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成败萧何》的故事大意是:刘邦一统江山后,为稳固政权,命缉拿西楚败将钟离昧,钟离昧与韩信英雄相惜,萧何苦苦劝说韩信交出钟离昧,钟离昧为保全韩信性命,自刎而死;韩信手握三万楚兵,刘邦担心韩信造反、江山不保常常梦中惊醒。为救黎民于水火,免生灵于涂炭,萧何月下追韩信要其进宫受死。韩信感念萧何知遇之恩只得献上自己性命。“十年前月下追将才,十年后月下追命来”,萧何不由发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败岂能由萧何”的深深喟叹。
这是一出具有深刻哲学意味的悲剧,观众可以“入乎其内”,品味从周信芳《萧何月下追韩信》到陈少云的《成败萧何》麒派艺术所蕴含的独特美学风貌和艺术哲学;还可以“出乎其外”,品味出创作者在当代视野下的美学风范和人生哲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剧可以“法乎其上”,品味出创作者从艺术美学向历史哲学攀登的可贵的文化自觉意识。
《成败萧何》的艺术哲学,主要表现在创作者摒弃了“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传统创作思维
悲剧最为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展现人的痛苦,而展现这种痛苦的基本手段是创作者营造戏剧冲突特别是人物心理冲突。如果按照传统的创作思维,营造的冲突双方典型人物必是“一正一反”,甚至将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无以复加地植入到正反双方。《成败萧何》的创作者并未简单地将冲突双方典型人物性格简单化处理,而是做了深刻的艺术诠释。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相互联系且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源,他们都在各自的逻辑中行进,但又不可避免地和他人产生着矛盾。当刘邦欲置钟离昧于死地时,韩信既要对昔日友人钟离昧信守道义,又要对萧何报知遇之恩,还要显现他对刘邦的并无二心,这是何其复杂的心态和人格?正因为对这样的人物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审美拷问,才营造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氛围和情景。由此看来,主创者以合理性营造悲情,对刘邦、萧何、韩信三人艺术形象的塑造,是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的揖别,是高超地运用悲剧的“二律背反”的冲突营造方法,完成了悲剧人物的形象塑造,从而让人唏嘘不已,即“引起怜悯与恐惧”(亚里士多德语)。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