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我不是功夫专家,但我懂西方观众”

2012年12月13日 04:42
来源:东方早报

12月9日,纪录片《功夫》在上海举办了媒体见面会,并首次曝光了《功夫》英美两版宣传片。

■ 专访纪录片《功夫》总监制马克·哈里斯

马克·哈里斯

1941年生,南加州大学影像艺术学院教授,美国纪录片导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作纪录片。马克·哈里斯是三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得主,他的短片《红木林》在1967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漫漫回家路》、《陌生人的怀抱》分别于1998年和2001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今年8月,导演克里斯作为一名西方的“寻武者”和摄制组在敦煌拍摄,这是他们的功夫之旅第一站。

 今年8月,导演克里斯作为一名西方的“寻武者”和摄制组在敦煌拍摄,这是他们的功夫之旅第一站。

  9月20日,克里斯(左二)与摄制组在北京拍摄擅长缩骨功和反擒拿的李连贵师傅(左三)并合影。

  9月20日,克里斯(左二)与摄制组在北京拍摄擅长缩骨功和反擒拿的李连贵师傅(左三)并合影。

拍了40年纪录片,手捧3项奥斯卡纪录片大奖的美国导演马克·哈里斯(Mark Jonathan Harris),此次来到中国,是作为纪录片《功夫》的总监制,他的任务是将更多国际化的观点注入这部精心炮制的武术纪录大片。12月9日,纪录片《功夫》在上海举办了媒体见面会,并首次曝光了《功夫》英美两版宣传片。

《功夫》由曾拍摄纪录片《我的抗战》的北京五星传奇打造,央视《东方时空》创办人时间任总策划,英国BBC原导演及主持人克里斯和《我的抗战》导演曾海若联合导演。《功夫》计划拍摄周期为10年,每年一季,收集整理各流派民间功夫的影像资料,每年采访50位以上的中国功夫传人,总计推出纪录片百集,整理500位民间传人的口述资料。中美英三国的制作团队将用10年时间建立中国第一个传统功夫影像库。

在制作上,纪录片《功夫》将采用标准的BBC制作手法,用“双线索”叙述方式,每集节目都会有两位“寻武者”带领观众探秘功夫。一位“寻武者”是中国人,另一位则是热爱功夫的西方人,力图从东西方两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功夫,打造电视版“功夫秘籍”。

制片方介绍,《功夫》的主旨在于功夫本身、武侠精神和功夫背后的哲学思想,影片将强调纪实、寻访、口述,更多展现功夫在当下如何存在。此片将在全球发行,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满头银发的马克·哈里斯早年曾是犯罪类新闻的记者,40年间,他拍摄了大量社会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并荣获多项世界级奖项。在媒体见面会后,马克·哈里斯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他强调对展现社会边缘人、将普通人的声音引入社会舆论最感兴趣。

虽然马克·哈里斯对功夫了解颇为浅显,仅看过一些有名的中国武侠电影,但是他希望能够通过他的加入,给《功夫》注入更国际化的视点,让海外的观众也能够喜欢看这部影片。他认为,关于中国功夫的纪录片,是最有可能走出国门的题材。

口述史记录历史的重要性

东方早报:怎么会结缘《功夫》?

马克·哈里斯:我曾经来过中国,因为南加州大学同中国传媒大学有一个交流项目,每年夏天我们会从北京带一些学生去洛杉矶,或者从洛杉矶带一些学生去北京。我们将他们分成两人一组,一名中国学生同一名美国学生一组,然后每组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两个国家的某种文化,制作一部相关短片。因为这个原因,我猜,中国有人知道了我。然后推荐我加入了《功夫》计划。其实我并不是功夫专家,但是我对这个主题颇有兴趣。他们希望有一个来自西方的观点以供参考。什么是美国观众想要看到的,我会尝试去帮助他们。

东方早报:你曾作为崔永元新锐导演计划受邀的大师之一来到中国,你怎么评价这位一心想做口述史的著名中国主持人?

马克·哈里斯:我认为他在实施的计划很重要。我不清楚中国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计划,但他正在做的口述史非常重要。当人们还都活着的时候,记录下他们所经历过的发生在中国的一些巨大的社会事件,真的很重要。听听这些第一手的证言,我认为这是为中国的历史在做的一张计划表。有时候人们并不愿意现在谈论某段历史,但过了十年或二十年后,人们想来谈的时候,可能许多人都已经过世了。所以现在将他们的话记录下来很重要,可以把这些记录放入中国的档案室里。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没人做这件事的话,就是错失了良机。

三维技术分解武术动作

东方早报:对于你来说为什么要做这样一部纪录片?最终你想如何呈现?

马克·哈里斯:我们试图做一种平衡,肯定不会只有关于功夫本身的状况,这部片子还会谈到功夫所代表的哲学内涵,以及它是如何受到政治的影响而被塑形,我们试图将这些元素平衡。我们已经完成了和片子相关的调研,现在处于创作阶段,但在制作过程中,构成每集的概念都会有变化。这11分钟的片段还没有真正达到我们所希望的对这一主题的探索和深度。

东方早报:在提案中提到的三维将会运用在什么地方?

马克·哈里斯:我们会用三维技术来演示武术招数的分解动作。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这样比起实景动作,你能看到更多细节。

东方早报:中国功夫讲究经脉打通,但西医却无法解释经脉,对此你怎么看?你有过关于这方面的体验吗?

马克·哈里斯: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中医里的一些现象还没有为西方形式的科学所理解,并非意味它就是不正确的。这只是说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来解释它的途径。这是两个不同的参照系。我自己曾体验过中医的针灸疗法,也服用过中草药,发现这些都很有效果,让我的身体感觉舒服。所以我觉得它们真的起了作用,但你的确无法解释发生的这一切,而你的身体可以知道它到底有没有效用。

 东方早报:你曾说“一个好电影,是问主人公一个合适的问题,然后寻求答案”,怎样才能找到这个“合适”的问题?

 马克·哈里斯:以此片为例,这个“合适”的问题应该根据当下的形势来提出,即功夫到底在中国文化里扮演了何种角色,我们如何将其既作为一种历史对当下的馈赠,又不失其本色地将它呈现给当代人观看,还有功夫对当今中国有哪些价值,我觉得这些都是能让我们去追寻答案的“合适”问题。

纪录片第一要素是人物

东方早报:你拍了40年纪录片,从第一部《大罢工》开始,包括奴隶史、虐囚、中国留学生等等,你始终关心社会问题,为什么你会喜欢这样的社会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

马克·哈里斯:我认为之所以要拍摄社会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和我们对纪录片的定义有关。纪录片的其中一个经典定义就是将社会中的一部分边缘人真实展现。因此纪录片导演总是试图将普通人的声音引入舆论。我被这些社会题材吸引,对它们有兴趣。我感兴趣的是,这些被忽视的人们一直在追求更好、更公平的生活,他们想着法儿来跨越障碍。大学刚刚毕业,我起初的工作是报道犯罪类新闻的记者。借此我真切地见识到了许多贫穷的人,他们大多生活在困境中,而这种处境则成为他们犯罪的诱因之一。所以我不只对人们的犯罪行为有兴趣,对驱使他们犯罪的动机也感兴趣。

 东方早报:在你眼中,一部好的纪录片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马克·哈里斯:第一个要素是人物。纪录片所记录的人物应该是那种我们或施之以同情、或心有戚戚焉的人。他们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会让我们想要看下去,去探知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的故事是需要引人入胜的,这样观众就会全神贯注。为纪录片锻造人物和塑造故事片主角雷同,你会对明星感到好奇,想知道他们在真实生活中是怎样的情况,纪录片中的人物也是如此。通过纪录片你可以发现真实的人物,会像明星一样引起你的注意。

另一个要素是冲突,人物通过克服障碍、面对问题和困难,为片子制造张力。这种张力将观众的思路带入剧情。最后我以自己来说,在我开始拍一部纪录片时,总是会带着一个问题,然后我就想要去寻求一个答案,我刚刚起步时,并不很清楚这个答案是什么,所以开始创作时,要在脑海中预先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之后你可以根据这个问题来寻找答案,所以我觉得一部好的纪录片的基本要素就是人物、冲突和问题。

镜头背后的努力和镜头前的工作同样重要

东方早报:你曾在采访中说你最爱《马拉松精神》这部片子,为什么?

马克·哈里斯:这部片子的拍摄对象是芝加哥马拉松比赛的六名参赛者。其中两名是非常优秀的职业运动员,另外四名是普通市民,他们尝试跑完全程。你知道马拉松其实是一种对自己的测试,一项极为艰难的挑战,是对自身极限的探索。为了完成马拉松,你需要相当严格的训练,而这个过程会使你知道你的忍耐力有几何。你要知道,跑完42公里后,身体会有多么不舒服。但是你问自己,你能完成这项挑战吗?影片想要阐述的一点就是,无论你用了多久,只要你跑过一次马拉松,它就会改变你,改变你的生活。

东方早报:2006年,你在《纪录对话》中担任主持人和制片人,三个半小时的访谈节目,采访顶级的纪录片制作人,你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位?

马克·哈里斯:我还记得当时采访于贝尔·苏佩(Hubert Sauper)。他拍过一部片子,名字是《达尔文的噩梦》(Darwin's Nightmare),一部关于非洲的纪录片。他在非洲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这部很棒的片子记录了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畔的环境变化,探究这一变化如何影响到周围部落。我一直相信这是欧洲最好的一部纪录片。导演于贝尔·苏佩本人也非常有意思,他谈起他当时是如何慢慢地才赢得了当地部族人的信任,然后他们开始向他讲述自己的故事。所以说,纪录片制作的大部分都不是在镜头前完成的,镜头背后的努力和镜头前的工作同样重要。比如在这部影片里,你就必须发展同当地人——你的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允许你进入他们的生活。这一点给我印象很深。

录入编辑:薛冬霞

标签:观众 功夫 西方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