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阿姨家的菜篮子
2008年11月18日 14:56改革开放 】 【打印

“那时候什么都缺得很,豆腐、面粉、蔬菜等都得凭票买!”谈起上世纪70年代的买“粮”经历,50多岁的孟召莱阿姨用这句话做开场白。国人挨饿的记忆从改革开放以后结束了,先是吃上了当季大路菜,并有了余粮余菜可以晾晒储存,以备冬天不产蔬菜时吃。后来,我们吃上了反季蔬菜,每天都像从前过年一样,能吃到好吃的东西。一个小小的家庭买菜篮子,在改革开放30年中从扁到满,不仅是量的增加,还有质的飞跃。

上世纪70年代以前…………………………

一人一天半斤菜票

孟召莱阿姨翻着泛黄带褶皱的粮票和副食本,讲起了当年的事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会儿,买什么东西都得凭票买,一家六口人,一天才可以买二斤菜。成人每人每天半斤菜票,小孩子每人的菜票量减半,才二两半。”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自然环境造成的粮食减产,再加上中国与苏联关系破裂、全民勒紧裤腰带还债等内外因素,我国生活、生产物资极度缺乏。为了保证群众都能吃上粮食,从面粉到蔬菜以及瓜子、糕点等都实行国家统购统销的政策,按人口数量发放粮票。

“那时(上世纪70年代)凭副食本一个月可以买五六块豆腐。领来后母亲给放点盐,一家人就围着盆坐,一天的蔬菜就是这几块豆腐。”孟阿姨回忆,兄妹几个那时吃得可香了。

配合生活必需品的“量身”发放,市民拿粮票、菜票等买东西时,都有固定的地点。“每个片区都有固定的副食店,附近的居民都统一在那里买。”孟阿姨介绍,因为每家每户每月的粮食和蔬菜发放量是固定的,国家直接下发到所属街道的副食店,即使同是东城区,在东单附近的住户也不能拿着粮票到东四的副食店买东西。

“没有粮票、菜票什么都买不到,即使个别人手中有钱,副食店的销售员也不会把东西卖给他。”孟阿姨强调,虽然带着粮票、副食本去买东西还得需要钱,但是只有钱没有这些国家发放的“票”,什么东西也买不出来。

据统计,1978年前后,全国统购统销的农副产品达46种。尽管这种体制在商品极度缺乏的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统一计划分配、统一定价的方式,严重束缚了商品流通,也无法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

1978年改革开放后,粮食等农副产品问题逐渐好转,居民被统一压瘪的菜篮子开始慢慢鼓起来。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吴文治   编辑: 彭婷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