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叶兆言谈新作创作灵感:取材于祖父叶圣陶的书信

2013年06月25日 09:45
来源:南京晨报 作者:仲敏

上周六下午,先锋书店内坐满读者,南京作家叶兆言为自己的新中篇《一号命令》与读者座谈,而他的好友、评论家余斌为他助阵。在座谈会此前的记者专访中,叶兆言说,这个小说其实源于他祖父叶圣陶和伯父的一些通信,这些通信曾经出版。

小说想表达“反战”

要读懂叶兆言的《一号命令》,先要弄明白“一号命令”的含义。“一号命令”是指1969年10月中旬,林彪向军队颁发这一命令,要求全军进入战备状态。包括北京、南京等大城市的退伍军人、家属等都被要求紧急疏散到农村。作为当时的“社会名流”,叶圣陶也收到了紧急疏散的命令。祖父为了去哪里发愁,他写信跟叶兆言远在河南干校的伯父商量,决定去他那里。伯父所在的地方很偏僻,要转两次火车,住的是集体宿舍,没有水,经常断电。两位老人年过七十还要劳累颠簸,但祖父有文人式的浪漫天真,“这场战争最后会解决一切问题”,他在信里这样写道。

读完信后,叶兆言情绪很复杂。“你想七十多岁的祖父,这个时候还要面临颠沛流离”,然而祖父对战争必胜的天真的信心,又让他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叶兆言选择把主人公设置成一个军人。“文人总有些书呆子气,离战争是远的,而武人是与战争紧密相连的,知道战争到底是怎样残酷的一件事。”因此,叶兆言说自己的小说是想表达“反战”的,“战争撕毁了一切可能的平凡的幸福,而这些幸福,也许曾经也并没有被珍惜。”

当过四年工人 一直想写一本《工人阶级》

昨天的见面会上,年轻人居多,但也有一些与叶兆言同龄的读者,并强调喜欢他的作品,就是因为能在其描述的时代背景中找到共鸣。而这位读者问叶兆言,是否有过计划描写南京20世纪60、70年代的工厂生活。而叶兆言称,其实他一直想写一本叫《工人阶级》的书,“你刚才说得很好,其实我上大学前,的确做了四年钳工,而那个是我最重要的年华。在我们那个时代,工人就是中产阶级,他们有非常好的社会地位,有着非常稳定的收入。那个时候能够作为一个工人,哪怕像我这样,在非常小的街道厂做工人,都是无上光荣,我就有很多工人的朋友、师兄弟。这些年大家也看到他们的变化,可能这些人就是你们的父母,作为这个阶层的人,他们的命运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说的。但是,至于我什么时候会写这样一本书,就很难说,就像被蚊子咬过以后痒痒,最后会鼓包。这个小说的构思,要等完全成熟了才行。” 记者 仲敏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叶兆言 叶圣陶 新作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