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作家毕飞宇:中国文学走向国外最需要的是耐心


来源:辽宁日报

人参与 评论

“中国作家的海外关注度正在提升,不过作家本身不要太自我感觉良好。一定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了,在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参与的可能性,才会有更多的人渴望了解中国,并选择文学这个窗口。 ”他说。

在8日开幕的伦敦书展上,中国作家毕飞宇再次现身书展现场,与海内外读者面对面交流。

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文学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

“中国作家的海外关注度正在提升,不过作家本身不要太自我感觉良好。一定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了,在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参与的可能性,才会有更多的人渴望了解中国,并选择文学这个窗口。 ”他说。

尽管已有不少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文,但毕飞宇认为,中国文学走向海外最需要的仍然是耐心,“千万别把一个作家在海外出了一本书,海外媒体上有了一两篇评论,就当个很大的事情。以前一些中国人喜欢听西方人的评价,觉得西方人的评价就是最后的评价,但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

谈到中国作家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毕飞宇认为,真正好的文学交流是在平静中进行的,而不是在喧闹中。 “一定是很安静的那种,深入到作品内部、深入到双方生活和性格内部的那种交流才是有意义的”。

毕飞宇认为,作家不必过多追求“国际视野”。他说:“一个作家真正的视野是永远盯着自己,盯着自己的文化,盯着自己的生活,因为那个是文学需要表达的东西。如果一个作家说他具有 ‘世界文学视野’,这个作家是不成立的,也是危险的。 ”

毕飞宇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其所著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中篇小说《玉米》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文等在海外出版发行。根据《推拿》改编的同名电影今年2月参赛柏林国际电影节,影片摄影师获得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毕飞宇 中国文学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