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纪录片《妓女的荣耀》:探究性工作者的真实生存状态


来源:东方早报

人参与 评论

《妓女的荣耀》拍摄于2011年,是一部比较如实记录“性工作者”生存状态的作品,该片由奥地利籍导演米歇尔·格拉沃格执导。在纪录片中,米歇尔·格拉沃格没有从道德层面批评性工作者的做法和行为,只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端详着她们的生活、痛苦、需求、奋斗和挣扎。

《妓女的荣耀》拍摄于2011年,是一部比较如实记录“性工作者”生存状态的作品,该片由奥地利籍导演米歇尔·格拉沃格执导。

近日,在美国《好莱坞报道》一篇题为《文化大教堂:柏林评论》的报道中,提及了一部2011年柏林电影节的纪录片《妓女的荣耀》(Whore’s Glory),赞该片导演米歇尔·格拉沃格(Michael Glawogger)是“每一英寸都是专业纪录片主义者”。无独有偶,奥地利广播集团近日也将该片选为最佳短片提名。

事实上,性工作者一直备受纪录片导演的关注,能否从客观角度看待性工作者和她们的生存环境,也是纪录片工作者的肩头重任,全世界有很多纪录片导演都曾将镜头对准过这些女人。而《妓女的荣耀》用社会学调查的方式记录了性工作者及其子女的生活状态,算是比较如实记录“性工作者”生存状态的作品,更加客观。

如实记录性工作者

生存状态

性产业话题,一直处于灰暗地带。而这种古老行业,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存在或者存在过,荷兰的合法妓女、欧洲的高级交际花、印度的贫民窟站街女——她们的存在都有复杂的理由。

拍摄于2011年的《妓女的荣耀》,由奥地利籍导演米歇尔·格拉沃格执导,制片地区为德国。它是格拉沃格“全球化纪录片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分别是1998年的《大都市》和2005年的《劳工之死》。

《妓女的荣耀》虽然影片时长有110分钟、叙事节奏缓慢得有些枯燥,但这部注重观察的纪实电影还是入围了2011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地平线单元,并摘得评审团大奖。

在纪录片中,米歇尔·格拉沃格没有从道德层面批评性工作者的做法和行为,只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端详着她们的生活、痛苦、需求、奋斗和挣扎。

格拉沃格带着摄影机走访了世界上性服务业发达的3个地区——泰国的“金鱼缸”、孟加拉的贫民窟妓院、墨西哥的红灯区。他贴身跟拍记录了当地性工作者的真实生活。纪录片让观众有了近距离了解性工作者这个行业和生存状态的机会。没有表演与做作,只有对生活的无奈和迷茫,格拉沃格在墨西哥甚至拍到了交易的全过程。

《妓女的荣耀》中或多或少用白描的方式记录卖淫的过程,这些镜头和画面可能会令观者感到不适,但对于这些性工作者的采访和对她们日常生活的拍摄,部分段落却能深深打动或刺痛观众的内心。

在泰国,涂脂抹粉之后,性工作者们身着暴露的衣服走向落地窗,她们人手一支荧光棒,把荧光棒射向行人的脸,夜色下,橱窗里,性工作者们在落地窗前搔首弄姿,如同一件活的、贴着标签、但永不过时的商品。荧光棒一会儿照着性工作者的私处,一会儿撩拨着大街上蠢蠢欲动的男性。

在曼谷,导演也拍摄了白天的性工作者,她们和其他上班族一样打个摩的上班,到了单位打卡,路过神像旁边还要双手合十,祈祷下“给我多一些客人”。性工作者们对着镜头表露她们的心声,“这里我不能很虔诚,我很欣赏能成功地活着,并且有钱地活着的人。”“我总会对神圣的死神说,你的存在是在上帝之下,上帝永远在你之上”,在这些红灯区,信仰依旧畸形地以某种方式存在,原始欲望和贫穷才构成了性工作者被需求的土壤。

让人印象深刻的段落是在孟加拉的“妓女村”,黑暗狭长的甬巷,站满了性工作者,小床边上坐着两个雏妓,突然外边有人打闹了起来,其中一个雏妓笑了起来,另一个说,“不要笑,这会招来厄运。”而笑的雏妓说,“难道我一辈子都要哭吗?”在雏妓的内心中,已经清楚地知道,在她们的人生字典里,既然笑和哭都无法改变现状,那么就应该面对现实,放声大笑。

该片有一个应该说是导演意外拍摄到的镜头,它展现了两只路边野狗的交配过程,镜头持续了几分钟,又有另外一只狗加入进来,原始本性,有需更有求。从望向“金鱼缸”找泰式风情,到孟加拉红灯区因发妻满足不了性欲而寻花问柳的男人,以及不怕死只怕没活干的墨西哥妓女,“性工作者”出卖肉体的同时被歧视被剥夺尊严,只能从“同是天涯沦落人”那里找到一丝安慰。

在片中,孟加拉底层性工作者一般一天要接40个客人,价格折合人民币15元,嫖客还可以砍价,她们说不愿用嘴干活,因为“嘴巴是圣洁的”,是用来读经的。她们出卖的是肉体,但是她们不出卖灵魂。其实在印度加尔各答的索纳加奇,那里的孩子在童年时期就从事性服务,据统计,目前有大约12000名未成年人从事这项工作,而她们每人每天的收入不超过2美元。

回到影片开头,趁胸部和大腿的画面充溢画面之前,导演在画面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神一定满怀嫉妒,他不能忍受我们没有和他一起共乐,却和其他人互相取乐”。

“人道主义”视角

无关改变或批判

为什么会挑选这3个地方进行拍摄?格拉沃格有着自己的想法: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家。格拉沃格探讨的不是老掉大牙逼良为娼的悲剧,也并非走访花街柳巷的风月事,而是探讨了世界三地不同的两性、婚姻和宗教观念促成至今天的娼妓文化和存在价值。

谈到同类纪录片,不得不提另外一部关于“性工作者”的佳作,那就是获得200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生于妓院》(Born Into Brothels: Calcutta's Red Light Kids)。1998年,纽约摄影记者泽娜·布里斯基来到印度加尔各答的Calcutta红灯区,在观看陌生的成人世界被拒之后,她决定通过性工作者们的孩子来融入这个红灯区。她给孩子们提供了相机,做以适当的摄影培训,并和电影导演罗斯·考夫曼合作,用7年的时间把孩子们拍照片的故事拍成了一部纪录片。

相比较而言,《生于妓院》更多是在讲述如何能给在红灯区下长大的孩子的生活带来改变,虽然这一点点的改变还是无法摆脱大环境对这个群体的压榨。

而《妓女的荣耀》做到的是冷静地记录着在妓院发生的一切,无关改变或批判,导演更希望直接地给予观众现实,让观众看到性工作者们的不幸与坚强,以“人道主义”的视角,期盼外界能够给予她们应有的尊严。

《妓女的荣耀》已经在境外多地公映过,最能体现对待这个群体心态不同的一个细节是,这部纪录片有两个中译名,大陆译为《婊子的荣耀》,而香港译为《我卖身但不卖尊严》。

这个群体三个危机:

生存、被杀被抢、染性病

性工作者面临的处境,主要是三大风险。

“首先是生存,第二是保证不被杀被抢,第三才是防范性病、艾滋病。”这是学者潘绥铭对中国女性性工作者生存状态的描述。

在印度孟买这个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超过2000万居民生活在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性工作者聚集地之一,女性、男性以及变性的性工作者面对着缺乏医疗保障、社会歧视、收入不稳定以及警察骚扰的多重挑战。

当然,性工作者HIV感染率常常很高。如1994年到1995年间,津巴布韦城市内性工作者中HIV的感染率高达85%以上。在1994年,马拉威城市内性工作者中HIV感染率将近80%。在泰国和印度的部分地区性工作者中HIV的感染率非常高。

◎ 同题材纪录片推荐

纪录片《麦收》

导演:徐童

这是中国纪录片导演徐童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影片描述了河北乡下一个卧病的老农,他盛赞女儿能干,并不知道女儿是在北京一个胡同暗巷里做妓女来撑起家庭重担,影片围绕在农村麦收前后,记录了女孩妞妞在北京与乡下的两种处境与生活。这部纪录片开启了徐童的游民系列,片中不加修饰地呈现出在北京的私娼们谈论嫖客的对话,以及从事性工作的过程,内容相当写实,虽然剧中人物都以化名方式出现,但涉及当事人不愿意被家人知道的情况下还是露脸被拍进镜头,也为该片也带来了争议性。

吸毒,卖身;再吸毒,再卖身!一群站街女,整宿站在阴暗路灯下,等待嫖客,出卖身体。嫖资还没捂热,很快就进入毒贩腰包。隔天接着站街,接更多的客,吸更多的毒…… 从2006年开始,独立导演涂俏、陈远忠的镜头,对准了深圳罗湖凤凰路上12位吸毒站街女,持续6年原生态地记录着她们对毒品的沉溺、迷醉、挣扎与救赎。

纪录片《凤凰女》

导演:涂俏

纪录片《娼妓》

导演:María Lidón

《娼妓》于2004年上映,这部来自西班牙的纪录片由María Lidón执导拍摄,这部采访欧洲妓女的纪录片回答了很多预设的问题:女人为什么会沦为妓女?男人对妓女有什么样的需求?妓女的生存现状是什么?她们究竟如何在现实社会进行肉体买卖?她们追求金钱、自甘堕落,还是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未来的命运又会如何,本片通过深入采访,还原了欧洲妓女阶层的真实现状。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性工作者 群体心态 妓女的荣耀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