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民工诗人的夜晚

2011年10月27日 10:09
来源:搜狐网 作者:刘慧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本报杭州10月26日讯 天色已暗,安徽人郭祥勤送完最后一趟货,从杭州石祥路物流中心回家。

  跟随郭祥勤走进在余杭区乔司的家,一间毛坯房,客厅里空荡荡,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盏台灯。郭祥勤径直走向书桌,拉亮台灯,没有女主人的家,顿时温馨起来。灯下的书桌上到处是皱巴巴的纸,上面是他写的诗草稿。

  为生活奔波了一天的郭祥勤,还有和他一样的陈永安、冬子、麦秸,还有许多人,都是喜爱写诗的民工兄弟。每当夜幕降临,回到简陋的家,他们开始滋润纸笔,用诗歌吟唱生活

  “白天/在工厂里/我拿着工具/为老板打工;晚上/在宿舍里/我拿起笔/为自己的心灵打工。”郭祥勤的这首诗,不仅是他打工生涯的真实写照,也流露出他在文学与精神上的追求。这些倔强的诗句收集在省作协结集出版的民工诗集《运河呵,我的母亲》中。

  在杭州漂泊了六七年,郭祥勤先后写了《房东大娘》、《温馨伴我行》等300篇诗歌。“我写诗的灵感都来自于每天的生活。”郭祥勤说,有时候一个上午,或一整天都碰不到几件生意。这时候,他会把看到的记下来,晚上回到家整理。借着这盏橘黄的小台灯,郭祥勤常常写作到深夜。“我打小就喜欢写东西,幸好有这个爱好,才让我找到了舒缓精神压力的法宝。”

  万家灯火中,也有一盏灯,为西芒亮着。

  为最后一位路人补好车胎、充完气,已是晚上9点多了。西芒在自来水笼头下洗了洗油污的双手,锁好店门,一溜烟飞奔回家。

  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一口很浓的诸暨方言,在别人眼里,西芒就是一个诗痴。

  他的真名叫陈永安,在外地打工20多年。有了一些微薄的积蓄后,他带着妻女来到杭州,办起了一间自行车修理铺在杭州秋涛路294号。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修理铺,杂乱无章的铺子里不仅摆着各式各样的修车工具,架子上还堆着厚厚的《西芒诗选》。

  平常的日子,陈永安一边修车,一边构思,偶有诗意和灵感,他便会丢开手头的活儿,用那双沾满油污的手在纸上写写划划。晚上收摊时,也不忘掏出一张香烟纸写下心里的感受。“人活着总是要有追求的,也许写诗就是让我变得精神富有,让我在风风雨雨的打工生涯中始终坚定信念。”

  在简陋的自行车修理铺,从他沾满油污的手里接过那本沉甸甸的诗集,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这一串串灵动的文字。来修车的人中有不少大学生,读着读着也就成了他的诗友。在不定时的某个夜晚,在他的修车铺里,时不时也会传出诗歌朗读声。

  黑夜是诗人的眼睛。天一黑,陈向炜便在路灯下开始与星星对话:“他/在各个城市之间/不停地搬迁/搬自己/也搬明天/把自己打包到遥远”。

  “麦秸”,一个带着泥土气息的名字,是陈向炜给自己取的笔名。北京、深圳,一路走南闯北,从1997年至今,他已在异乡漂泊了14年。在绍兴市润和天地小区,许多人都不知道他们身边有一名“保安诗人”他的诗写得这么好。

  一名普通的保安,陈向炜的日子通常是这样过的:白天,他不停地在小区转悠,不管在哪都带着纸笔。晚上下班后,就安静地坐下来,他把自己多年来埋藏在内心的话、在异乡的冷暖故事都化作了一首首诗。在绍兴打工这段时间,陈向炜更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骑着单车逛遍这座古城的角角落落。“为我目前正在写的《绍兴有真情》作准备。”

  做有心、有志、有为之人,不弃微薄,不教一日闲过。在杭州,在浙江,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有无数个像郭祥勤、陈永安、陈向炜一样的民工诗人,为生活歌唱,为心灵歌唱。

[责任编辑:杨程] 标签:郭祥勤 诗人 民工兄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