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最近《复联4》宣布预售已经破亿,奇高的票价和各大影院的满场盛况简直史无前例。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复联者联盟4:终极之战》

甚至有一些影院推出了票价400+“皇帝座”,却依然十分抢手,座无虚席。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某影院排片表

去年《复联3》有刷片100次的外国网友,今年《复联4》又不知会掏空多少漫威粉的钱包。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面对商业片的势头越来越高,文艺片也不甘示弱,纷纷抢占影院排期,加上电影节的热度加持,文艺片的名声也开始躁动起来。

从《江湖儿女》《狗十三》,到《地球最后的夜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以下简称《风雨云》),可惜排片量是上来了,评价却两极化严重。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雨云》在同期上映的电影中,票房不出意料的倒数第一,仅有120万左右。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年初上映的文艺片《地球最后的夜晚》,正是这部电影让文艺片派和商业片派从“暗斗”,变成了“明争”。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地球最后的夜晚》剧照

各种各样的神评论瞬间炸了锅,比电影都精彩:

网友说,这样的都叫电影,我家门口监控录像都能拿奥斯卡!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来自商业派影迷的抨击——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于是,文艺派影迷公开质疑了他们的智商——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商业派影迷这边又讲了一个笑话:有网友称,他觉得最惊悚的一幕,是电影里演到吃苹果那段的时候,邻座的观众居然看哭了……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文艺片派和商业片派之争,好像是一个比“咸豆花和甜豆花”之争更高级的PK战,但影迷们的火药味却丝毫不减。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文艺片派

文艺片好看吗?


我认为非常好看,其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普通商业片没法比的。

如果电影是作为商品诞生出来的,那么在1915年,格里菲斯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就标志着电影由商品成为艺术品,而文艺片正是这种进阶性发展的产物。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

难怪文艺片影迷们说,商业片还没有脱离低级趣味,搞一些炫目的特技镜头,嘻嘻哈哈一阵闹哄啥意义也没有,这些都被文艺派称为“快餐片”。

那么他们觉得文艺片好看在哪里呢?

文艺片大多讲究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或是导演自我情感的表达,或是关注人性的思考,社会伦理和人情世故。

咱们国内在80、90年代也出现了一大波优秀的文艺片,电影中的很多剧照极具艺术性:

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比较典型的导演自我表达型的影片,也被称为他的个人传记式文艺电影。

这是我最爱的剧照,当年小陶虹这一个吐烟圈的动作,不知道圈了多少少男之心。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陈凯歌的《孩子王》用艺术性镜头讲述山区里一位教师和一群孩子的故事,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电影节我又回顾了一遍这部经典老片,还是惊叹于顾长卫导演对镜头的把控感,他对光影的的拿捏极具艺术感: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孩子王》剧照

对山区的孩子来说,老师就像一盏长明灯,点亮了他们匮乏贫瘠的生活: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孩子王》剧照

其实早在80年代就出现了文艺派与商业派之争,徐浩峰在《刀背藏身》中提到说:

“八十年代有一场非常奇怪的文艺论战,文艺片和商业片之争。从文字记录上看,师辈们之所以热烈欢迎商业片时代到来,是企图借市场势力,为创作争取更大空间,想在‘商业原则’下藏身,以‘观众不答应’为自己撑腰。”


当时的国内文艺片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前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亏到底,后有《百鸟朝凤》跪求排片,文艺片的生计难题一直都存在。

文艺派其实就是想在繁复焦虑的生活中,保留一份初心,安安静静地享受真正的电影艺术。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商业片派

商业片好看吗?


我认为非常好看,不过因为和“市场”“票房”这两个词联系得太紧密,导致大部分人一说到电影,以为只有商业片。


不信,你去看看现在院线里上映的,100部电影里有90%以上都是商业片,像是恐怖片、喜剧片、爱情片等,这种电影有明确的类型目标和观感期待,说白了就是割韭菜赚钱,只考虑电影能不能把成本翻倍地赚回来。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在这个娱乐致死的时代,电影成了消遣放松和人际交往的工具,正如好莱坞产业如此庞大,就是依赖于口碑好,大制作的商业片。

就像1977年的《星球大战》,它直接开启了高科技背景、消费时代的电影模式。之后科技的发展为电影注入了能量,比如《阿凡达》营造的3D奇观。

不仅是这种划时代的电影体验,如今电影业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得益于商业片的推动。

中国史上第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叫《阎瑞生》,你不熟悉这部电影没关系,但姜文的《一步之遥》你肯定听说过,他们讲的是同一个故事。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一步之遥》电影海报

1921年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在法租界的夏令佩克影戏院公映,首日票房收入就高达1300块大洋。后来从一夜两场到加演日场,都是场场爆满,在第一个礼拜净赚4000大洋。

中国正式进入商业片时代的标志是张艺谋导演的《英雄》。

虽是商业片,但是张导的电影审美依然在线,大胆的用非常鲜明的颜色表现他心中的江湖,武侠,英雄和美人。

用令人血脉喷张的红色表现人的欲望和妒忌: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英雄》剧照

用澄澈的蓝白映衬纯洁的情感和心灵: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英雄》剧照

英雄和美人,人剑合一,绿色代表原谅色(就是字面意思,别想歪)从这里就开始了: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英雄》剧照

虽然观众对剧情褒贬不一,但是在《一代宗师》诞生之前,我认为这可称得上是电影史上最美的武侠片了。

如今的电影市场,唯利是图的人不少,导致烂片太多,注水的情节和5毛特效实在辣眼睛。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随着网大的风靡,更是把拍电影的门槛一再拉低,连同观众的品位一起,葬身于纯粹的娱乐化之中。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好看才是硬道理!

其实,不光是文艺片或商业片互相看不起,电影鄙视链很早就已经存在了,流传最多的大概是:

欧洲电影>美洲电影>日韩电影>台湾电影>香港电影>内地电影。

很多影迷标榜这个鄙视链,逢人就炫耀自己多么多么爱欧洲电影,其实真正的艺术片受众并没有吹牛的人多。

文艺片影迷的口头情怀,商业片影迷的花钱图乐呵,说白了,无非都是凭着“我高兴“我愿意”“你懂什么”的准则来伪装自己。

不管这鄙视链的存在是为了装X秀优越感,还是为了赶时髦跟潮流,都不如摒弃标杆和皮囊,做一个普通影迷静下心来看一部好电影来的更有意义。

归根结底,电影就分两种:好看的和不好看的。

这个分法很直接,却也不见得有错。

文艺片也有没那么艺术的时候,商业片一样有伟大的作品,一样有像朴赞郁这样把商业片拍进戛纳颁奖礼,并且战胜很多艺术电影的大师。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朴赞郁的《老男孩》被奉为韩国神级电影

商业片要拍得好,一样需要艺术性。


贾樟柯算比较出名的文艺片导演了,他的电影关注小人物,展现边缘人的生活,属于现实主义的电影作品。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2006年他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第28届德班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但是在国内上映后的票房只有30万;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三峡好人》剧照

到了2015年《山河故人》终于有了起色,票房3000万。这部文艺片能够有这个票房,离不开10年来国内院线在商业片大发展下,为文艺片开拓出的更大生存空间。

《复联4》VS文艺片?别搞鄙视链了,我都替你们累

▲  《山河故人》剧照

商业片带动了电影业的飞速发展,票房与观众都在增加;一些商业片也具备故事深度和情节的艺术性,旨在娱乐的同时打造更优质的电影。

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寄生关系显而易见。

史诗级电影代表《公民凯恩》讲述了一个传奇人物的一生,一部带领我们回顾美国发展史的艺术电影;普及度极高,几乎零差评,爱情故事版灾难片《泰坦尼克号》等等,都是非常优质的商业片,他们兼具了传播度和艺术性,带着更多的人走进影院,爱上电影。

文艺片派OR商业片派都别争了,还是安静看电影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