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深度 > 正文
“靠谱”续作道是谁 曹公心事几人知

2011年03月16日 14:38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佚名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清代的笔记里有一些故事。有一位作者说,他从前在杭州读书的时候,听说有某商人的女儿,貌美,会作诗,因为太爱读《红楼梦》了,后来得了肺玻她快死的时候,她父母把这部书烧了。她在床上大哭说:“奈何烧杀我宝玉!”又一位作者说,苏州有个姓金的人,也很喜欢读这部小说,他给林黛玉设了牌位,日夜祭祀。他读到林黛玉绝食焚稿那几回,就呜咽哭泣。这个人后来竟疯疯癫癫了。

这些故事是比较奇特的,未必都是真实的。前一位作者更是企图用那个故事来反对《红楼梦》。然而这些故事却也反映出来了这样的事实:《红楼梦》的艺术异常迷人,它所创造的人物异常成功,它对许多读者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强烈的影响。正是由于《红楼梦》是“彻头彻尾之悲剧”,才会有弥恨补憾的《红楼复梦》的出现。这样,就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阐述了《红楼梦》续书出现的根本原因。

《红楼梦》评论的重中之重———关键之关键在于四十回续书,它是种种纠纷、层层争报之渊薮。后四十回续书是前八十回的“罪人”但又是它的“功臣”———它违背了前书的构思另出己意续成,与前书最大、也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将前书一再申明的不写的爱情婚姻的主题,取代了贾府子孙不肖,后继无人,树倒猢狲散的主题。———且撇开二者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思考,那是另一个层次的命题———

曹雪芹在开卷时一再申明不写“淫邀艳约,私奔投盟”,不写“一男一女一小人拨乱其间”,删削有关“风月笔墨”。他所说“大旨言情”的两小无猜,耳鬓厮磨、坐卧不避、觉非觉、情非情、性非性、不到爱情不达婚嫁的“情”是不到高潮的“乐而不淫”的“儿女之真情”,而非男贪女恋、如醉如痴、欲仙欲死的爱情和婚姻。他只是写贾府的子孙不肖、无人继业、坐吃山空、树倒猿散、终成“白茫茫大地”的“自然趋势”,所谓“回风一扫,万境皆空”———前书正依着这样构思逶迤而来。程、高续书却拾起宝、黛爱情这条情节线“瞒天过海”、“陈仓暗渡”地写成了家庭包办、拆散宝黛爱情的大悲剧。就作者原意说,后四十回续书是前书的“大罪人”。近百年来它所遭受的种种责难正因此而发的。可说是“咎有应得”的、不为无故的。然而,又不能不看到:“子孙不肖、后继无人”和“树倒猿散、一败涂地”的主题,不管“文情”如何“凄惋动人”并有“教育意义”。

在形式上,早期的续书多以长篇为主,同治、光绪以后至民国年间,则主要以短篇为主。从内容上看,早期续书的故事情节大多以程刻本为故事底本,与之相衔接,只是大多由悲剧变为“兰桂齐芳”的大团圆结局;晚清,尤其是民国时期的续书,则由于动荡不安的时局,作者往往借续《红楼梦》而抒己之志;到了当代,红楼续书已跳出了纯文学意义上的小说类型,不少专家、学者借续红楼之名,实则在进行着辑古补佚的工作,这就有了补佚类续书的产生。

吴宓、王国维等,多从西方视角解读红楼梦,并无对结局的细致猜测。

俞平伯也曾心高气傲地恃才去补《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节缺文。即黛玉在院内说话,宝玉叫快请,下文就没了。到了三十六回,又另起一事,了不和这事相干。按说黛玉既然来了,宝玉把她请了进来,两人必有一番话说;但各版本这节都缺,明系中有缺文待补。补小小一段文字,况大意已可以揣摩而得,甚至连说什么话也可知道。但俞平伯绞尽脑汁,“竟一字不能下笔”。足见进入“曹体”的叙述文本,何其难也。

世纪初叶胡适的《红楼梦》评论和甲戌残本的发现,与对索隐红论的批评等形成的“新红学”及其引起的轰动效应,迄今已近百年。这期间,《红楼梦》评论领域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令人目眩心迷、眼花缭乱口难言。

鹭有其所短,凫有其所长———原著并非“全好”,续书也非“全不好”,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值得一提的是五十年代替俞平伯先生写文章的王佩璋女士,曾经提出续书写了前书所无的爱情婚烟的主题。她说:

高鹗续书的功劳是不但使《红楼梦》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使《红楼梦》有更深一层的反封建意义—暴露了封建社会的婚姻不自由。(《红楼梦问题讨论集(一集)》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120页)。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红楼梦》 评论 重中之重 关键 在于 四十回 续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