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龙舟:紫泥人的百年记忆

2012年11月01日 09:16
来源:福建日报

策划:薛 东 温端贵

文图:李 艳 张 颖 郭东福 黄国轩

李开远 摄

编者的话

福建省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1500多个,占全国六分之一,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建制乡镇以上海岛14个(不含厦门、大嶝、鼓浪屿、大金门、小金门及马祖列岛等岛屿),包括海坛、东山两个县级海岛12个建制乡镇海岛,以崇武为界,北多南少,特色各不相同。

加强海岛开发建设与保护,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新亮点。

金秋十月,本报采编人员继续深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乘风踏浪,以九龙江出海口的紫泥镇浒茂岛为起点,向北一路采访我省乡镇建制的海岛,止于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海上草场”的嵛山镇大嵛山岛,足迹留在了20多个大小岛屿上。我们以记者视线关注岛上的经济、人文和民生,力图呈现岛上的风土民俗、生存状态及生活图景。

本报今日起推出《蓝色家园——福建海岛乡镇行》系列报道,让我们共同感受记者在波涛上的所见所闻、场景体验,以及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每周三、周四,和我们一起踏上这些海岛,远离都市的喧嚣,凭海听涛,发现海岛之美。

紫泥镇位于龙海市东北部,地处九龙江入海口,由浒茂、乌礁两岛屿组成,九龙江南、中、北港环抱两岛。全镇面积68平方公里,有耕地3.3万亩,水面5.38万亩,滩涂2.8万亩,人口5.8万人。紫泥四周环水,与市区石码仅一水之隔,锦江悬索大桥横贯两岸。紫泥镇辖紫泥、西良、城内、溪洲、金定、巽玉等15个建制村及1个镇办农场。紫泥海岛是闽南地区闻名的鱼米之乡,水产、禽畜、食用菌、蔬菜、粮食为紫泥镇五大特色。

有海岛就有船。让紫泥人津津乐道的,不是那些有着先进机械化装置和钢筋铁板的超吨位大家伙,而是木制手工打造的龙舟。

紫泥村的吴耀南、吴福来父子,是龙海龙舟钉造技艺的第四代和第五代传人。他们经营着紫泥唯一一家龙舟造船厂——耀福龙船加工厂。

70多岁的吴耀南身体十分硬朗。采访之时,老人正和小儿子在榜山镇的梧浦村修理龙舟,那艘龙舟还是老人40多年前造的,至今每年还只需修理保养一番便可下水。

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吴家父子仨都在为修造龙舟忙碌着,尤其是农历三月至端午节。“去年我们一共造了20艘龙舟,今年龙年,定造龙舟的特别多,到现在我们还有10多艘的订单没造”。

九龙江流域河网纵横,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舟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地每年农历“五月扒龙船”的传统民俗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我们端午节前后赛龙舟十分隆重。”吴福来说,在紫泥,龙舟赛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会持续到五月底。这期间从外面回紫泥的人比过年还多。村与村比,社与社比。“我们这曾有翁婿两人因为分属不同的村社,还为龙舟赛各不相让呢。”可见赛龙舟在紫泥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在紫泥,家家户户只要听说造龙舟,都会出份子钱,没有人落下。”吴福来说,比起出份子钱,家家户户更希望的是自家的男子能够上船。但要上船比赛,必须得会游泳。所以,紫泥的男孩从小就学游泳,为的就是能够参加龙舟赛。紫泥的很多村社还专门定造小龙舟,组织孩子从小训练。

“我去河南时发现,那里赛龙舟的传统习俗还没有我们保持得好。”吴福来十分自豪。

与紫泥赛龙舟的传统同样保存完好的,还有吴家精湛的钉造技艺。在吴家的客厅里,墙面上挂满了“设计精湛 艺比鲁班”的锦旗。2010年,紫泥龙舟钉造技艺还入选为漳州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闽南一带,耀福龙舟有着相当好的口碑,重量轻、吃水浅、舟速快。“造龙舟得选材料、安龙骨、做底、弦墙、安肋骨,每一步都有讲究。”吴福来说。从三四岁开始,父亲造龙舟,他就在一旁玩耍观看,龙舟制作的工艺早就了然于胸。为选好材,吴福来要跑到闽北闽西等地,挑选上好的百年生杉木。安龙骨需要特别的仪式,不仅要选好日子,还得在夜深人静的下半夜,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一起到场。龙舟钉造技艺中最关键是做底调弧度,这是舟速快的关键,要凭丰富的造船经验来判断。普通龙舟长20米,能坐50人,4个工人做一个星期可造出形状。25米长的大龙舟,不仅木材更难选,工期也得10天以上。

虽然技艺繁复,十分辛劳,造龙舟的效益却远远比不上那些现代化的修造船厂。“紫泥本来还有另外一户人家懂得龙舟钉造技艺,和我太爷爷是同门,但现在后人都改造钢板船了。”吴福来的家就在九龙江岸边,一出门便可看到大大小小的现代修造船厂和各种钢板船。但吴福来说,“只要划龙舟的传统还在,龙舟钉造技艺就会传承下去”。

蘑菇伞撑起的日子

穿行于紫泥,许多农户家旁的建筑,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六七米高的房子,四面密布着数十个小窗户。知道是什么吗?那可是不少紫泥人的聚宝盆——蘑菇房。

在紫泥镇城内村,当地人说,“很多紫泥人是先建菇房,再用菇房赚来的钱,在菇房边盖起了自家的楼”。2011年紫泥镇的蘑菇种植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种植的农户有2500户。

10月中下旬正值紫泥新一轮蘑菇种植的开始季节,随处可见在菇房外劳作的菇农。

城内村的老林夫妇有500平方米的菇房。他们和前来帮忙的弟弟两口子忙碌了一整天,浑身沾满了污渍,还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牛粪枯草味,见我们凑近攀谈,有些不好意思。他们指着菇房外刚刚翻动过的近3米高的料堆说:“这里面主要是稻草、牛粪。种菇前得翻至少4次,充分发酵后才能移到菇房里,翻一次就得干两天。”

夫妻俩种了17年菇,一双儿女长大都在外地工作了。每年种菇收菇差不多得占他们大半年的时间,正常年份能收入两三万元,其他时间打打零工,这样的日子虽辛苦,但他们知足。

新洋村的林启泉也说,菇房是他们家经济支柱,120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每年能带给他们六七万元的纯收入。1995年到2003年,林启泉曾经到以色列当建筑工人。他说,如今种种菇,偶尔打打零工,儿女承欢膝下,不用离乡背井,这样的生活,他觉得有滋有味。

在紫泥镇镇政府采访时,镇里说,紫泥已有新的规划,将建游艇码头、旅游房地产、酒店……紫泥人的那一栋栋菇房会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消失。

可我们问那些紫泥人,“如果有一天不再让你们种蘑菇,怎么办?”他们愣了。

前些天,博鳌亚洲论坛前秘书长龙永图发表言论说,检验经济发展质量是不是好,有两条标准:第一,经济的发展是不是改善了民生,是不是使国民幸福?第二,经济的发展是不是实现了公平和正义,实现了和谐的社会。

希望紫泥镇未来规划的实施者们,会让没了蘑菇伞的紫泥人,仍有新的遮雨挡风之所。

红树林边的致富能人

无论寒暑,每天清晨,紫泥“红树林海鲜馆”的主人林亚户都会绕着甘文农场附近的鱼塘走上几个来回,巡视着每一块水面。

“这一大片的鱼池当年都是我带头开发的。”说起当年勇气和胆识,林亚户很自豪,“当年这里是沼泽地,海水泡着没法种植,光长芦苇。”那时,没什么人看好红树林旁边的这块咸土地,林亚户却大手笔一下承包了800亩。

“初中毕业就承包过鱼池,下过深圳,倒过电子产品,还在那养过甲鱼,头年赚钱,第二年扩大规模,可一场病害亏了个精光。”1995年,背着几十万元的债,林亚户从香港亲戚那融了些资金,来到甘文农场,希望在红树林边重新出发。

有些逼上梁山的悲壮,林亚户顶住了,并在红树林边打开了财富的大门。

“当时不知道能养什么,有点撞运气,放了一批蟹苗、虾苗、鱼苗下去,也不知道长成什么样。12月的一天,我把进水口打开,水像往常一样从红树林流向池塘,竟然发现原先钻在土里的虾啊鱼啊全部随着水流涌了上来。”林亚户没想到转机来得如此迅速,“虾每天都捞出几十斤,好像怎么都捞不完,当年就收入10万元。没几年就还掉债务翻了身。”

后来慢慢摸索,也外出取经,林亚户的养殖路越走越顺。如今红蟳、黄翅鱼、白对虾、蛏都是他的主力养殖品种。他也成了甘文农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前几天,榜山的一个老板请我去看看他的鱼池,想养虾。我去看了下,一尝那水不行,劝他别养。”林亚户说,水的咸淡是养虾的关键,他用手指沾点池水就知道水合不合适,“我舌头测的跟实际误差最多两三度”。他曾从宁德请了个技术员来育蛏苗,看了一年学会了,第二年他自己育出了蛏苗。去年一年他出售蛏苗的收入就有40万元。

这几年,很多客人慕名来观赏美丽的红树林,休闲垂钓成了他的新产业,还开起了海鲜馆,设了11个包间。

与福建面积最大的万亩红树林做邻居,林亚户格外珍惜这份缘分:“我七八岁开始在红树林里摸鱼捉虾,看着它们长高变大。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紫泥养殖搞得好,红树林净化水质功不可没。”目前,紫泥镇的水产养殖面积有2.3万多亩,仅甘文农场就有5000多亩。林亚户说,每当周边的鱼池放水“烤池”,红树林里数以万计各种白鹭、灰鹭就会蜂拥而至觅食,养殖户们在丰收的喜悦中也放任了它们的“贪婪”。红树林涵养出的丰厚财富,他们愿意与鸟共享,在上天馈赠的盛宴中,一起收获着安逸与满足。

17年来,林亚户主动承担了自家养殖场范围内长达一公里的红树林保洁工作。为了观鸟,有人会放鞭炮,他还义务当起巡护劝导员。他还因此被评为“地球环保卫士”,这个称号林亚户觉得挺受用。

北岸篮:

曾经摇曳臂弯的风情

提到紫泥风情,自然要提起的就是北岸篮。

曾经,紫泥镇西良村北岸社的北岸篮闻名闽南一带,大到婚庆、祭祀,小到日常盛物,家家都能看到北岸篮的身影。

北岸篮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之时。由于北岸社编制的篮子工艺精湛,竹篾与竹篾之间间隙极小,编成后一般还要艺术加工,工艺、书画融成一体,最后漆上清油。成品不仅实用可以保存很久,还能水蓄篮中,盛水不漏,因此曾供不应求,故时人以其社名称之“北岸篮”。

可如今,紫泥镇上仍在编制北岸篮的人已少之又少,年龄最大的一位是西良村已77岁的郭镇辉老人。

“费工,赚不到钱。”老人直白地讲出北岸篮不再流行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装盛容器的变革,塑料制品的丰富,北岸篮需求量越来越少。

老人说,北岸篮完整的工序有21道,除去选料和劈篾,仅仅编制就有起篮底、折篮嘴、织篮盖、安提手、彩绘上漆等步骤,还要掌握直径纬编、六角六方编、人字编等不同方法。不同规格的北岸篮,编制时不用尺度量,全部凭经验和想象力。“以前在北岸社,有20多户人家编制北岸篮,每家都有两三个人会做”。现在整个西良村北岸社就只有郭镇辉老人懂得全部工序。老人的5个子女中,也只有大女儿略懂,但不能单独完成。

“我这么老了,没人继承,北岸篮以后真的就要失传了。”老人感慨着,话语里透着淡淡的悲哀。

标签:龙舟 紫泥 泥人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