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暗黑莎剧进入西方经典:学者傅光明出版《莎剧的黑历史》
文化读书
文化读书 > 读书 > 正文

从暗黑莎剧进入西方经典:学者傅光明出版《莎剧的黑历史》

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最新出版的《莎剧的黑历史——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型故事”之旅》的书已悄然上市,作者是从2012年开始欲以一己之力新译莎士比亚戏剧的著名学者傅光明。本书由青年学者熊辉作序,四位知名学者陈思和、谢天振、宋炳辉、宋明炜联袂推荐。

在一般读者眼里,所有莎剧都是莎士比亚的天才原创。但实际上,所有莎剧都至少有一个可供莎翁顺手“借”用的原型故事(或称素材来源),有的多达五六个。这是莎士比亚的幸运,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对原创的文学并无兴趣,他们只关心自己耳熟能详的历史、传奇、神话、故事以舞台剧的方式演出来,满足精神娱乐,甚至只为消遣。也因此,莎剧首先是为观众看的,不是给读者读的。

由此,傅光明对中国读者最为熟知的莎士比亚的浪漫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共13部莎剧的“原型故事”,进行了详尽的追溯考证,使读者对莎剧所从何来,对莎翁如何写戏了然于心。正如著名学者陈思和先生所说,“他引经据典,追根溯源,对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的原型作了丰富而有趣的探索,大大拓展了莎剧的学术视野。如果说,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的巅峰,那么傅光明先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展示了高峰背后一派气象万千的群峦。”

对此,熊辉在序中有清晰的表述:“莎士比亚借鉴欧洲各国既有故事进行创作的现象,并非莎研的新鲜话题,但国内却没人专门对此加以考察,致使读者无法看清莎剧故事主题的历史面貌,也无法完整把握莎翁的戏剧创作资源,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莎学界的缺憾。在如此学术背景之下,傅老师这本《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型故事’之旅》,从故事主题、人物形象、情节构思以及语言方式等方面出发,详细梳理莎士比亚在创作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影响,既是对莎剧原型故事的溯源,也是对莎翁创作资源的钩沉,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

这本书会读来有趣吗?推荐者之一、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副教授宋明炜先生认为:“傅译莎士比亚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莎士比亚。傅光明先生用学者的功夫来考释词语典故文化,用诗人的热情来把莎剧语言翻译得通晓流畅。在好好地读一本傅译莎剧之前,不妨先从这本所谓暗黑莎剧诠释入手,你会发现,西方经典也可以那样鲜活热闹。”

本书的代后记妙趣横生,傅光明戏仿莎翁口吻给一位假定的北京文青写了封信,“他”说:“我成年以后,不时有伦敦的剧团来家乡巡演,耳濡目染,便对演戏、写戏有了兴趣。……我经历过伊丽莎白女王和詹姆斯一世国王两个朝代,两位国王对我都挺好。当然,为能顺顺当当地写戏、挣钱,吃得香,睡得踏实,我很会讨好国王。……我写戏只是为让剧团尽快上演,并不是写给读者的。从没想过我的戏日后会成为文学经典,更没想过不朽。我没留下一份手稿,我活着时出版的一些剧本没一部经我过目,有的版本十分糟糕,还给后世研究我的人添麻烦。”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