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寅恪诗笺释三则

2013年02月28日 10:57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谢泳

1.《读昌黎诗遥想燕都花事》

1954年,陈寅恪有一首绝句《读昌黎诗遥想燕都花事》,全诗如下:

无力蔷薇卧晚愁,有情芍药泪空流。

东皇若教柔枝起,老大犹堪秉烛游。

胡文辉认为是以“花事隐喻政事”(《陈寅恪诗笺释》下卷833页),这个见解相当敏锐。但接下来判断此诗意谓陈寅恪坚持恢复“中国文化本位”,则去诗意较远。

此诗是写宋庆龄和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的。在这次会议上,陈寅恪听到一些他熟悉的人居于新政权高位,如宋庆龄、林伯渠、李济深、张澜、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陈叔通等,都做了副委员长,所以有此感慨。

本诗一般认为写于1954年,但没有注明具体月份,我以为当在9月一届人大后。诗题《读昌黎诗遥想燕都花事》,但诗前两句却套用了秦观的《春日》,没有言及韩诗。韩诗很多,一时不好确定是哪一首引起了陈寅恪的感慨。

胡文辉提示,此处可能是暗用元好问《论诗十三首》之二十四,此诗最后两句是“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这个观察极富启发,但他进一步解释为“借用元氏论诗之意,形容北京的花事阑珊,实际上当暗指……俯首追随苏联而不能自主”(同上),则去诗意反远。

我按胡文辉提示,查阅了《山石》一诗,我判断陈诗题目《读昌黎诗遥想燕都花事》,即读的是韩愈《山石》。本诗最后四句是:“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表达的是追求自由生活和对官场的厌弃。《山石》注解甚多,此不备录。

燕都是北京旧称,陈寅恪由韩诗想到北京“花事”,感慨和事实均可相合。如再进一步申说,按胡文辉提示,确认陈寅恪是用元好问诗暗示,则秦观为宋代诗人,引出“宋”字,“始知渠是女郎诗”,引出妇人。联想为宋庆龄,似亦可通。

理解这个背景,此诗似不难解。“无力蔷薇卧晚愁”,比喻宋庆龄和当时耆旧的处境与精神状态;“有情芍药泪空流”,意谓张东荪这样真正有志于政治,帮助过现政权的人,此时却被打入另册。“东皇若教柔枝起,老大犹堪秉烛游”,“东皇”是“司春之神”,因陈诗用花事喻政事,此处“东皇”暗喻毛泽东,极为精巧。陈诗历来讲遣词用语之妙,此处一语双关,“老大犹堪秉烛游”,诗意即不言自明了。

2.《乙未人日》

《乙未人日》是陈寅恪1955年1月写的一首七律。历来解陈诗者,都认为此诗是由批判胡风运动和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而引出的感慨。全诗如下:

岭南此日思悠悠,愧对梅花六岁留。

废疾久遮今世眼,登临犹发古时愁。

画符道士翻遭祟,说梦痴人总未休。

节物不殊情绪异,阿龙何地认神州?

本诗在陈诗笺释中,争议较少,因为诗并不难懂。古典用了《世说新语》中王导典故,胡文辉解释极详,此不备录。

本诗关键在“画符道士翻遭祟,说梦痴人总未休”两句,解为批判胡风和批判《红楼梦研究》似皆可通,但“画符道士翻遭祟”当是指张东荪事件。

此诗作于1955年1月。当时批判胡风,还只在范围较小的意识形态机关内部。从逻辑上判断,陈寅恪有可能知道此信息,但批判胡风运动广为人知,是本年5月后的事。从陈寅恪内心和关注问题的重心判断,似以张东荪事件更为贴切,不仅时间相合,与事件当事者角色也相合。张当时是谋士身份,喻为“画符道士”极贴切,他后来因“间谍案”被打入另册,恰是“翻遭祟”,陈诗中关于张东荪事件的感慨很多。

“说梦痴人总未休”,解为批判《红楼梦研究》事件,应无疑义。但似可再作申说,此是指李希凡和蓝翎的。

当时陈寅恪两个学生陆侃如、高亨,都在山东大学,他对山东大学学报《文史哲》很关注。陆、冯最早修改旧作和批判胡适的文章,即刊于《文史哲》,陈寅恪曾有《贫女》一诗批评他们。1954年9月,《文史哲》发表李希凡、蓝翎批判俞平伯的文章《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10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李、蓝文《评〈红楼梦研究〉》,24日,李、蓝又刊出《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说梦痴人总未休”,恰合这个事实。

陈寅恪不喜欢谈抽象问题,晚年诗文中批评学生和朋友,虽追求用语遣词之妙,但均可查出具体人事,一般不泛指,也就是说,都可坐实“今典”。

3.《乙未旧历元旦读初学集崇祯甲申元日诗有“衰残敢负苍生望重理东山旧管弦”之句戏成一律》

这是陈寅恪1955年作的七律,全诗如下:

绛云楼上夜吹箫,哀乐东山养望高。

黄閤有书空买菜,玄都无地可栽桃。

如花眷属惭双鬓,似水兴亡送六朝。

尚托惠香成狡狯,至今疑滞未能消。

历来解陈诗者均认为这是写钱谦益的。其实这是陈诗明用钱事,暗喻张东荪事件。1952年《项羽本纪》和1954年《钱受之东山诗集末附甲申元日诗云“衰残敢负苍生望自理东山旧管弦”戏题一绝》,我已解出系写张东荪,如果此说可成立,则本诗也可作此理解。因为时间虽隔一年,但诗题所感为同一句旧诗,陈寅恪何以如此?我想一定是有意为之,意在引人特别注意。

中国文化中,历来有用妻妾与丈夫关系暗比君臣关系的习惯,陈诗也是这个手法。表面写钱事,但实写张东荪。因诗意恰合张东荪出处。古典,胡文辉解得详细,此不备录。

“哀乐东山养望高”,仍用谢安典故。引出“东”字,暗示张东荪。“黄閤有书空买菜,玄都无地可栽桃”,意谓空有征为高官的说法,而实际不可能有所作为,恰合当时张东荪处境。“如花眷属惭双鬓,似水兴亡送六朝”,这是对张家处境的感慨,当时张夫人吴绍鸿还健在。“尚托惠香成狡狯,至今疑滞未能消”,“惠香”是《柳如是别传》中猜测钱谦益身边一女子的名字,但未考出真实身份。胡文辉注意到,陈寅恪在书中曾说过,这是写《柳如是别传》的两个困难问题之一,所谓“惠香公案”。“尚托惠香成狡狯,至今疑滞未能消”,是暗指对张东荪事件的怀疑。这也是陈诗“遗嘱只余传惨恨,著书今与洗烦冤。明清旧史新兼旧,好事何人共讨论”的深意。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陈寅 笺释 胡文辉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