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独家对话梁鸿:非虚构不是客观 是个人的真实

2012年08月20日 12:00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徐鹏远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梁鸿出席南国书香节活动现场

凤凰网文化讯 8月18日上午,施战军、邱华栋、乔叶、梁鸿四位嘉宾光临了广州琶洲会展中心的南国书香节活动现场参加《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读者见面会。活动现场,四位嘉宾或表达了自己对于非虚构的理解,或讲述了自己进行非虚构写作的亲身体会,同时现场观众还踊跃提问,和嘉宾进行了轻松多样的交流。

活动结束后,凤凰网文化在现场和《中国在梁庄》一书的作者、人民文学奖得主梁鸿进行了独家对话。另据凤凰网文化了解,《中国在梁庄》的续篇《梁庄在中国》不久之后即将出版,不同于前作对故乡本身的关注,这一次梁鸿将视角瞄准了那些漂泊在外、远离故乡的梁庄人。

以下是现场的对话实录:

(对话人:徐鹏远)

凤凰网文化:大部分非虚构写作指的都是对现实的一些真实的记录,我想问的是非虚构写作,包括对历史的记录吗?

梁鸿:对,当然包括对历史的记录,因为历史更需要澄清。

凤凰网文化:那这种对于历史的非虚构写作,它跟口述史、回忆录有什么区别呢?

梁鸿:我觉得这个可能需要作家不断地去求证,一定要求证,这才是一个过程。因为历史从来是淹没在各种话语之中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作家需要特别细心地去甄别,特别细心地去寻找各种的资料,然后在这个资料的审理过程中,慢慢澄清某种接近历史的真相,但我觉得只能是接近,而不应该说这就是,只能说无限接近,无限可能,无限澄清,这可能是如果要做历史方面非虚构的话要做的事情。因为现实是需要我们去看的,需要我们走到,需要我们在那儿住下来,一点一点去观察的,但是我觉得对于历史来说,一定是需要走到各种历史的话语里面,历史的资料里面去慢慢寻找。

凤凰网文化:还有一个就是这种非虚构写作,它毕竟不是一种简单的见闻资料的堆砌,它一定是经过了写作者的编排,包括里面加入了很多自己的议论、抒情。那非虚构强调的是一种记实,是一种客观还原,在这种东西掺杂进去之后,如何保证这样的作品出来是一种真实呢?

梁鸿:我是这样想这个问题的,非虚构不是客观,它也不是纯粹的真实,它是个人的真实,我所看到的梁庄和我所看到的中国,但是你可能看到了高楼,这也是你所看到中国的一个层面,。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强调个人性,非虚构不是纯客观,它是个人性的非虚构,是个人性的历史,这也是我在我的写作过程中一直坚持下来的。就是很多人说梁庄怎么这个样子的,我说这是我所看到的,你来梁庄可能看到的是另外一个梁庄,因为梁庄是我的亲人们在这儿,我看到梁庄的密码,你未见得看到,所以我觉得非虚构一定是一种真实,也一定是一种个人性的真实,而不是纯然的客观的真实。

凤凰网文化:最后一个问题,昨天也有老师提到杨显惠的写作,他说的是一种非虚构小说,我觉得这里头似乎存在一种难以解释的矛盾,就是小说本身是虚构的,然后又在强调非虚构。这种提法也曾被潘采夫质疑过。我想问一下您对这个概念的解释?

梁鸿:我是这样来想的,刚才乔叶也提到了,非虚构小说可能是用小说化的方式来结构非虚构,比如讲故事,用一个比较吸引人的故事方式来结构,因为任何叙说难免都有一种主观性,只要你是书写,只要你是在记录,就有记录主观性,但是你怎么来结构你所看到的,这是各有视觉的。非虚构小说可能是一种用故事化的、用戏剧的,这样的方式来结构他所看到的非虚构,他所认为的现实,是这样的。而不应该说两者完全矛盾,我觉得它们是不矛盾的,只不过看你怎么来理解。

凤凰网文化:谢谢。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梁鸿 南国书香节 中国在梁庄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