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文化交流的心态、姿态与动态

本报记者 曹静

这一届文化讲坛,围绕 “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这一主题展开。

尊重自己的文化,摒弃教条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才能从自己“走出去”到被人“请出去”,这是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昨天出席文化讲坛时,对本届文化讲坛主题阐述的感受和思考。王蒙、吴建民、卢燕、马晓晖四位嘉宾,也在昨天的文化讲坛上通过自身的经历与思考,从不同角度透视了文化交流的“心态”、“姿态”和“动态”。

心态:应该坦率、自然

演讲一开始,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就表示,文化交流的实质是人的交流。当文化交流回归“人的交流”时,人的心态自然变得平和、坦诚:“文化交流就和平常做人一样,应该坦率、自然,最好有些幽默感。”王蒙认为,只有怀抱这样的心态,人们才能够享受交流。

王蒙曾经到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游广阔。昨天他讲述了其中的种种逸闻趣事:“文化交流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扩大了眼界。”他强调在文化交流中要互相欣赏,积极开放,慢慢靠近。他批评一些人的封闭心理:“在国外的鸡尾酒会上,七八个中国人扎堆聊北京的豆汁、上海的生煎。你在北京、上海谈不行吗?不懂英文也没关系,看看别人在说什么,你就走过去,自然就会有人跟你说话。”王蒙坦承,自己英语一般只能听懂15%,但参加国际会议却能连听3天:“起码可以看他们的表情和举止,在这种接触当中会感觉靠得越来越近,不是不能交流的。”

姿态:与世界“握手”

正确的心态产生恰当的姿态。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就用“握手”来比喻这种姿态:“这表现着一个敞开的、学习的、交流的胸怀。”昨天,她讲述了自己用二胡和大提琴、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互动后的收获和感悟:“我在想,二胡只有两根弦,一根弦像天,一根弦像地;一根弦像你,一根弦像我;一根弦是东方,一根弦是西方。而这个弓就像‘道’,是东西方之间的桥梁。”

近年来,像马晓晖这样的文化大使越来越多,中国和世界的交往也大大增强。当中国文化迈步“走出去”时,资深外交家吴建民强调,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时候不能庸俗化:“过去有句话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非常不认同。文化就是文化,经济就是经济。其实,文化的穿透力是很强的,文化交流对于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大有好处。”

吴建民提倡用创新思维来进行文化交流:“所谓‘创新’首先要认识我们自己,我们的文化核心是什么;第二,创新要针对对象,你得了解世界如何看待中国,他们对中国有哪些疑惑。恕我直言,现在不少文化交流还是在面上,没有深到实质、本质部分,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动态:国家形象是不断积累的

纵观人类历史,文化交流如同流动的河,在波澜中前行。

从艺60多年来、身处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卢燕女士,对此感受深刻。她说:“我是1947年到美国去的。当时美国人对中国人缺少了解,我所扮演的很多华人的角色,常常被写成他们心目中的那种华人,低眉顺眼、扭捏作态,完全不顾是否符合实情。”而今天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她欣喜地看到了中西文化、多元文化的一种“共生”状态。比如,“好莱坞制作的吸纳了中国传统元素的动画片,受到了世界观众的喜欢。在好莱坞,中国明星不再限于功夫巨星,中国影片也不限于武打题材。有越来越多的合作制片出现,制作跟市场的细分使得文化交流跨越了国界。”

在昨天的文化讲坛上,吴建民也强调,文化交流是动态的,文化交流中树立起来的国家形象是不断积累的。他以不久前因国人打架导致飞机返航为反面例证:“我们中华民族的素质要不断地提高,要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人是很可爱,很可亲近的。”

标签:文化 心态 姿态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