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香港圆玄学院陈国超:浅谈现代道教的发展路向

2011年10月24日 12:26
来源:凤凰网文化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凤凰网文化讯 10月24日,10月24日上午9点,在湖南衡山共和酒店的三层会议厅,以“尊道贵德,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11国际道教论坛第一场主论坛在各界道教、文化界、政府领导的参与关怀下展开。香港圆玄学院董事局副主席陈国超出席并演讲,如下为演讲实录:

由太上道祖《道德经》成书作为一个开端,道教已然发展了超过二千五百多年。道教的种种信仰精神、教义与实践,亦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之中传承至今,其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令道教本身累积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渗透于中国社会各个文化领域之中。道教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遇到种种不同的挑战,并作出不同的响应,这正是所谓研究道教的学者所描述的道教历史中一种“变革与传承、 容纳与自净”的现象。在道教的近代发展中,因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道教已往在中国传统中的文化位置受到严重动摇,在漫长的历史中确立于民间的信仰精神、存在于社会的宗教伦理教化、由道教信仰构成的文化心理和历史记忆,在社会中的影响渐渐淡化,道教更失去原来稳定于社会文化中的独特位置;这些出现于现下时代的种种挑战,正是我辈现代道教的信仰者有必要作出响应的重点。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传统道教在这些年间在国内开始恢复,在中国道教协会及各地各位同道、先进的积极努力之下,尤其是于近年,得到长足的发展:各地道教宫观因为各方面的支持得到修复,更在国内的不同地区,开展切合传统道教文化主题的宗教服务和文化推广活动,务求将道教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化位置再度确立起来,并且将道教的信仰主题,提倡和谐共融、济世度人的教义教化,再度渗透于民间社会的意识型态之中,重构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关怀族群的宗教精神。2011年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国际道教论坛”中的论坛议题:“道法自然与可持续发展”、“贵生乐生与幸福人生”、“齐同慈爱与合作共赢”、“抱扑守真与心灵环保”,俨然切合现代道教的发展中,重视信仰精神与社会生活的融会,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人生、和谐生活。

在道教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其信仰精神和宗教实践纳百川而形成,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形容道教的宗教实践“杂而多端”,就是因为道教的宗教主题、其信仰与教义,在各种不同的实践中具体的反映出来,甚至进一步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不同层面之中,如道教的教义与哲学思想、道教的医学与养生实践,节庆的庆贺与道教科仪、道教的善业与社会关怀等,构成道教传统在中国文化中不同的吸引之处。

就本人近年以来的观察,各地的道教团体都积极投入于道教的现代发展之中,就着道教的独特信仰主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各式各样的宣道弘教及文化推广工作。纵使各地宫观于不同地域发展,然而就本人的理解,其中有很大部分的道教宫观,都不约而同集中以道教的养生实践作为其弘道宣教的主题,例如设立基础养生班,以道教医学中的食疗和基础炼养功夫教导善信注意身体和生活习惯的平衡;有部分则进一步设立气功及打坐活动,让善信学习道教基本的修炼实践,从而提升身体的机能、促进健康生命的发展;有部分更以道教的气功为基础,提供针对病患医疗及心理的治疗,为善信提供宗教有关的服务。道教宫观不约而同地集中以养生为题,开班授课,提供治疗和辅导的服务,当中的原因显而易见:人类重视个人的生命与健康,希望通过不同的方法,将身体的健康、寿命尽方法提升,而道教养生主题的宗教实践,完全切合现代人的生命追求,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道教宫观开办有关养生的各类活动,绝对能够吸引社会上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人士参与,并将焦点放在道教的实践方法之中,从而达到各地道教的宣道目的。其次,当中也有世俗上的原因:各地道教宫观,开展以道教养生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付费的活动,营办有关活动的单位,若然能够凝聚一群长时间参与的人士,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道教宫观的收入主要来自善信的香火供奉,又或是透过提供功德科仪的宗教服务而来,善信之所以奉献香油、付费要求道观提供宗教服务,绝大部分都因应其个人或家庭的需要而来,而这些收入都不一定是所谓持续性的收入,相反,以养生主题吸引善信长时间付费参与活动,更可能为道观带来额外及稳定的收入。以上原因极可能是近年各地道观流行以养生主题举办各类型活动的主要原因。

养生固然是传统道教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切合现今社会所流行重视健康身体,提升生命寿元的情况。单以这个主题,作为道教的宣教弘道重心,可能为营办活动的道教宫观带来更多收入,吸引更多的善信参与道教的活动,这些都是针对善信个人范围的主题;然而有关道教教义的传播、信仰精神的弘扬,乃至以往能够融入民间社会意识型态,作为社会伦理教化、构成民族、社会和谐的重点,却似乎有所忽略。近年国家领导人提倡促进民族、社会及家庭和谐是建构现代文明中国的一大重点,本人认为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作为民间信仰精神的基础,更应该以这个重点作为发展路向的中心。

综观世界各大宗教,其所宣扬的教理教化,都会标榜其简单易明的重点,教导信仰者以此为日常生活的基本,从而提升个人的素质,甚至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进行宗教伦理上的教化:例如中国佛教所标榜的慈悲喜舍、基督宗教所重视的慈爱精神等,往往能够深入每一个信徒的心底,构成其反映于生活的宗教教义。

事实上,传统道教的教义虽然博大精深,然而若我们加以整理,却也不难构成一种能够简单直接让善信接受的信仰精神,试以香港道教的活动为例:香港道教节由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办,由当地各个道教坛堂宫观合作开展各类型的庆贺活动,多年以来都以“和谐人生”为题提倡将道教的教化融入生活,建构和谐社会、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的日常生活。香港道教节各项活动的举办,旨在倡导世人在现代社会这种纷乱繁嚣的环境中,以道家思想的教导、以道教教化反映的人生观,追求生活上和谐与平衡,从而达到社会和谐宁静的境界。也例如今次论坛议题所涉及的几个主题:“道法自然”、“贵生乐生”、“齐同慈爱”及“抱朴守真”等,都是从传统道教博大教义中整理出来,以切合国家进步、社会发展所需的重点,推广道教教义中最能够促进达致和谐的中心思想。

道教重视和谐,通过道教教义的现代诠释,道教教化提倡我们不仅要达致身体中的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固然重要,我们更要推动社会中不同层面、不同范畴的和谐并存,而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也要重视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需要一种和谐合作精神,例如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中表示,国家需要我们上下一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期望达致全国人民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种局面可以巩固和发展国家的民主团结、建立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社会各个范畴和谐并存,保持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稳定,由此可见,建构和谐是国家现时发展的重点。

道教的教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文化中这些可说是先贤针对社会生活的经验归纳,是道教漫长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累积。先贤在很早以前已然知悉维持各方面的平衡,达致和谐状态是提升与进步的重要原素,而道教的教义中,追求和谐是当中最重要的信仰精神,当中更有很多内容和实践建议,直接指涉达致和谐的方法。现代道教的各位先进,都具有推动和谐社会的胸怀,若然将先贤确立的教义和信仰精神整理过来,以现代的方法进行宣传和推广,响应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将现代道教的发展推向新的发展路向!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道教 陈国超 路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