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仔细说说,害怕是怎样一种感觉?
文化读书
文化读书 > 读书 > 正文

跟我仔细说说,害怕是怎样一种感觉?

本文由女滑雪运动员克里斯滕•乌尔默(Kristen Ulmer)撰写,她于1966年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尼克。在她长达15年的户外运动生涯里,有12年被评为世界最佳女性极限滑雪运动员,并被票选为北美洲最勇敢女性运动员。同时,她也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协调师。她以协助个人和团体客户解决那些令他们感到困扰的与恐惧相关的问题而著称。

01 恐惧藏在地下室里

压抑恐惧可以让人获得巨大的力量。以我为例,我做到了这一点,于是成了世界顶尖的运动员。我因此获得了名声、金钱和大量关注。通常,这种巨大的力量能够延续十年甚至更久,直到出现有问题的迹象。

表面上来看,压抑恐惧通常会让人感到:闪耀全场;实现父母和社会的期望;有十足的信心;不再需要面对内心的阴影、伤痛或是错觉;不再会当众丢人现眼。

哪怕因此再造成的折磨也都能变成别样的幸福归属。如果已经习惯战争,自我意识就能利用冲突和伤痛来让人感到精力充沛,生机勃勃,让人觉得自己仿佛拥有了独特的能力。

“自我意识”总会想尽办法让人觉得自己独一无二。这种独特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时它会激动地说:“我是个多么伟大的运动员!”有时它则可能会同样激动地说:“我是如此抑郁!”但无论是体现在运动水平上还是抑郁程度上,对“自我意识”而言其实都是一样的。

此外,“自我意识”还会想办法让人产生上瘾的感觉。从阿富汗战场返回的士兵经常表示自己会怀念战争的刺激和战友之情。没有这些的生活会让他们觉得空虚无趣。他们迷恋的是战争所带来的兴奋。他们自己可能会觉得这是上瘾,但其实真正的原因却还是来自他们对恐惧的压抑。我对此非常清楚,因为我深有体会。

如果习惯了压力,细胞会以此为养分,渴望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它。倘若哪天压力不存在了,潜意识和身体就会不停搜寻它——“压力在哪里?”——如同犯了烟瘾的人到处找香烟一样。而如果真心寻找,压力其实遍地都是。

我将这种现象比作烟瘾并非偶然。生活中最主要的上瘾对象不是性、毒品、酒精(或者尼古丁),而是我们心目中的自己。所有人都会不可避免地沉迷在自我意识和信念之中,然后一直追随那些旧有的感觉一路前行,哪怕这种感觉是压力和焦虑。

年轻时你也许偶尔还能摆脱掉它,但这种瘾的发展速度远远快过年龄增长,总有一天你会被追上。而对于恐惧而言,道理也是一样的。一旦它真的追上年龄,你必定会有所察觉,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但随之而来的独特且痛苦不堪的感觉最终会让你难以承受。

这种痛苦也许有无数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可能是事业不断遭遇失败;天赋难以施展;不再成长;什么也感觉不到;失去自信;渐渐变老,却仍不知道这辈子到底该做什么;感情关系一团糟;从来无法真正表达自我;心里明白这不是最好的生活,却又无法改变。

更糟糕的是,你也许还患了无法治愈的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或是风湿性关节炎,又或者是因下背部疼痛而落下的残疾、难以恢复的肩伤、找不到病因的纤维肌痛等。

这时身体中的警报会发出只有你才能听见的刺耳声音。

02 被疯子所掌控的人生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理清身体公司有哪些董事会成员。首先你们都需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职责,然后我们才能和其他员工沟通。这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控制思想将会怎样?

管理员擅长控制心跳或是分泌胃酸,但似乎它并不会主动控制思想。因为……思维头脑实在太过疯狂,它就如同是开会时那位招人讨厌的董事,总是喋喋不休、衣着邋遢、头发凌乱。在了解思维头脑和精神错乱这两者时,我花费了差不多一样的时间,结果发现他们并没有什么两样。

思维头脑会产生无与伦比的控制力,这种控制力会让人产生某种错觉,以为自己也能反过来控制它。控制不了思维头脑的想法将会非常可怕。因为这会使得我们对以下这个概念无法理解,这个概念就是:事实上,我们自己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候都在无意识地被一个疯子所掌控。

酒精算是摆脱这个困境的一种方法。

不过如果你认为自己足够聪明,那么你完全可以不采用这种恶习来获得解脱。以下是不依赖酒精来掌控思维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新方法总在不断涌现。

目前现有的方法如下:

谈心疗法。和心理治疗师好好聊一聊是一种经典策略。你会和“疯狂”共处一室,并试图与它当面对质,而不是把它淹死或是远远躲开它。你据理力争,希望自己能够控制它。你想要以理智驯服这失常的思想。这的确奏效:治疗结束后你对人生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会比治疗开始时更能控制自我——至少坚持一天还是可以的。

认知行为疗法或“新时代运动”练习。这些练习彼此不同,但都认为人并不是失常思想的受害者。它们把思维当作一台电脑。我们都知道如果电脑程序无法运转,就需要重新编程。因此只需对思维回路重新编程,设置全新路线,一切就将会变得完全不同了,因为此时整个头脑都已经变得不同了。甚至连脑科学都支持这种理论。人类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程序”,创建独享的现实。该理论甚至认为“无所畏惧的生活”也是有可能实现的,只要创建“无所畏惧”的想法就行了。对感恩、自信以及其他所有情感也都能如法炮制。

冥想。虽然列在最后,但冥想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种非常受大众欢迎的方法。从没有人认为冥想的目的是控制或是摒弃思维,但如果冥想者感觉变好,变得更加镇静或是更能跳脱束缚、自由思考的话——很多人都会这样——那么就表明冥想确实有此作用。它的核心概念是:思想就像一个情绪不稳定的疯孩子,只有将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某一样东西上时他才能彻底平静。而我们都喜欢安安静静的孩子。

这些方法都能控制思维头脑,不过恐怕要花上很长时间、经历种种困难才能最终得以实现。通过心理治疗或是冥想可能要花费20年甚至更久才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内心平静。不仅如此,只要错过了一天冥想练习,你都会发现自己又开始在往不理智的那一面倒退了。而停止一周冥想练习所造成的后果就更难以估量了。

这些陈旧方法只会让改变之旅变得艰难,然而原本其实不必如此。这就好比明明有地图软件和全球定位系统可用——新型简便的工具,能让旅途更加方便——却非要使用古老的导航仪或是在沿路的各个加油站询问方向一样。

03 恐惧让动物变得更灵敏专注,却让人类变得麻木

换一种角度来看待事物吧。假如你看到桥上的一个疯子把路过的每个人往河里丢,你会怎么做?

你是会直接跑开,还是会把他按倒在地?但请容我提醒你以全新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好家长会怎样做?禅宗大师会怎样做?试着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看看会发生什么。

他们会这样做:善意地询问这个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积极地倾听他所说的话,试图找出让他如此疯狂的原因,并且满怀尊敬和关爱地对待他,而这样做会让他们自己也感到欣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把他按倒在地不是个好选择。在此,这位疯子指的即是恐惧,它无法被遏制。那么问题来了:通过什么办法才能以最少的付出而又能获得最想要的结果呢?

毫无疑问,恐惧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也思考一下动物会怎样做。动物不会以荒谬与合理来分辨这种力量,更不会将其视为坏事。动物也善于借用恐惧的力量,并利用它来实现成功。恐惧让动物跑得更快,进而逃脱捕食者的追捕。而人类呢?恐惧一出现我们就屏住呼吸一动不动。恐惧让动物变得更灵敏专注,却让人类变得麻木。看出区别了吗?动物选择了与恐惧的力量融合。所以,逃离还是反抗,到底哪种做法才能让人变得更加强大呢?

我们也许不懂功夫,人类也显然与动物不同。把抵抗恐惧的重担一股脑塞进背包,然后试着背上它往前走一步。感觉很重吗?那么现在换作把崇敬恐惧装进背包。哪一种感觉更轻一些呢?

于是选择便出现了:反抗恐惧,让它或明或暗地主宰生活,并应付随之产生的一切——失眠、焦虑、疲惫、指责、否认、忽视或是疯狂思维……或者接纳并崇敬恐惧,甚至让它主宰你的生活,让它扩大你的思维疆界,提高你的潜在创造力和活力。如此一来,恐惧会变成顾问、朋友、玩伴和冒险伙伴,并让你有机会获得超乎想象的速度与力量,有机会变得更加轻松平静。

很多人立刻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知道与室友或是疯子对抗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并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因为应对随之而产生的问题仍然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对于有的人而言,明白这个道理恐怕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可能永远也不能领悟。然而一旦开始有意识地练习,这种选择就必然会存在。苦难无从选择,不适无从选择,但抵抗与否能够选择。抵抗还是崇敬,这完全取决于你。

我对于恐惧的矛盾态度变得越来越明显,这让我感到困惑。我不仅对恐惧又爱又恨,同时,我对它的抑制也达到了极致。我虽然外表上与恐惧谈笑风生,但内心却是极度恐惧的。现在我知道这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诡异的是它们让我同时感到真实可信。

所以我认为答案是:我对恐惧的爱和恨共存。我同时经历着这两种极端的感受,并一直与恐惧共度光明与黑暗。

于是我产生了两种感受。首先便是彻底接纳恐惧所带来的绝妙体会,这让我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活在当下,领会流过全身的每一种情感,全面接纳内心的所有阴暗面(愤怒、虚假自我、不安、失败、对他人的不信任)并将它们全都转化为促使自我表达的能量。这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过得非常轻松。

然而与此同时,我对恐惧病态性的逃避也达到了极致。它缓缓熄灭了我心中的火焰,直到我陷入黑暗并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困惑。

04 措辞变化

花点时间好好思考一下你要对身边的人说些什么,这样你才会明白如何以最佳方式感受和表达情绪。而如果其他人乐意了解,那么他们也将能做得到。让所有人都达成共识吧!如此一来恐惧就会变成一份礼物而不是一种障碍。

所以,当听到有人说“我觉得害怕”时,还请你不要再为他感到可耻了!相反你可以采用如下回复。

“很好。”

“跟我仔细说说。”

“害怕是怎样一种感觉?”

“好的,那现在你就需要好好体会它。”

“需要我帮你什么吗?”

“好的,等你不再害怕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如果曾经这样说:

请变成:

别害怕。

害怕是怎样一种感觉?

没什么可怕的。

世界的确是个可怕的地方,对吧?

别让恐惧掌控你的人生。

别让逃避恐惧掌控你的人生。

摒弃恐惧。

拥抱恐惧。

把恐惧抛在身后。

让恐惧伴随左右,它们能帮助你。

克服恐惧。

融入恐惧。

不要助长恐惧。

不要反抗恐惧。

如果你确实希望自己能够彻底地转变看法,那么你在谈论恐惧时的措辞也应当进行变化,因为措辞是非常重要的。

举例来说。先请大声地说:“我想和恐惧相处。”现在,请再说:“我不想和恐惧相处。”哪一种令你感觉更好?

以下列出了谈论恐惧的常用说法,以及替换它们的更好选择。

如果曾经这样说:

请变成:

我不想觉得害怕。

我想感受到害怕。

我克服了恐惧。

我克服了环境因素。

别想了。

顺其自然。

我绝不会让恐惧拖我的后腿。

我绝不会让逃避恐惧拖我的后腿。

忍受恐惧而做。

因为恐惧而做。

尽管害怕,但我还是要做。

因为害怕,所以要做(“尽管”这个词显得对 “恐惧”不敬)。

我不害怕。

我害怕,不过我可以装作不害怕。

现实就是这样。

我害怕,我觉得自己无力改变任何事。

负面恐惧与正面恐惧。

没有这回事儿。恐惧就是恐惧。

恐惧再见。

恐惧你好。

恐惧一无是处。

恐惧内涵丰富。

恐惧是障碍。

恐惧是良师益友。

一定要征服恐惧。

一定要享受恐惧。

信念胜于恐惧。

信念和恐惧是平等的。

恐惧是骗子。

我才是骗子,因为我没有面对现实。

恐惧压垮我们。

恐惧促进我们的成长。

恐惧限制我们。

拥抱恐惧,你将获得无限可能。

恐惧是一种虚假的现实。

恐惧可以给我无比有效的建议。

对肾上腺素上瘾。

对恐惧上瘾。

由此,你将学会与恐惧沟通所用的语言。如果你对“我有什么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觉得害怕。那么,害怕就将成为你的职责,所以尽管回复“我害怕”吧,这将是你的全新口号。

本文节选自

《恐惧心理指南》

作者: [美] 克里斯滕·乌尔默

出版社: 后浪丨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译者: 陆桦

出版年: 2020-9

编辑 | 杏花村

主编 | 魏冰心

图片 | 网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