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文化价值的失落
2008年12月10日 20:29凤凰文化综合 】 【打印

1990年代,人们回到了一种冷静和理性的状态,这种转变似乎发生在一夜之间,一种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向上冲动逐渐消退。

应该说,经历了整个1980年代,文化的内容在数量和花样上都达到相对饱和状态,而对于大众来说,这种来源于精神方面的“饥饿感”渐渐消失。如果说整个1980年代都在向这个巨大的“水池”急速“蓄水”,在1990年代,这个巨大的“水池”已经呈现出饱和状态。

在城市,对社会阅读的主体中青年人来说,激情消失之后的1990年代,精神空间似乎很快就被苦闷、无聊、失落和真正的迷茫所占据。而在小城镇,同样的无聊和苦闷情绪也在青年中蔓延,大街上的录像厅逐渐取代了对金庸和琼瑶的阅读,更不要说其他的文学作品。

在1990年代初,文化尚且没有真正失落,新兴的阅读方式很快占领了大众的视线,影视文化在1990年代获得了长足发展,国产影视文化力量的崛起,很快和港台、海外影视作品一道冲击着大众的阅读方式,一种基于新的被普及的传播方式的“泛阅读”正在被广泛接受。如果说,1980年代,一个五金厂的工人在晚饭后会拿起一本《人民文学》或《当代》来认真阅读;在1990年代,他则会和全家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渴望》。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来说,一部连续播放的电视剧,完全可以取代1980年代的文学作品(“先锋文学”除外)。

尽管大众的新欲望尚且没有被打开,但是一种新的、巨大的社会价值转型却正在悄悄发生。1990年代市场经济的建立,正是这种重大转型的根本依据,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发生根本变化。在1980年代,新的富裕阶层也渐渐诞生,但似乎没有引起大家的多少注意,而在1990年代,随着富裕起来的“少数人”不断涌现,人们的神经才渐渐被刺激起来。

这是不是大众的反应过于迟钝?事实并非如此,民众对新富起来的人给予充分注意,是因为这些新的富贵在生活中的过分张扬。也就是说,一种新的价值同时被确立起来,那就是以物质崇拜为核心的消费主义的逐渐兴起。新富人群和消费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凸显,很快改变了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方向。

在1990年代中期,首先是处在主流文化中心的许多“知识分子”感到了一种强烈的不适和不安,激烈斥责物欲横流的拜金主义,而当真正物欲横流的时代来临,他们的话语渐渐被喧嚣的大众俗文化完全淹没。不仅如此,在1990年代,旨在反对精英文化的“反文化”意识广泛蔓延,这种“反文化”的文化内容充满了无聊和无意义感、调侃调笑以及玩世不恭的对精英价值的嘲讽。

在1990年代中期,面对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的逐渐蔓延,一场相对持久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知识分子中间展开,而对于大众来说,文化已经渐行渐远。电视的最大普及,无疑将更多原有的读者视线从书本上拉走。事实上,电视作为一种新阅读方式,在后工业社会日益成为一种承担精神教化的话语霸权。在1990年代,这种新的话语趋势看来已经无法扭转。不仅仅是消费主义改变了中国的生活,在1990年代,随着许多重大社会变革的发生,许多人已经无法进入一种闲适自足的状态来从事阅读。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处境。在1990年代中后期,社会阶层分化逐渐明朗,许多人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来自实际生活的心理压力,逐项改革的一步步展开,终于将大众从精神浪漫中完全驱逐出来。

如果描述1990年代阅读的最大特征,那就是阅读向功利性的重大转变。读书就读有用的书!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花钱读书,就是要学到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谋生的各种文凭证书。如今,许多人也许只依稀记得1980年代的那种激情和阅读往事;而1990年代的学习型阅读,恐怕是所有经历和见证者难以忘怀的。不要说学校课堂上淹没桌面的大量教辅书,即使步入社会工作,依然不得不花大量的钱来购买各种提高学历和知识的书籍。工具书几乎成为1990年代后期到今天的阅读主流,在1990年代,即使在县城的书店,人文艺术类的书籍渐渐淡出书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教辅类工具书。

社会阅读方向由“文化价值”彻底转型到“知识经济”,是中国1980年代与1990年代大众阅读特征的最根本变化。当然,“知识经济”意识并不能完全取代并成为全社会的精神需求,但也由此,许多原本出于文化主流的创作和阅读,由此退却到边缘状态,最为明显的是诗歌、哲学等人文阅读内容。叙事文学如小说的阅读,也随着1990年代末的来临,渐渐退到边缘状态,而代表新大众文化的电影、电视和俗文化消费,渐渐占据了主流的阅读空间。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邓东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