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中的偶像,多元化了
2008年12月12日 15:39南方都市报 】 【打印

访暨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费勇

费勇,1980年入读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供职于广州电视台,并为暨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作家》杂志编委。主要学术领域为批评理论与文化研究,出版的学术著作有《言无言——空白的诗学》、《我看张爱玲》等,在《中外文学》(台湾)、《明报月刊》(香港)、《读书》、《天涯》、《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近年从事散文创作,出版的散文集有《零度出走》、《我的江南》、《自以为灯》等。

记者:从你和青少年学生的接触中,感觉他们心中的偶像主要有哪些,为什么?

费勇:不同的学生不一样。有的喜欢体育明星,有的喜欢歌星、影星。同是歌星,喜欢的类型也不一样,有的喜欢风格另类的,有的喜欢大众路线的。这是现今的学生,以前的不是这样。像上世纪80年代的,他们喜欢的偶像大多偏重思想性、文化性,像诗人、作家之类。而90年代中期以后,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心中的偶像,变得多元化了。但是并不要因此而小看现在的年轻一代,不要误以为他们如此简单。他们喜欢娱乐明星,同时并不影响他们的深刻。我以前和班上的学生开讨论课,他们能够很有见地地讨论哲学问题,以学术的眼光去看待各种社会现象。但这并妨碍他们下课以后去追娱乐明星,去享受各种时尚产品。这都是与以前的青少年很不同的地方。

记者:作为学者,你是如何理解青少年崇拜偶像现象的?

费勇:其实偶像崇拜的现象自古已有,从原始时代一直到现在。崇拜心理几乎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它的实质在于: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需要借崇拜某个对象来超越自身的局限。因而,崇拜只不过是崇拜者把自己的心理需要和想像投射到一个对象之上。在原始时代是图腾,原始人认为图腾有力量,通过它可以获得安全感;图腾之后就是崇拜神灵;然后就开始崇拜英雄,英雄是处在人和神之间的。对英雄的崇拜多在战争时期,是一种对身体力量的推崇;到近现代则转向知识型、智慧型的科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到了现在就变成明星了。变化的只是对象,崇拜的本质没有变。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到,崇拜必然伴随着神化,就是说把对象神化。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说,崇拜者所崇拜的只是他自己心中的想像物。

记者:为什么到了现在会有那么多人崇拜明星,这种现象是否值得我们深思?

费勇: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在今天,媒介的发达与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整个社会都呈现泛明星化的趋势。我的意思是说,几乎所有的领域,都以一种娱乐化、明星化的操作手段来获取名声。人们好像并不关心实质性的东西,而只关心是否能引起感官的刺激。所以,对于娱乐明星的崇拜,以及整个社会的明星化现象,在我看来,背后隐藏着非常深厚的东西,预示着我们未来变化的一些轨迹。最简单的事实是,这种现象无形中影响着青少年,让他们变得没有耐心,渴望一夜成名(或成功)。

记者:你认为青春偶像现象背后有何种文化意义?

费勇:我觉得它传达了一种信息。提醒我们应该去关注、去了解现代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喜欢明星。我们要想引导年轻人,就必须先去了解他们。明星崇拜不是可以强行制止的,并不是某一个教授或者部长说这样不好,年轻人们就不会去喜欢的。(编辑:刘曼)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邓东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