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狗血的剧情,到了他这里都成了伟大的戏剧

世上最狗血的剧情,到了他这里都成了伟大的戏剧

据说,国产电视剧与真人秀、国足比赛并列中国荧幕三大虐恋。不管观众硬抵制软吐槽,国产剧硬是岿然不动,十部剧里九部差,还有一部靠服化。

按说一部电视剧的好坏有很多因素,只是现在国产编剧的套路之烂,往往掩盖了其他环节的粗制滥造。

今年第一季度的烂剧代表《大宋宫词》,最可怕的就是剧情,节奏忽快忽慢,还为了推动故事情节强行让人物降智,原来应该很重要的情节一个gif就交代完毕。

去年接档《三十而已》的《以家人之名》,本来可以握紧爆款的接力棒,但从治愈基调走向狗血恋爱之后,便注定了高开低走的烂尾结局。

每个国产编剧的肚子里,大约都有狗血套路三大件,轻轻松松给你写满50集不是问题。

但狗血剧情真的出不了好作品吗?我看未必。

有的人只要戏不够,就用爱情来凑。有的人即使写最狗血的感情戏,也能点出至深的道理,而且400年不过时。

他写的剧粗鄙又狗血

却能畅销400年

丘吉尔说过,宁愿丢掉一百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到底有多伟大?今时今日,英国人仍然孜孜不倦地演绎莎剧,莎学研究者的著作也许一个图书馆都装不下,莎士比亚的影响甚至渗透到全世界的日常语言中。

但莎士比亚的戏剧,不是让你正襟危坐去欣赏的庙堂珍珠。当年的老莎,不过是演员出身的编剧,在伦敦边缘地区剧团里讨生活。

那时的剧场是供劳动人民休闲娱乐的地方,现场永远闹哄哄,还有人叫卖各种吃食,英国人民在剧场里嗑生蚝就跟嗑瓜子一样寻常。

要让他们愿意掏钱走进你的剧场,你的戏必须足够引人入胜。所以,现在被当作高雅艺术典范的莎剧,当年其实是不折不扣的三俗剧。

首先,莎士比亚的戏里,少不了黄段子。在这里,我只敢轻轻举一例没那么大胆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一句描写:“爱情如果是盲目的,就射不中靶。此刻他该坐在枇杷树下,希望他的情人就是他口中的枇杷。”更多黄暴台词,详见《哈姆雷特》。

其次,他又是毒舌boy,骂人不带脏字的对白,观众看起来特别爽。

嫌你丑,他会说“我要把你这丑脸打得好看一点”(《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嫌你脏,他会说“我想啐你,又怕玷污了我的唾沫”(《雅典的泰门》);嫌你臭,他会说“那种最恶心的恶臭可是鼻孔从来没有受过的罪”(《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再来,莎士比亚的戏剧,基本都基于一个简单的故事。单就剧情来看,不无狗血,诸如年轻男女的爱情被父母阻止、爱上的女孩是仇人的女儿等等。但剧情越狗血,观众看得越爽,哪怕今天的观众依然能够收获同一份的酣畅淋漓。

但莎士比亚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原因不在剧情。他的戏剧魅力高于情节本身,言辞之漂亮不说,在莎剧里随便抽出一句话来,每一句都足以把人物形象立住。

反观现在狗血剧,角色说了几百句台词,形象还是跟纸一样薄,没有灵魂可言。就人物塑造这一点来说,400年前的莎士比亚,还是赢了今天的国产编剧500个牛顿。

好的编剧,从来不会跳出来替人物说话。所有的台词、行动、戏剧冲突,都应该围绕人物自身的生命逻辑。

因为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有自己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观众才能轻易代入角色,理解人物所面临的选择和困境。

莎士比亚像一面镜子

照见每一个时代的我们

在戏剧的世界里,莎剧是奇妙的品种。它们确实相当粗俗,但你要说它有多深,它就有多深。

因为酣畅爽利之上的发人深省,莎士比亚的戏剧至今还在日复一日地上演,并被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观众所喜爱。

据说,没演过哈利波特的英国演员,心中总有怨念。但所有英国演员一定都演过莎剧,否则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演员。包括你喜欢的男神,无一不以演莎剧为荣。

本卫肖演过查理二世

肥皂剧一般的故事,能够一遍一遍地被重演,一方面当然是莎剧的语言魅力与戏剧魅力本身无与伦比。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莎士比亚可以照见不同时代的我们。

英国作家约翰逊说过:“他的戏剧是生活的镜子,谁要是被其他作家捏造出来的荒唐故事弄得头昏眼花,读一下莎士比亚就会医治好他那颠三倒四的狂想。”

他一定是400年来最懂人性的人,要不然,为何我们今日遇到的所有人生问题,他的兜里都揣着一瓶解药?

当你为爱而不得感到纠结,他告诉你“真正的爱情,所走的道路永远是崎岖多阻”(《仲夏夜之梦》);

当你为情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他提醒你“真爱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行为才是忠心的最好说明”(《维诺那二绅士》);

当你深陷爱情的狂喜,他又悄声地指出爱情的真相是易变,“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罗密欧与朱丽叶》);

当你处于人生的低谷,他鼓励你“逆境和厄运自有妙处”(《皆大欢喜》);

当你陷入犹豫不定,他让你相信自己,“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哈姆雷特》);

他常常直击人性的晦暗,放在今天,依然是时代的警句,“我们常装出信仰的表情和虔诚的举动,却用糖衣来包裹恶魔的本性”(《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之所以不怕时间的淘洗,不仅是把话说得聪明漂亮,而且还经得住岁月的检视,让今日的我们也能对自己多一点反省,对人世多一点了解。

你读过的书

会塑造你的灵魂和面貌

在莎士比亚这里,我们印证了卡尔维诺所说的话,一部经典是一本从来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而且它会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确立你自己。

讲真,读书并不是为了在朋友圈显摆。在网络时代,读书似乎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但实际上我们恰恰越来越需要这样一个距离,帮助我们对照自己的经历和自己身处的世界,更好地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和我们自己,对人生作更多的反省。

一个人读过的书,会留在自己的生命里,构成一个完整的你。在有限的生命里,你所阅读的一切,都将塑造你的灵魂和面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