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摩托车是时髦与新贵的象征
2008年11月24日 15:05羊城晚报 】 【打印

上图:《雅马哈鱼档》剧照

当2007年新年的钟声响彻广州城时,有一样东西将彻底淡出这座城市,它就是广州人最为熟悉的四大交通工具之一———摩托车。这也意味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曾经风光无限的“羊城骑士”将成为一段历史。

广州市交警部门的档案资料显示:1978年,广州市区登记在册的摩托车是3833台;1979年,是4584台;一直到1982年,这个数字也只是8892台。

在当了30多年交警的老布的记忆里,早期开摩托车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市民”,而主要是一些从东南亚国家回国的华侨,还有就是一些船员。

20世纪80年代初,摩托车开始进入初级发展时期。在重商的广州,摩托车渐渐成为发家致富的载体,广州大批“烧鹅仔”、“乳鸽仔”、“猪肉王”等个体户,开始成为摩托车“新贵”。据老布回忆,那时的广州街面上,自行车占绝对主流,“大概100台自行车才只一辆摩托车”。个体户驾驶的摩托车有如过江之鲫,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当时广州街头出名的一景。

1984年,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喜剧电影《雅马哈鱼档》热播全国,在很多50岁左右的广州人眼里,这可以视作摩托车在广州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标志。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爱上了摩托车。“当时广州一些比较大的商店,像华侨大厦、友谊商店等,都有摩托车卖,虽然都是雅马哈、本田、铃木等进口车,价格比较昂贵,但一般市民也开始光顾了!”

此后,广州摩托车增长速度越来越快。1988年,广州市区摩托车上牌数量首次突破10万,1992年又突破20万。到1995年,这个数字再次被改写成361016辆;1997年,达到历史最高峰401655辆,摩托车已经成了广州市民第二出行工具。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摩托车作为一种时髦代步工具,飞速“飞入寻常百姓家”,尤其在广州“无处不塞车”的年代。在2004年前,广州中心区登记有牌的摩托车40多万辆,全市的摩托车有100多万辆。

但实际上,广州的摩托车数量远不止这些,有关部门估算,“黑摩”数量几乎四倍于合法摩托车。

市民   摩托车   新贵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胡军   编辑: 邓东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