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咬文嚼字》"咬"上郭敬明 称其博客中错字最多

2012年02月18日 14:54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作家咋成了“错别字大王”(时事点评)

近日,《咬文嚼字》“咬”上郭敬明,指其博客有较多差错。该杂志主编郝铭鉴用“遍地荆棘”一词来形容差错程度,一些常见的易混字词,如“戴”与“带”、“副”与“幅”、“碳”与“炭”、“反映”与“反应”等,郭敬明基本不能准确辨析。截至目前,《咬文嚼字》咬过的众多作家和网络写手中,郭敬明博客中的错别字是最多的,堪称作家中的“错别字大王”。

对此,有人认为,对名人博客的语言差错不必较真,《咬文嚼字》专“咬”名人博客属于小题大做,因为名人也是人,出错在所难免。再说博客,只是一种个人网络日志而已,非公开发表的纸质文章,差错干别人何事?可在我看来,名人博客值得大“咬”特“咬”,“咬咬”才会更健康。

一则,对语言文字怀有敬畏之心,是每个人应有的文化品格和文化自觉,公众人物更当如此。问题恰恰在于,郭敬明的多数语言差错比较低级,恐怕无关知识水平,有关写作态度。据《咬文嚼字》评价,“从郭敬明的博客看,他运用语言文字的态度很随意,几乎毫无规范意识,低级差错触目可见。”比如将“令你们自豪”误写成“另你们自豪”,把“顶着大雨”误写成“定着大雨”,把“拉锯战”误写成“拉锯站”,把“挥了几下”误写成“辉了几下”,把“虚伪”误写成“虚位”,把“下班”误写成“下半”等等。如此缺乏敬畏之心,让错别字肆意横行,绝对不应该是以文字为生、靠写作吃饭的人所为。

二则,名人博客受众多、影响大、转载率高,理应在语言文字方面做表率。《咬文嚼字》副主编黄安靖曾将名人比喻为“社会的意见领袖”、“语言的弄潮高手”,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确实,名人博客一般挺吸引公众眼球,其影响力有时比发行几十万份的报纸都大。他们若能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便能在网民间树立一种语言权威,网络语言差错或能得到一定缓解。

第三,名人博客某种意义上已是社会公共产品或平台,其差错不只是某位名人的私事。很多名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可谓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同时享受了更多社会资源。他们公开发表在网络上的个人博客,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人日记,与草根一族只限于自娱自乐的博客也不同,已是社会产品,代表了网络语文的高度与方向。因而他们必须对其语言文字切实负责,而不能太随意。即使做不到百分之百的规范使用,也应百分之百地努力做到少犯或不犯错误。

可以说,“咬嚼”名人博客的语言文字差错,能促使名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责任意识和敬畏之心回归,能推动网络语言文字健康成长,从而捍卫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正如有识之士所言,假如漠视语言错误长期侵蚀我们的文化根基,或为名人犯文字错误开脱,长此以往,我们引以自豪的中华文字可能将面目全非。(何勇海)

ceshi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