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季羡林之子向北大要遗产:“对簿公堂的可能性大”

2012年03月14日 08:34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齐露露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今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将满三周年,不过截至目前,季羡林身后遗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季羡林独子、77岁的季承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近日已经发函约北京大学相关领导谈父亲的遗产问题,希望一两周内能够成行。

不过季承对此次协商不抱乐观态度,“谈了两年多了,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我与北大方面对簿公堂的可能性很大。”

协商、诉讼两手准备

从季羡林2009年7月去世后,季承一直与北大协商,试图让北大方面返还季羡林的藏品,到如今已经两年多了。谈及与北大接触的这两年多,季承表示:“北大只说学校很重视,很容易解决,但没有具体解决的意见和方案。我们提了一些意见和方案,北大方面不作回应。这导致一直没有进展。”

季承说:“我近日已经向北大正式发了约见的函,希望能够约定时间,继续商谈。”季承表示,北大方面应该会在一两周之内回复,届时将重新开启会谈。记者试图联系北大方面,但都以“不了解相关情况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季承表示,自己对继续交涉不抱乐观态度,“交涉了快三年了,也发过律师函,也协商过,北大都没有正面回应,我已经做好诉讼的准备。”

曾应北大要求取消新闻发布会

去年12月中旬,季承曾向记者透露,准备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我们和北大谈了将近三年,没什么结果,想把事情的原委向社会公布一下,促进一下这个事情的解决,也回答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问题。今年1月8日,刚刚履新的北大书记朱善璐应我的要求和我见面,说了很诚恳的话,希望学校和家属能够友好协商,把这个问题解决,一则是为了季先生的声誉,另外也是为了北大的声誉,不希望将此事扩大。新书记态度很诚恳,应他的要求,我临时把新闻发布会推迟了,约定继续谈。因为年前学校很多工作人员已经放假,所以没有谈成,打算过了春节开学后继续谈。”

北大2009年退回捐赠协议书

季承说:“北大手里有季先生577件藏品,光古书画就有207件,非常珍贵,其中包括苏东坡的《御书颂》。”

2001年7月6日,季羡林曾与北京大学签订捐赠协议,表示将其所藏图书、手稿、字画等藏品捐献给北大图书馆。当时,季羡林父子关系不算融洽。2009年,季羡林父子关系融洽起来,病床上的季羡林收回了捐赠的说法,“2009年1月,北大相关人员在医院探望时,曾经问父亲,这批画捐还是不捐,由季老说了算。我父亲明确表示不捐。北大方面当时表示,季老怎么说,学校就怎么做。当时我在场,他们将8年前签订的捐赠协议退给我了,我的理解就是拉倒了,而且在这之后北大方面也没有再强调季先生捐献过。现场有很多人在场,而且还录了像。可是,事后我打了无数报告给北大,要求取回这批画,北大却总说‘研究研究再给答复’。” 倪自放

季羡林遗产目前状况:四个去向价值数亿

季羡林主要的遗产为名贵书画,季承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按市值计算,这些遗产价值数亿。而业内的说法是,季羡林先生收藏的白石老人作品多且精,有些是完全超出常人想象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季羡林先生的藏品,几乎可以印制一部中国明清字画史的精品图录。

接受记者采访时,季承透露了这些遗产的四个去向,其中两个去向是季羡林纪念馆,“山东临清老家的季羡林纪念馆和西安的季羡林国学院,存放了部分季先生的藏品,这些藏品非常有价值,数量也很大,这些东西的产权属于季先生的遗产继承人,也就是我和我外甥(季承姐姐的儿子),目前在临清的纪念馆和西安的国学院展览。”

季承说,目前大部分珍贵的季羡林遗产都在北大,共计577件字画,包括苏东坡的《御书颂》在内的38件文物非常贵重。这是季羡林遗产的第三个去向。

季羡林遗产的第四部分,是2011年11月12日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季羡林先生藏书专场”的藏书,藏书数量多达165种、数千册,经史子集皆有,所有藏书均补钤季羡林收藏印鉴,其中还有陈寅恪赠送季羡林之书。“季羡林先生藏书专场”总成交价达1620.7万元,成交比率达98%,创古籍拍卖罕见成交率。季承表示,“季羡林先生藏书专场”的藏书属于季羡林遗产继承人,也就是季承和季承的外甥,“目前这些款项还没完全到位。目前我手头上基本没有季先生的藏品。”

此前季承曾在博客里发表对北大领导的一封信,将拿出一亿元设立季羡林奖学金。对此,季承说:“设立季羡林奖学金的事情我一定会遵守承诺,绝不会有任何变化。但现在条件还不够。年前的‘季羡林先生藏书专场’拍卖了1620.7万元,目前这些钱还没完全到位,即使这些钱到位,也远远达不到一亿的目标。” 齐露露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季羡林 遗产继承人 北大图书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