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凤凰网文化《年代访》独家对话李洱 文字实录

2013年04月19日 17:01
来源:凤凰网文化

 

凤凰网文化独家对话著名作家李洱

核心提示:作家李洱表示:当代碎片化生活对人损害巨大,应对嘈杂的办法是野心小一点。文学是一个长长的疑问,而他不愿被读者牵着鼻子走。

现在的中国乡村是一个新的文化现实

凤凰网文化:李洱老师,也知道您写过好多,但是因为可能是个大众媒体,所以今天聊可能还会从您比较主要的两部作品,一个是《花腔》,一个是马上要做电影上映的《石榴树上结樱桃》。咱们从这开始吧。

李洱:我一直想写一部关于乡村生活的小说,就是现在的乡村生活,因为你只要对乡村有了解,你就知道,现在的乡村跟20年前的乡村完全是两个概念。

凤凰网文化:20年前的乡村是什么概念的?

李洱:相对而言是比较封闭的世界。整个是跟外部联系的也很少,如果有联系,它是跟中国文化传统的联系。现在的乡村跟外来文化之间的联系很密切了,跟所谓的全球化联系很密切,它确实深入到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影响农民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细节、价值观、婆媳关系、养猪、养鸡,鸡蛋要卖到哪。目前的乡村是一个对中国人来说,对于中国传统来说,它是一个新的文化现实,所以我特别想写这个。当然我也特别关心农村选举,也写过很多手记,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写。

凤凰网文化:您觉得中国这种开放之后,这种从封闭变成半封闭的农村模式,在国外有什么借鉴吗?比如说会类似于国外的某一个阶段,

李洱:很难说。我们比较独特,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嘛。其实昨天晚上我还跟记者朋友在谈论这个问题,我特别关心、特别关注,非常留意中国乡村的这种对于现在所谓的城镇化,我也是非常关心,充满忧虑的。

耳闻目睹,我觉得中国乡村在漫长的时间里边,保存了中国文化。礼失求诸野嘛。野在哪,就在乡村。是中国乡村,乡村伦理,通过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把它保护下来的。但是全球化来到之后,我觉得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的根松动了,城镇化会不会把中国文化的根保留一点,中国文化的根会不会被连根拔起,我不知道。但是我本人确实非常忧虑。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年代访 李洱 凤凰网文化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