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文化大观园 民国老课本

2012年10月29日 09:52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它承继古老文明质朴。它既吸收了东方传统的文化,那些故事,仁义礼智信。它容纳新时代优美。也有西方的那种民主的、共和的、自由的、博爱的东西。它是自然生长的文字童年,重温民国小学老课本,耳边响起朗朗读书声。

学生:勿贪多,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日,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邓康延:对,朗诵得非常好,意思也都懂吧,好,你点头懂,为什么他抓得太多,他就出不来呢?

学生:因为抓太多,手太大了,手就拔不出来。

邓康延:对,说得很好,它像一个故事,像一个寓言,但是它说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学生:人不要贪心。

邓康延:对,非常好。

解说:民国老课本的读者正是孩子,只是时光已穿越百年。邓康延是《老课本新阅读》的作者,从今年8月16日起,他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了自己收藏的一部分民国老课本,这是他近两年来的收获,邓康延的另一个身份是纪录片制片人,就是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他与民国老课本结下了缘分。

王鲁湘:老课本是你一个机缘,在云南腾冲拍纪录片的时候,然后在旧货摊上发现的。

邓康延:对,当时是拍远征军的《发现少校》和赵振英老人,拍完片的时候,大家都去老玉市场,有好些都是民国的杂志,我就特别开心,我就拿回宾馆在那儿看,里边有两三本课本,我就没在意我就放到一边,我说再过来翻一下,一看翻出来一篇课文,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又翻,就后来那一下午,我就啥事都没干,就开始把这。

王鲁湘:就是这课本里头的内容吸引你了。

邓康延:对。

王鲁湘:就是它那个味儿不一样。

邓康延:对,那个味道不一样。

王鲁湘:都是汉语,但是那个味儿不一样。

解说:民国老课本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信手翻来,水果,桌椅似乎皆有生趣,花鸟、山河也各具性情,在民国老课本中有一个自然生长的童年,童心洋溢、清气升腾。

邓康延:这一课它就是说竹几上,有针有线有尺子有剪刀,我母亲坐几前,取针穿线为我缝衣,你看它没有文言文,就是那种都是很直白。

王鲁湘:一个场景的白描。

邓康延:一个场景的白描。

王鲁湘:一个一个的东西,是由静到动。

邓康延:对对对。你看就是,而且他先识字,他识的就是母亲的,她所用的这些女红的这些。

王鲁湘:女红和针线有关的这一套。

邓康延:当你读完了这一课,这些大致的尺子、剪刀、针线你就懂,但是最里边呢,它暗藏着一种这种情感,就是慈母手中线的这个,但是它是一个白描的。

王鲁湘:对。

邓康延:刚才我说的是商务印书馆的一篇课文,我们再看开明书局的,叶圣陶编写的课文,丰子恺插的图,它就是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我就觉得它是个非常美感的,而且它最后一句它非常突兀,但是你觉得,会哑然失笑成人,但是对孩子他可能觉得,这就自然啊。

王鲁湘:很自然的事。

邓康延:这个羊它就有些时候看花,这个羊说不定还去玩皮球呢,对吧,它符合孩子这种天性,但是你说让叶圣陶丰子恺能编出这,我觉得他多有童心,但是你再去看他这个文字,就浅显到不能再浅显,它就没有是那种之乎者也的那些东西。

王鲁湘:民国老课本的出生其实早于民国,早在1904,清政府就颁布了《学堂章程》倡导“中学为体、西方为用”,1905年,科举也废除了,一时间,老牌学究捶胸顿足,新式学堂春笋破土,在新式学堂中,最受追捧的便是商务印书馆,在1904年编制发行的《最新国文教科书》,其实当时的中国不是没有教科书,但都编得不好,一类是教会的教科书,从西方引进,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另一类是读古书出身的老夫子编的,文字艰深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商务印书馆编印的这套《最新国文教科书》取材居家处事,崇尚公理自然,倡导仁爱诚信,家国之源,江山之远,多才平白明净的故事情节和写人状物中蕴含,浅显而不浅薄,简约又不简单,书一出版,大受欢迎,四五天就销完五千余册,不到数月,行销已达十余万册。

解说:说到商务印书馆就不能不提张元济,这位晚清翰林,在维新变法中险些搭上性命,后来他把救国方向转向普及教育,开启民智,1902年,张元济入主商务印书馆,开始主持编撰国文教科书,1904年商务印书馆推出小学《最新国文教科书》,这套课本由张元济、高梦旦、蒋维桥、庄俞共同编写。蔡元培当时是旁观,他叹为观止,说这本书的认真改变了整个出版业编写草率的风气。

邓康延:我看一段资料,他就说一帮先生们,他们编课文的时候,可能就是七八个人,十来个人,他可能编一篇课文可能就几十个字。

王鲁湘:商量好几天。

邓康延:可能好几天就在那。

王鲁湘:对。

邓康延:其中有一个字可能是第一课,第二课,就是来来来,来上学,还是去去去去上学,就争执不下,一方面说这个来字笔划太烦琐了,你才一到校堂就拿毛笔在描那些字,还不如用个简写的,所以人就说了个去去去,但是去呢又乡里乡亲,太土里土气,就说去去去去上学,就不如来,来的庄重一些。

王鲁湘:互换。

邓康延:对,有一种互换的那种,就是那篇课文就在老先生们的争执下,到最后我就看到的还是来来来,来上学。

王鲁湘:对。

邓康延:就这个一字之争,你就可想他们是多么的认真,我就借口永远一句诗人的话,就是说他们是可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他可以是平视的或孩子来做交流。

解说:民国老课本的封面和插图大多拙朴亲和,这正是民国童年的气韵,翻阅这些泛黄的课本,似乎能够感受到它仍存有的体温,恍惚间,那堂国文才下课,铃声乍响,一群孩子呼啸而出,在绿野中奔跑嬉戏。

王鲁湘:徐儿掘地取薯,挖地瓜,得一蚂蚁窝,黑蚁数百,群聚其中,僵虫碎米堆积满穴,这是蚂蚁,弄的蚂蚁窝都是东西,乃平日取来储之于此,以为冬粮者也,徐儿日,蚂蚁辛苦营巢,我何忍毁之,乃封以图,复其原状。

邓康延:把土又重新给盖上,我们那时候我就觉得经常会把那些蚂蚁或者小男孩一泡尿把它冲了,或者把它给按死,看看它的那种,他实际上那个时候就是那个天地观,就是说你一定要敬重那种你身边的人和事或者小动物,包括蚂蚁这种。

王鲁湘:对,我觉得你这一句话讲得特别好,徐儿俯望群蚁,他在这儿俯望群蚁,上苍俯望徐儿,浩瀚的注视。

邓康延:我一看这个我是非常感动。

王鲁湘:这种天,这种悲悯之心其实就是天地之心,因为天地有大德日生。

解说:民国的小学课本任何一家出版社都可以编撰出版,除商务印书馆外,开明书店,中华书局冷几家出版社的课本和儿童读物也很受欢迎,许多后来被认为是大师级的人物也曾参与过课本的编撰,比如蔡元培、叶圣陶、丰子恺、陶行知,民国老课本的背后站着这么多了不起的先生,他们共同来呵护一颗敏感的童心。

王鲁湘:看到这些小学课本中间,它那种语句的编写啊,一种特别清新的,像早上起来刚刚闻到的那种青草的那种感觉,那种味道。

邓康延:因为他们首先感觉到,你对于一种六七岁的孩子,它更口语化一些,更文字浅白,浅显一些,更适宜他的心智的发展。我记得陈丹青先生他看了我的这本书寄去的,他给我发了个短信,他就一句话,民国课本好善良啊,我还心里一惊,我说他怎么就抓住了这个好善良这三个字,我又重新审读这种,我觉得每一课里边都有有关于怎么样爱护小动物,怎么样关注他人,怎么样要不影响别人,不伤害草木河流的这些小小的课文,但是它是点点滴滴的清泉,要注入孩子的心中。

王鲁湘:所以实际上小学课本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培养一颗心,我们看到的这些,您收藏的民国课本是在培养一颗血肉做成的心。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民国老课本 邓康延 大观园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