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老北京”的庙会记忆

2012年01月26日 09:07
来源:新华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专电(记者孙伟丽、赵琬微)“如今的庙会内容丰富、特色多,但少了一种老北京的味道。”在地坛钟楼东侧的“老北京文化展示区”,一些领着孩子参观的老人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童年里的庙会记忆。

“过去的庙会,好像大集市一样。有卖大挂儿山里红、馄饨、雪花酪的,有卖鸡鸭鹅的,还有卖蛐蛐、鸡冠花的。特别热闹,价格也便宜。”家住北京外馆斜街的张先生指着一张张过去庙会的照片感慨地说。

他10岁的孙子好奇地看着展览中的老物件。在三间敞开的北房陈列着老式八仙桌、条凳、木制隔栅、立柜等老北京家里的常见物件。空地两侧各摆放了一排展板,分别从“胡同文化”“街巷文化”“庙会文化”“票证文化”“门牌文化”几个方面介绍“记忆中的老北京”。

今年70岁的王学泰是一个地道的老北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北京春节的庙会以厂甸最为繁华。当时的琉璃厂一带是京城最大的文化场所,春节期间也不乏平时的雅趣。笔墨纸砚、文玩字画一应俱全,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手工制作的玩具发出各种声响,热闹非凡。

“过去的庙会并不是春节独有的,而是按照集会期进行。比如每月逢一、二、九、十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庙,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护国寺等。”王学泰说,当时的庙会是围绕“寺庙”进行,以农业文明和宗法制度为背景。现在时代发展了,早已移风易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商业活动。“客观上看,现在庙会比以前内容更丰富了,演出秩序、食品卫生也更好,但因为平日里物质、文化都十分充裕,庙会的社会功能淡化了。”

在大观园红楼庙会,李惠芬为5岁的孙女买了一个泥塑兔爷。“我年轻的时候是京郊农民,没有闲钱逛庙会。现在家里富裕了,要不谁舍得花几十块钱买个玩具呢?”

在一辆木制独轮车前,老人赵凤琴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在厂甸庙会经常能看见推着这种独轮车的小贩。我母亲就给我和妹妹每人买一根糖葫芦,一逛就是一整天。现在都是稀罕物喽!”

标签:庙会 老北京 孙伟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