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为时代把脉


来源:凤凰网文化

凤凰文化名人访谈集结成书,携手陈丹青、野夫、齐邦媛、蒋方舟等各界文化精英集体发声。既有对历史史料的还原,又有对社会改革的冷峻思辨;既有对时代发展的急切呼喊,又有对当下急剧发展的忧虑和担心。他们以睿智的文字为时代把脉,用尖锐的思想为中国呐喊!

凤凰文化名人访谈集结成书

浮躁时代下,我们的灵魂何处安放?

凤凰网文化频道,携手陈丹青、野夫、齐邦媛、蒋方舟等各界文化精英集体发声。

从“五四”到当今,从大陆到两岸三地,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国到世界。一群“大时代”的亲历者,用他们的冷暖人生,观察和思考中国的未来。

有人质疑,有人妥协,但总有那么一群人挣扎出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克服”时代,又回应时代。

既有对历史史料的还原,又有对社会改革的冷峻思辨;既有对时代发展的急切呼喊,又有对当下急剧发展的忧虑和担心。他们以睿智的文字为时代把脉,用尖锐的思想为中国呐喊!

如果本书能唤起你一点想象世界和他人的能力,让你知道还有人这样思索时代、审视时代,进而生出些悲悯心、反省心、进取心,便是我们的幸运。

 

新书序言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序言中写道,“半个世纪以内所发生的急剧变迁,大大超过平常十代人的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经历了“一战”和“二战”的一代文豪,终于无法承受战前“欧洲文化之花”被无情摧毁的事实,于1941年在异乡巴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朋友阿福的父亲老黄,山东人,1968年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伟大号召,随组织来到贵州深山老林开办煤矿。老黄还记得,那时的贵州确实没有驴,但能听到狼嚎。在那里,老黄遇到了同是从北方南下的阿福母亲,生下了阿福兄弟。他们在这里出生、成长、读书,直至长大成人,再次“逃回”大城市。老黄有时感慨自己是经历过“大时代”的人: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三年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六十多年,就这么过去了。

最近流行一句话:“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据说这是当下世界最为正确的人生观。老黄的人生轨迹,既不算美好,也未必正确。然而,那是他命定的时代。

这两位毫无关联的人物,在生命轨迹上都被深深印刻了“时代”的痕迹。和平繁荣年代的年轻人,大概再也无法理解什么是深切的“时代感”。我们如今确乎已经进入了“美丽新世界”。埃德加·莫兰在《时代精神》一书中指出,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主题便是“投入世界的当前生活中”、保持一个“总是新鲜的现在”。如今,时代新鲜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收入多了,享受多了,选择多了,个人意识觉醒,个人价值明确,个人前途无限——一个遍布黄金的“小时代”铺展在我们眼前。

然而当我们谈论“时代”的时候,我总是想到顾长卫导演曾经弃用的一个片名——“魔术时代”。这四个字精准地概括了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的种种,以致于在午夜梦回时都不由得生出些生之无奈的荒谬感。前所未有的城乡、代际、阶层、人群分化,前所未有的社会矛盾和巨大落差,将“中国”塑造成一个巨大的共同体,又切割成无数个碎片。时代,一边裹挟着你加入共同体,亲耳聆听这交响合奏,一边又将你困在碎片中,隔绝于时代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何尝不是“大时代”的亲历者。

在这个巨大的肌体内部,我却知道还有一个没有被完整表达的世界。于阿福而言,世界是1970年代末降生于斯的贵州煤矿,是随“三线建设”而来的大批矿工和他们的家属,是因为辍学离家出走而永不知所踪的矿山少年,是小镇深夜死于他杀的小卖部老板娘,是终年在煤矿井下匍匐的同班同学,是楼上每个周末为邻居做大碴子粥的东北老乡,是初中毕业后便走上不同命运轨迹的同桌,是把青春岁月永远埋葬在深山老林里的老黄一家……

如果我不说,你就不知道这些事情。如同我亦不一定知道更多的角落,和那些无力的挣扎。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同一个时代里,却对彼此的世界一无所知。我与你看似相连,其实是彼此隔绝的。

“文化”之所以超越世俗,在于它包含了了解“月之暗面”的能力。文学或曰文化的力量,就在于这时代复调式的激荡乐章,能够诱惑着探索者一遍又一遍地探寻着它的本质所在。作家写不出好作品,导演拍不出好电影,责怪审查制度听起来怎么都像是找借口。这个时代的魔幻程度早已成为文学影视不能承受之重。我们不缺少时代的景观,却缺少反思与超越进而转化的能力。

关于“世界”和时代,早已有不少著名的阐释与追问。林则徐在洋枪洋炮的进逼之下被迫“睁眼看世界”;茨威格为追缅一战前尚未被摧毁的欧洲文明而写下“昨日的世界”;赫胥黎则为人类预测出似乎已近在眼前的“美丽新世界”;中国古人知“天地”而未必知“世界”,当感叹人生多艰、生活无奈之时,也难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所幸在当下,已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时代进行审视与反思,并屡屡发出“警世通言”。就像本书中,野夫说“伟大的作家无法不书写黑暗”,陈丹青毫不客气地批评“中国人还没醒来”,苏童怀疑“我们仍然在人性的黑洞里探索”。言虽逆耳却铮铮。

本书所精选的,是凤凰网文化频道《年代访》栏目的名家访谈。“这时代”毋宁说是“我时代”,他们的人生选择如此不同,但又彼此互为参照。与他们对话的记者、编辑,也都是“80后”和“90后”,在彼此“陌生化”的碰撞中,或许可以一窥时代的真实样貌。

文学、文艺或许无用。我愿意把时代与文艺比作钢筋与花朵的关系,如果本书能唤起你一点想象世界和他人的能力,让你知道还有人这样记录时代、思索时代,进而生出些“想与这个世界谈谈”的心思,便是我们的幸运。

莎士比亚说,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从事这样的行业,出这样的书,也是命该如此。

全书目录:

第一部分:这个世界还好吗

陈丹青:中国人太能干反而该少做事

傅佩荣: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麦家:国家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

杨丽萍:现代人不清楚自己的文化属性

第二部分:“黄金时代”的黑洞

野夫:伟大的作家无法不书写黑暗

齐邦媛:文学不能重建城邦,但能安慰人

苏童:我们仍然在人性的黑洞里探索

马原:诺贝尔文学奖早已不了解世界

第三部分:柔软让你倾听整个世界

严歌苓:每个作家都要有同情的耳朵

池莉:我天生就是“雌雄同体”的作家

翟永明:诗歌在世俗层面完全没用

蒋方舟:我不是女性知识分子

第四部分:在身体和心灵的孤岛上

阿来:西藏变成了外来者的形容词

梁鸿:农民在城里找不到归属感

张大春:眷村已成为政治符号,不值得缅怀

廖信忠:台湾人没有优越感

第五部分:一颗不肯媚俗的心

白先勇:我是个作家,迫不得已救昆曲

孟京辉:中国戏剧缺少胡玩胡闹的胸怀

姚谦:唱片死了,音乐还活着

陈坤:我不愿享受被人谈论的娱乐价值

[责任编辑:徐鹏远]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