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与家,我们的精神之源 | 梁鸿

故乡与家,我们的精神之源 | 梁鸿

常言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禀赋性情,总是离不开那一方生养了他的故乡。

故乡与家,我们的精神之源 | 梁鸿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的这样论述道:无论农业生产,或是聚村而居,还是深入骨髓的土地信仰,可以说,“土”贯穿在传统中国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生命的整个过程。千百年来,农民在一方田园中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从而形成了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

这种聚村而居、世代农耕的农业文明,这种血脉扎根、绵延不绝的乡土文明,造就了中国人独有的东方式的乡愁。

有这样一位女作家,她一直致力于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的研究。她将“乡土情结”写成纪实文学《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并潜心创作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她认为:“所谓村庄的整体面貌,就是一个个生动的、相互纠结的家庭故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是只有把血液融入这一地方,经过漫长岁月沉淀的人才有的感觉。每一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特的人生类型。”

故乡与家,我们的精神之源 | 梁鸿

梁光正的光

中国文学前所未有的崭新农民形象

她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我们的河南老乡——梁鸿,来为我们讲述她的乡土情结,她的精神之源。

故乡与家,我们的精神之源 | 梁鸿

君邻公开课第十五讲活动详情

· 活动主题·

「故乡与家我们的精神之源」

· 活动时间·

2019年4月27日·周六·14:30-17:30

· 活动地点·

郑州·君邻大院时光馆

(九如东路与如意河东七街交叉口向西30米)

· 活动流程·

14:30-15:00

签到

15:00-15:20

活动开场

15:20-16:20

梁鸿主题分享

16:20-16:40

对谈沙龙

16:40-17:00

现场互动

17:00

活动结束、合影留念

· 报名方式·

|松社会员/ 读者|

活动免费,报名入场

- 报名-

故乡与家,我们的精神之源 | 梁鸿

◎梁鸿,河南邓州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著有文学代表作《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梁光正的光》等;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等。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首届青年作家以及《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度“中国娇子青年领袖”等。

故乡与家,我们的精神之源 | 梁鸿

故乡与家,我们的精神之源 | 梁鸿

故乡与家,我们的精神之源 | 梁鸿

“一直有一种冲动,真正回到乡村,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乡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努力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所以,对我而言,回到梁庄,是一种精神的必然。并且,作为一位人文学者,拥有对中国乡土的感性了解,那是天然的厚重积累,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它会使我更深地体会到那掩盖在厚厚灰尘之下的、乡村生活某种内在的真实与矛盾。”

——梁鸿

【内容简介】

梁鸿的文字再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乡村。《中国在梁庄》全景式地展现了当下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态,《出梁庄记》则探访了10余座省市、400余位打工者,集中书写了离开梁庄去外地打工的父老乡亲生存状态。

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流于“形式”……这些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

通过梁鸿的著作,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似乎可以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乡村,一个真实的中国。

△ 图源网络

梁鸿曾在著作里这样写到: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它的营养度,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

而在这个意义上,故乡与家,可以称之为我们的精神之源。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