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人平均一年看不到5本书 犹太人年均看64本

2012年08月17日 08:25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李倩倩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中国人平均一年看不到5本书

昨日上海书展拉开帷幕,上海书展开幕后的第一个论坛题为《谈通识教育的无用之用》,主持人在介绍过主讲嘉宾之后,是这样开场的:“据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不过上海还好一些,上海还要高一些,每年是8本书。 ”

虽然主持人没有说明数据出处,但无疑这一串数字是令人惊心的。中国人现在还看书吗?又在看些什么书呢?

现象:书越来越多 读的人越来越少

昨日,上海的最高气温高达36摄氏度,即便是早上也闷热得叫人透不过气,不过不到早9时,许多爱书之人便已经排着队等候着进入上海展览中心,来看看这一年的书展有些什么新书,来看看平素里只能在书本中了解、感受的作家、学者。

从上海书展的第一日情况看,活动参与度挺高。上至八十岁老者下到八岁孩童,都以各自的姿态行走于上海展览中心,一双双手捧着、翻阅着崭新得书边颇为犀利的书籍。

中国有人在看书,这是无疑的。泱泱中华,自古便以读书为尚,再往近里说,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掀起过一波读书的狂潮,全民对于阅读都深处于一种饥渴之中,无论是学者、是工人,读书都是最为时尚的闲事。

但现今生活的内容变得更加丰盈,娱乐的方式也层出不穷,如果只谈阅读的娱乐性,愉悦的阅读也只能成为众多“之一”。莫言也说:“现在的选择太多了,书越来越多,但书读得却越来越少。 ”王安忆也有相似的看法。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的研究,即第九次全国人民阅读调查,2011年我国18周岁至70周岁公民人均阅读图书、报纸和期刊分别为4.35本、100.70期(份)、6.67期(份)。

每年不到4本半的书,实在不能算上一个骄傲的数字,不过实际上,在2010年,人均阅读图书量为4.25本,比较来看还算有所增长。

亮点:孩子们呈现新阅读趋势

在上海书展上,有近500家出版社参与其中,而书展上展出、出售的书籍逾15万种。随着图书市场的发展,现如今可看到的、可选择的书多了,不过这些分门别类的书籍受热捧的程度不同,从上海书展首日看,教学辅导书、青春文学、少儿读物炙手可热。

书展上有一个展台吸引不少读者,银发的爷爷跟黄毛的小子并坐在一排,都低着头仔细翻看阅读,这样的画面也算得一景。这个展台上展出的是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连环画系列,有《西汉演义故事》、《红楼梦》、《三国故事》等等。这些连环画开本很小,很像小时候夜市地摊上常见的小人书。

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人气也很旺,展架之间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选择外语学习材料和工具书。

中学生模样的孩子往往三五成群地搭伴来书展,而他们更多是喜欢青春读物或是漫画绘本。在一份由开卷数据统计的国内图书销售榜上按照虚构、非虚构和少儿三大类分类,统计了今年1月至6月期间的图书销售情况。

其中虚构类中排名第一的是郭敬明的《小时代3.0》,其次分别是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韩寒的《光明与磊落》、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8)(下))、《盗墓笔记(8)(上)》、笛安的《南音(上)》、《南音(下)》、黄晓阳的《阳谋高手》、姜戎的《狼图腾》。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虚构类的第十一至第二十名中,郭敬明的小说占了6本。

在非虚构类中,排名第一的是史沃尔特·艾萨克森的《蒂夫·乔布斯传(简体中文版)》,其次分别是韩寒的《青春》、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于丹的《于丹趣品人生》、《朱镕基讲话实录(第1卷)》、《朱镕基讲话实录(第4卷)》、《朱镕基讲话实录 (第3卷)》、《朱镕基讲话实录(第2卷)》、宋鸿兵的《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孟非的《随遇而安》。

不难看出,青春文学读物还是畅销的主战场。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国内卖得最好的还是青春文学类的读物,经典文学或者说严肃文学的书从发行量上就不会有那么大。像是郭敬明的《小时代》首印100万册,而一本严肃文学类书籍,可能还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书,首印也就十万,像是古籍类就不敢多印,有的古籍刚迈入市场也就印个几千本。 ”

原因:数字阅读正在冲击纸质阅读量

相比于传统纸质书阅读量的慢速增长,电子书的增幅要得多,在2010年,我国18周岁至70周岁公民人均阅读电子书为0.73本,但在2011年人均阅读电子书1.42本。从数量上看,纸质书阅读只有小幅增加,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几近翻了一番。

数字阅读正在进入全媒体出版时代,而在本次书展上,还专门设有数字出版馆。触摸式大屏幕,吸引了不少过往读者。近年来,随着数字阅读的兴起,其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也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在地铁里,在公交上,甚至在无事可做的少许空当,时下的年轻人都会拿出手机看看小说。知名学者陈思和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一次无意当中跟我亲戚的小孩在一起,他每天拿着手机不知道干嘛,我一直以为他在玩游戏,有一次聚会的时候他还在玩手机,我忍无可忍,我说小孩子太没礼貌了,他说我在读小说,这句话把我吓了一跳,我说你也会读小说啊。他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小说,是后来被张艺谋拍成电影的《山楂树之恋》。 ”

即便是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传统纸质阅读方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但只要是阅读,便总归是好的。陈思和说:“现在的孩子阅读方式改变了,他们拿了手机也在阅读,我们更广泛的说上网也在阅读,至于阅读什么我们可以讨论,但是阅读本身作为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不会丧失的。当我感受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对阅读是充满了信心。我觉得只是我们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 ”

记者 李倩倩 电自上海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郭敬明的小说 九把刀 读书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