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班的人,谁心里还不住着个“林妹妹”呢?

正在上班的人,谁心里还不住着个“林妹妹”呢?

本 文 约 4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早知你今天来,我就不来了。”

“这加班,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人人都有?”

近期,此类表达突然在职场走红。对着电脑和键盘叫苦不迭的上班族,像约定好了似的齐齐化身黛玉。尤其是在大型加班现场,大家熬着最晚的夜,喝着最苦的咖啡,大玩“黛玉语录”,把自己藏进口头的这番“阴阳怪气”里。

都说古今悲喜原是相通,“阴阳怪气”的背后却藏着一个事实——林氏黛玉,很早之前,就住进了现代职场人的内心。

薛宝钗身体微恙,黛玉探望她时看见宝玉也在,于是便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来源/电视剧《红楼梦》片段

职场:现代的“贾府”

一叶小舟,一顶轿子,两座华贵府邸,迈开步子跨入贾府的那一刻,书里头的黛玉,或许就和书外的芸芸众生结下了缘分。

你看,入贾府之前,她是出身姑苏、长于扬州的林家小姐,曾有母亲庇佑,父亲疼爱。现在的她,面前是陌生的府邸,里头住着一位“传闻”中的“外祖母”,丝毫不识的长辈姐妹妯娌,纵然陌生和疏离,却是自己此后时光里仅存的依靠。

这番弯绕,于职场新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离开校园,走进办公大楼,里头是亟待上手和承担的工作与绩效考核、陌生的上司和同事、新的人情世故,也许紧张和不适,却必须牢牢端好“饭碗”。

林黛玉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来源/电视剧《红楼梦》片段

小心和谨慎,被黛玉牢记在心里,也成了职场人脑海里绷紧的那根弦。黛玉这头,把三等仆妇的装扮用度、两府的牌匾、屋里摆放陈设看了个遍,入内厅后,还要对座位顺次的反复斟酌判断——

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 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红楼梦》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作为外来投奔者,黛玉凭借判断和取舍,“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也向众人证明自己“知书识礼”,熟悉规矩,守着本分,言行不敢出错,不愿“被人耻笑了去”。

祖孙相见,痛诉思念,久别的亲情短暂地温暖了黛玉。其后凤姐出场,氛围到达高潮,贾母趁机“插科打诨”,让黛玉只管叫一声“凤辣子”。听着外祖母的玩笑,黛玉仍是规规矩矩地给熙凤见礼问好,“以嫂呼之。”面对邢夫人的晚餐邀约,黛玉更是恭敬婉拒——“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迟去不恭”。

王熙凤出场。来源/电视剧《红楼梦》片段

这番情景,今天的我们瞅见都得拍拍大腿。第一次踏入公司,谁又没有四顾打量周遭环境,瞅瞅身边的同事、办公室里的上司呢?

职场生活中与上司相处的场景。来源/电视剧《请叫我总监》预告片段

下一步,便是获得大家的认可、证明自己的价值。黛玉见王夫人时,听到舅妈提起宝玉,寻常的小女儿,撒个娇说个笑,到了黛玉这,却是一本正经地解释——

(黛玉)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 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短短两句话,既以妹妹的口吻夸了哥哥好,提了兄弟姊妹的感情深,更隐约地告诉舅妈,自己会谨守本分,更知男女有别,不会“招惹”哥哥,抹除舅妈心里可能存有的担忧。后来与宝玉调笑而悲惨下线的金钏证明,黛玉判断得十分准确。至此,黛玉这外甥女,王夫人也算是认下了。

黛玉初见宝玉。来源/电视剧《红楼梦》片段

此情此景,我们很难不联想到敲完第一份文档后逐字逐句地检查,等待领导回复时内心的七上八下。

虽是初步赢得了众人好感,可看见宝玉因为自己而“摔玉”,黛玉的心理防线也曾短暂垮塌,暗自垂泪忧思神伤,觉得是自己惹出的祸端,我们,或许也是这般小心翼翼、患得患失,步步走进了职场生涯。

在职场受到委屈。来源/电视剧《欢乐颂》片段

姑苏小姐通过一点点的习惯和融入,成了大观园里的林姑娘,寻到了宝玉这个知己,在心中种下了浪漫与情愫。

我们一点点尝试和摸索,适应了全新的社会环境,听得了鼓励与肯定,咂巴到了工作的味道,成了名副其实职场人。

黛玉和大观园的喜怒,我们和加班的欢辛,也是从这里带着共通的心迹,起笔的。

加班:我的选择 我的无奈

相信每一个踏足职场的人,都曾想要眼含热泪地仰天长啸一句——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加班这样的事情?

这事,其实值得说道说道。

其实,在工业革命、尤其是大机器时代以前,现代意义上的加班真还没有。工业革命后,传统的小作坊生产被大工厂取代,“人”也脱离了田园牧歌式的工作状态,成为流水线上的一颗颗螺丝钉。此时,在资本家眼里,工作的时间几乎能和工人的剩余价值画上等号。延长甚至无限延长的工作时间,就成了降临在无数工人身上的苦难。电影《摩登时代》里的卓别林道明了当时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艰辛。

《摩登时代》反映的工人无限工作情景。来源/网络

即使到今天,“加班”也是每一个职场人辛酸与无奈的选择。

在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5年报告》中写道,从2012到2014年间,雇员的加班时长直接上升了17.26%。另一项调查报告更让人心惊,受访者里头,44%有过加班超过零点的经历,甚至还有4.5%的幸运儿,曾经伴着星星敲键盘,看着月亮写报告,整整加班了一个通宵。

深夜加班,灯火通明的办公楼。摄影/suebsiri,来源/图虫创意

为什么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加班依然存在呢?实际上,咱们面对的“加班”,基本不再是“填补工作效率”的理性选择,而是一种更加复杂的生态。

简单说,像是无数只手,推搡着人们跨进“加班”的队伍。头一条便是近年兴起的加班文化。什么是加班文化?拿哲学家福柯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职场的规训。咱可以拿大白话解释,当你开开心心地提交完最后一个文档,正准备关机走人时,环顾四周却发现大家都在加班。明明墙上的挂钟指向了标准的下班时间,可大部分人只能选择乖乖坐回位置,叹口气重新打开电脑。

上班忙碌场景。来源/电视剧《欢乐颂》片段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几十年前,西方的消费主义曾与职场合谋,他们拿亮晶晶的高级首饰、齐整整的奢侈提包对着大家“耳提面命”——想要过得好、兜里满、脸上乐,工作乃至加班是最光荣和合理的选择。一些学者的研究证明,许多公司里头干净现代的健身房、高端大气的食堂背后也是这个路子——让加班成为一种“幸福”。

社会学家戈夫曼曾戳破这种“职场”谜团——印象管理。现代文明中,人类愈发重视并试图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上到熨件西服装点门面,下到在社交平台换个酷炫的个性签名。平日生活尚且如是,移植到职场里头,“印象”直接成了生存的法则。

实习生感到工作很快乐。来源/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截图

有人曾无奈慨叹,既然加班永远不会退场,那咱还是老老实实地接受。

事实真的如此么?

职场中的“黛玉”语录,或许会告诉我们答案。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昨儿的工作你让我做了,我便做了。今儿你又说做错了,你这问题,我倒不明白了”。

这阴阳怪气后头,是芸芸加班人和黛玉诸般相通的心境。

看着有外祖母庇佑,受一大家子人疼爱的黛玉,过得却委屈。《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大伙凑在一起聊天,探春细数着众人的生日——

“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

这一盘,袭人听出了不对劲——

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

憨祥云醉眠芍药烟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寄人篱下的黛玉,有潜藏在心底的委屈。来源/电视剧《红楼梦》片段

一个插曲,背后是黛玉在大观园里头的真实待遇——寄人篱下,这么多年,没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也就由着这句“不是咱家的人”,奴仆兴儿,可以这般向他人描述自家小姐——

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我们这起没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取尤二姨 沈三姐思嫁柳二郎

“阴阳怪气”里头,透着敏感中的妥协与无奈。对黛玉而言,父母早逝,舅舅舅妈对自己不过是表面做做样子,唯一的外祖母的疼爱终究有个限度,“孤女”这个身份,就这样牢牢地压在心上,就像她对自己的这段描摹——

“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因着“一无所有”“无所依仗”,苦寻安全感无着,她对着飘零的落花自怜自艾,动不动就为处境担惊受怕,旁人半句无心之言也会认真听进心里,敏感多疑,像一只刺猬般竖起周身的硬刺,守卫最柔弱的躯体。

黛玉葬花。来源/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如此,她自恃诗文才华,不屑同无礼之人相交,讥讽刘姥姥是一只母蝗虫,用一重重穿起的保护色,试图驱离内心深植的不安与自卑。可即便是这样的黛玉,在海棠诗社第二次赛诗时,面对众人的推举,也会说笑着“婉拒”。此时的她,话说得谦逊而圆润——

黛玉道:“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

李纨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

像本是块坚硬的冰,终是在大观园的气温中,柔和了棱角,化成了水。

敛去锋芒的同时,黛玉也开始学着妥协,甚至迎合。当被紫娟试出心意后,黛玉发现,薛姨妈或许是能帮着自己和宝玉说亲的宝贵助力,于是不怎么乐意掺合人情世故的她,面对薛姨妈的生日,“早备了两色针线送去”,甚至公开朝着姨妈撒娇——

黛玉笑道:“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姨妈若是弃嫌不认,便是假意疼我了。”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慧紫娟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如同面对加班的打工人。不是不想选,而是没得选。有人曾一笔戳破打工人的心理现实——面对在家庭收入中占比八成以上的工作收入,很少有人能挺起腰杆,拒绝加班。我们如同融化了棱角的黛玉,为了工资、升职,心甘情愿地久坐在工位上,甚至主动投身“加班比赛”。

夜晚,灯火通明的办公楼,不少人依旧在工作。摄影/Grand Warszawski,来源/图虫创意

“阴阳怪气”背后,同样藏着反击和抵抗。小心谨慎如黛玉,面对众人拿自己比作戏子取乐,当场敛着性子,转头却在宝玉面前痛诉——

“问的我倒好,我也不知为什么原故。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 “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家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加班”在社会大众的心里逐渐不再“理所当然”。相关部门出台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加班,越来越多的媒体公开发声,拒绝996。

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加班文化”正在被扭转和改善,职场中的“黛玉语录”也会有随之消散的一天。

参考资料:

陈佳楠.《红楼梦》文学与文化的解读[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7.

段江丽,红楼人物家庭角色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

曾扬华著,红楼寻味,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

金永明.薛颖峰绘.我的名字叫伊莲画说职场交往心理[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

END

作者丨念缓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