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海平:国人和学界若有忧患意识 文化局面将不同

2012年08月09日 20:08
来源:凤凰网文化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王海平(作家、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作为《文化纵横》杂志社的忠实的读者和撰稿不多的撰稿人,在它四年庆典的时候,是有一些话想说,没想到今天这么多人。既然是社长请来的各位领导和客人们,不妨把自己对杂志的体会简单说一说。

《文化纵横》我始终觉得它有责任心和探索精神,中央去年开的六中全会,讲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到了国家意识层面上,他们在四年前的时候,就已经给文化中国情怀,永恒的气魄和心胸,当然这里头渗透着他们探索精神和一种很强烈的责任心。包括今天这个题目,用了“困境和出路”,那就是深深的一种忧患意识,不管它准确不准确,我想起码代表了他们一种忧患意识,国人和我们的学界,如果现在都有忧患意识的话,整个文化局面将是另外的状况。

下一步总要往前发展,无论叫做重建,还是叫做复兴,我觉得都应该下真的工夫,用自己的心灵和我们扎扎实实的探索来回答时代、历史对我们提出的诸多的关于文化的问题。我想至少有三点:

第一,从纵的方面来看,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或者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应该很深入的看见。光有情怀,光有一种情感恐怕是不够的,要有理性精神。比如我们这些年讲国学,甚至我们孔子学院走向世界其他的地方,无论它的含义是什么,它遇到了什么样的遭遇,都是说我们有文化自信和自觉。但是我们这些方面,下的工夫应该更大一点。比如说,我们一直在讲我们是儒家文化的体系,实质上法家文化或者法治精神被大大忽略了,法治精神不是西方的。最近有一个作者写了一套小说,叫做“大秦帝国”,它完全突破了《史记》大一统思想,以周朝为正统,以及我们史学提出的思想体系。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虽然是一个小说家,他另辟了一条道路,认为大秦帝国是当代中国国家体制的思想、政治、体制基础。和西方的古罗马时期做了比较,思想不逊色和亚于古罗马时期对欧洲的征战,欧洲古罗马时期的征战就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秦帝国当时与六国之间的,特别到战国时期之间的争斗。它的理论的论据讲的就是正是从商鞅时秦才有了帝国的基础和帝国的使命,连绵数百年最后有了秦始皇帝国,尽管秦朝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很短,但是秦之前崛起的历史很长。这没有从史学角度来研究,但是从小说角度描述的,他讲了一个事实是说我们今天国家政体的基础是法治。这样的东西,我们认为我们挖掘不够,过去过多受了《史记》的影响,把当时发生的现象和事情,没有做更多深透的挖掘,认为我们国家是儒家的国家,至少是简单化了。

我们对《周易》和孔子思想的理想,也忽略了法治思想和精神,孔子晚年做的《周易》的“时译”,其中前三篇和主要的思想应该是孔子本人所为,他的思想是讲社会、国家都要法自然,而且天地之间的规律来运行,才可以运行下去是合规的,才能保证千秋万代,大致通俗说思想是这样。这些也大大被我们治经学、治国学的学者忽略了。

我们民族复兴,文化复兴,绝不是简简单单一种情怀,而是一种对我们历史真正的尊重,真正的挖掘的一种理性精神。

第二,从横的方面来看,我觉得我们横的方面也不够,我们过去较多的接受了从俄罗斯传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对我们中国从现代走向近代时起了巨大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受了过多欧美的思想,包括政治学和社会学等等这些思想。实际上我们横的也还不够。打仗的中东和没有打仗的东南亚,他们文明、宗教、政治之间的关系及其密切的,可能《古兰经》就是他们的法律,这些横的方面我们研究不够,离我们最近的是这些国家。我想横的方面也同样是需要以更大的心胸和更广阔的视野面向世界。

第三,我们当今的社会确确实实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化纵横》老是站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角度思想问题,实际上还有很多诸多问题要研究。比如说人均GDP过了三千美元以后,前两年又来了一次反思,说尽管我们说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人均GDP三千美元了,但是我们低收入人口标准调整以后,立刻变成低收入人口一亿,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这个数字一下就变了。使得我们必须得认识我们的国情,是说我们这个国家、社会从整个空间布局和人群的生产生活方式来讲,已经在总体上、主体上是在温饱问题解决了,进入小康阶段了,但是进入的后小康阶段,恰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更为不平衡的阶段,这个阶段里头,人们的政策诉求,利益诉求,乃至它的文化、审美、情怀等等都正在发生极具深刻全面的变化,我觉得这叫做后小康阶段,后小康阶段应该有后小康阶段的文化思考。所谓的自觉,更重要的是对当下的社会的思考,对当下社会价值伦理状况的思考,对当下我们百姓和社会,它的变化的一种领略,以及走向的思考。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纵的,横的和当今的,我认为《文化纵横》在四年的时候,提出了困境和出路,这样的题目,至少是反映了他们一种忧患意识,中国这样的人,这样的杂志,应该受到尊重,应该鼓励他们这种探索精神,让更有责任心的人,更有探索精神的人,也更能够下工夫理性的思考我们民族,我们国家所处的当今时代和环境的诸多文化折射和反映出来问题的人,我们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也将更有希望。

我预祝《文化纵横》在新的一年和新的四年里头能够有一番新的作为,我愿意做他们的忠实的读者和更为积极的撰稿人,谢谢!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文化纵横 中国文化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