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清华大学教授批评春晚低俗 那些争论并不重要

2011年02月18日 08:11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事件回放】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撰文批评春晚低俗,引来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马东的强烈回应。围绕春晚的争论一时成为网络和舆论的热点。

【点评】春晚落下了帷幕,但围绕春晚的争论却依然像除夕夜的鞭炮一样火爆。一位美学教授,一位央视导演,为了一台晚会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在一向含蓄的中国社会的确不多见。这也正是这场争论令人诧异的地方。如果是30年前发生这样的争论,丝毫不会令人感到奇怪,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选择多元化的时代里,为了一台已经不那么重要的晚会争得面红耳赤,就不能不令人觉得疑惑乃至好笑了。

一句话,无论春晚的收视率有多高或多低,也不论春晚节目是高雅还是低俗,春晚本身的重要性在不断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上世纪80年代春晚诞生的时候,中国刚刚走出那个荒唐年代的阴影,文化娱乐资源贫乏,一本小说,一台戏剧,甭管水平如何,老百姓都趋之若鹜,看得津津有味,甘之如饴。全国人民共看一本书、一台戏、一场晚会成为那个贫乏年代里独特的景观。但是,现在有多少电视观众会安安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从头到尾地把春晚看下来?大多数家庭只会把春晚当成电视伴音,在年夜饭的温馨中瞥上一眼,节目好看,就乐一乐;节目不好看,就骂一句,仅此而已。对中国人而言,春晚已经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年夜大餐了。有了春晚,我们的生活不会多出什么;没有春晚,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失去什么。我相信,随着互联网一代的成长壮大,春晚将会越来越不重要。其实,春晚就是一台晚会,非要从这样一台普普通通的晚会里看出什么微言大义、文化倾向之类的东西,未免有过度阐释的嫌疑。普通观众谁在乎那些?

而且,以中国地域之广、人口之多、风俗之众、趣味之杂,要想调配出一台合乎所有人口味、让人一致赞扬的晚会,完全是不可能的。赵本山的小品在北方固然广受欢迎,但过了长江又有多少人能欣赏其中的笑料?上海的滑稽戏令本地人乐得前仰后合,但又有多少北方观众能听懂他们在演什么?苏州评弹温婉细腻,可听惯了京剧、豫剧的观众怎么受得了那咿咿呀呀的缓慢节奏?青少年狂热追捧的狂歌劲舞,又有多少中老年人可以接受?

不论是赞扬,还是批评,人们应该明白,作为一台晚会,春晚不可能全面反映中国的文化面貌和文化取向,这既不是它的目的,也不是它的职能。在春晚之外,还有无数或高雅或低俗的节目在被芸芸众生看着笑着骂着。这才是当下社会的真实面貌。

对于春晚,人们各取所需,各爱所爱,笑而不语,就足够了。争论?算了吧,它真的没那么重要。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