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行"公交优先"发展模式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2008年11月25日 15:18新华社 】 【打印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目前同时承受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双重压力,而且受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短缺的制约。推行“公交优先”发展模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国家已确定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各地积极出台“公交优先”的相关政策,行业改革稳步推进,公交企业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构建“城市公交优先”体系

按照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地方政府纷纷提出构建“城市公交优先”体系,制定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便捷、安全、舒适、经济”的目标和政策。目前,四川、湖北、江西、青海、江苏等地已出台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方案。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市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一些城市还积极拓展建设资金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投资建设城市公共交通设施。

许多城市的主干道新建了港湾式停靠站,配套建设站台设施并合理设置出租车停靠站,全国共有200多个城市设置了公交优先车道或专用车道。

公共交通行业改革稳步推进

各地在推动公共交通行业改革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对投融资体制进行了改革,加大了政府投入,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加快公交的发展。稳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投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了“行业公益性、运作市场化”的发展新路。

积极推行特许经营制度,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资者或经营者。据统计,已有上海、济南、武汉、沈阳等27个城市实施了特许经营制度,加强了对经营资格、技术和服务工作的审查把关,统一了行业管理标准和要求。

行业市场监管机制初步建立,进一步加强了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规范运作的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对经营资质严格审核,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企业内部开展文明线路创建活动和建立星级服务评定制度,运用行业稽查、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综合手段初步形成了行业综合评估监督体系。

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各地城市公共交通企业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使运营效率得到了提高。江苏省90%以上的公交线路实行了“无人售票制”和“乘车一票制”。常州、苏州等城市引入了GPS、GIS等智能化公交营运管理技术。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公交IC卡应用系统。北京、重庆、济南等城市初步建成公交智能调度和信息服务系统。部分城市开通了小区巴士,在城市支线上布设公交线路,扩大公交线网的覆盖面,以方便群众出行。

2006年12月27日上午,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李东序将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进行在线访谈。图为李东序就城市公共交通定位问题与网民进行交流。(中国政府网 袁喆 摄)

建设部近日发布的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实施方案中提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 方案提出,一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制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管理办法》,引导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政策和措施符合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战略部署。

每天从水碓路口南站乘坐9路车到北京火车站附近上班的孙力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每天上下班来回只花8毛钱,一个月22天才17.6元,比原来花45元钱买月票还便宜。”孙力这样的感受几乎是北京公交乘客们的共同感受。公交优先的政策,让人们感受到了明显的实惠。

更多文化内容请点击>>

公交   缓解   城市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孙玉波   编辑: 邓东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