收获,且是较之平庸的物质,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崇高。其次作者告诫我们不要过于追求效率,这使我想起朱光潜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慢慢走,欣赏啊!》,他认为慢慢地欣赏,是艺术化的人生。如今“求快”已经渐渐成为生活的宗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做到高产,好像已然成为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秘笈。然而正如古人所言“欲速则不达”,效率与质量理应成正比。否则看似节省了时间,实则是浪费。

第三点关于竞争的不必要性,就更难为我们所效法。倘若是良性竞争,或许还有些许益处。最怕恶性竞争,越争越失了底气,失了人格,甚至失了自我。常言道“一山更比一山高”,如果盲目选择了参照物,只会将自己禁锢起来,觉得眼前便是高峰,而忽略了世界的广袤。因而作者意在提醒我们,要将眼界放远,从人群中独立,或许“风景这边独好”。最后,即便现如今教育存在各种弊端,但它确是相对公平的所在。不跟风批判,不肆意埋怨,在最有可能获得改变的机会面前,少说多做就对了。既然世上本无绝对的公平,那么相对即为可取。我想作者正是知道这几点重要之事,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它们的难以达成而逐渐被放弃,所以才会选择在毕业时刻告诫每位毕业生,同时也是告诫自己,人生只有一次,既要对自己负责,亦要对他人负责。不辜负,方可受益。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