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徐中玉丨作家格非:徐老一直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纪念徐中玉丨作家格非:徐老一直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6月25日凌晨3点35分,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先生去世,享年105岁。

徐中玉,191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语文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名誉主任。

纪念徐中玉丨作家格非:徐老一直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徐中玉上观图

格非早起听闻徐先生去世了,感到非常难过。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和徐先生的交往甚至要早于钱先生。“毕业留校之后,有一次徐先生托人带信给我,说想和我聊聊,我就到徐先生家去,听他和我聊学问、聊做人,从那时起,我与徐先生的交往渐渐多了起来。”

在格非看来,徐钱两位先生做人做事的风格完全不同,虽然优秀品质是完全相通的。“比如如果他们不同意谁的观点,钱先生会一笑置之,徐先生会直接了当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应该说徐先生的性格更方正、更耿直,当然也比较严肃。”

有一次几个年轻师生去徐先生家做客,大伙聊起了周作人。“当时学术界对周作人的评价和过去完全不同,大家对周作人的创作和写作有了一些新的评价。徐先生一开始不吭气,后来我们越聊越欢,有人就说了句‘说周作人是汉奸,其实是误会。’这话被徐先生听到了,徐先生非常罕见地勃然变色,直接批评那位学者说,周作人的学术、文学怎么评价都可以,各人各有看法,但是说到周作人的落水和变节问题,事实俱在,是不容辨驳的。他这一说,当时屋子里一下鸦雀无声。从这事可见他的性格。钱先生就评价他非常硬朗、刚正。”

“可是他和我们这些晚好几辈的年轻人交往, 非常亲切。”格非说,“我们也经常和钱先生聊起徐先生。对于华师大中文系的发展,徐先生倾注了太多心血,客观上这对77、78、79这三届的创作风气带来了很大影响。我后来到华师大也是受到这个风气的感染。”

“最早徐先生托人带信给我,很大原因是我发表了一些作品。他对年轻人非常关注,不管这人是谁的学生。他把我叫去家里,了解各方面情况,还提了很多建议。他对年轻人的鼓励是不遗余力的。他对于华师大中文系学生在外面取得的成绩都很关注,也很欣慰。”

纪念徐中玉丨作家格非:徐老一直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1978年摄于泰山南天门

让格非印象很深的是,徐先生有几次和他说:“华师大又出了一个作家,叫李洱。你知道吗?”

“我就给徐先生介绍李洱的情况,那时候李洱还没有太多作品,但是徐先生已经知道了。后来徐先生有一次来北京,那时他已经九十多岁了,李洱在首都大酒店请他吃饭,我也在场。徐先生从头到尾都高高兴兴的,也和李洱握手聊天。吃了半天徐先生突然认真地问我: ‘格非,我们还有一个学生在北京,叫李洱,他现在怎么样?’ 当时我们全都大笑起来,李洱也是哭笑不得。”

“我离开华师大后,眼前一直出现徐先生的面容。他是一个严肃又温厚的长者。我内心知道,在上海,在华东师大,如果说有一位师长一直默默地记挂和注视着我们的成长,这人就是徐中玉先生。每当我想起他清朗而亲切的面容,都会感受到他对我们的关心、鞭策和鼓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