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失火,为中国的古建筑保护敲响警钟|洞见
文化读书
文化读书 > 洞见 > 正文

巴黎圣母院失火,为中国的古建筑保护敲响警钟|洞见

经过将近一天的灭火和抢救行动,巴黎圣母院逃过了被毁灭的命运。但这次突然而至的大火,也为古建筑的保护敲响了警钟。自由撰稿人宋晨希认为:巴黎圣母院的火灾之所以短时间内很难扑灭,是因为它的哥特式建筑结构。而放眼中国,毁于火灾的古建筑也不在少数。防火并非小事,当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够影响一座古建筑的命运。希望这次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悲剧,可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推进古建防火保护工作,才能不让悲剧再次重演。

巴黎圣母院:因雨果而闻名世界

失火前的巴黎圣母院

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巴黎圣母院作为众多欧洲中世纪古建筑之一,它的得名得益于大作家雨果。

1831年1月,年仅30岁的雨果写出了《巴黎圣母院》。雨果对巴黎圣母院情有独钟,早在孩提时代,他就经常顺着巴黎圣母院螺旋式的楼梯爬上钟楼,去听巨大的铜钟发出震耳欲聋的钟声。

雨果评价钟声是“值得一听的歌剧”,“巴黎白天里发出的种种声音,是这个城市在讲话;晚上的,是这个城市在叹息;这会儿,是这个城市在唱歌”。

雨果曾经在一次研究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曾无意间在两座塔楼之间发现了一个用手刻上去的字:ANAΓKH,这是一个希腊字母,意思是“命运或定命,命数”。

受到这个词的启迪,雨果开始了《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正当雨果闭关写作的时候,巴黎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

雨果为此赶到高兴,并写诗疾呼“三天三夜,人民的怒火,象在红炉中熊熊燃烧”。或许是受到七月革命的影响,《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成为了揭露中世纪法国社会的控诉书。

雨果之所以用巴黎圣母院来做书名,是因为他所书写的那个时期——1483年,整个巴黎最高的建筑就是这座教堂。从这座教堂俯瞰,可以看到整个巴黎的众生相,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所有的故事也都围绕着这座教堂展开。

《巴黎圣母院》出版之后,曾经遭到了众多读者的批评。其中,最为有力的一条则是“在您的《圣母院》中包罗万象,唯独丝毫没有对上帝的虔诚”。其实,恰恰是雨果大胆揭露中世纪可怕的教义,为他后世赢得了伟大的地位,也让巴黎圣母院为世人所知。

此后,巴黎圣母院还举办过诸多重大的活动,比如1945年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

巴黎圣母院,被雨果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我们似乎已经很难分清,巴黎圣母院被焚毁后,人们哀悼的究竟是这座建筑本身还是它被雨果所赋予的反抗、革新精神。

为信仰而建的教堂

大火中的巴黎圣母院,塔尖折断

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1163年开始建造,历时180多年,直到公元1250年才正式落成。雨果曾在小说里详细的描写了巴黎圣母院的景象:

我们头顶上是尖形双拱屋顶,木雕贴面,天蓝色彩绘,装饰着金色百合花图案;我们脚下是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地面。几步开外有根高大的柱子,接着又一根,再接着又是一根;大厅纵深一共竖着七根大柱,支撑着双拱屋顶落在横向正中的拱底石……

还有,一扇扇尖形长窗,尽是光怪陆离的彩色玻璃;一个个宽大的大厅出口,都是精雕细刻的富丽门扉。而所有这一切,圆拱,大柱,垣壁,窗框,护壁镶板,门扇,塑像,从上到下,满目湛蓝和金黄,色泽斑斓,光彩照人……

哥特式教堂起源于12世纪,最先在巴黎附近的法兰西岛上兴起。到了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史家瓦萨利海拔它看作是蛮族人的艺术(Gothic这个词本身就具有蛮族的意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接受了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甚至又被人称作与希腊艺术并列的伟大形式。由此可见,人类的审美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变迁的。

在中世纪的西方,建筑本身的意义永远大于它的实用价值,其目的是为了宣扬神的荣光。哥特式艺术也不例外,它的造型之所以如此繁复,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出一种上帝的“场所精神”。

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专门讲述了哥特式建筑(书中翻译为“高惕式建筑”)。黑格尔认为,哥特式建筑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将其与外界完全隔开。“正如基督教的精神集中到内心生活方面,建筑物也是在四方面都划清界限的场所,供基督教团体的集会和收敛心神之用”。

虽然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里面,建筑被它归结到很低的地位(物质大于精神,远不及雕刻、绘画和音乐层次高),但是黑格尔对哥特式建筑的功用却做了很好的总结。

哥特式建筑会安装彩绘玻璃,由红、绿、蓝、黄等颜色相互配合,这种彩色玻璃主要由小玻璃片组成,它们由铅丝链接,构成了玻璃上人物的轮廓线。人物的面貌也都是由黑瓷漆绘制而成,在每扇玻璃上构成圣经故事场面。当人们仰头,就能观赏到《圣经》里面精彩的故事。

当阳光照射在玻璃上,室内会形成五颜六色“如宝石般的光彩”,室内环境会变得虚幻莫测、虚无缥缈,俨然步入太虚幻境。这么设计的目的,其实就是让人们在庄严的教堂前显得卑微而渺小,从而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海涅在《论浪漫派》中说:“我们在教堂里赶到精神逐渐飞升,肉身遭到践踏……精神沿着高耸树立的巨柱凌空而起,痛苦地和肉身分裂,肉身则像一袭长跑扑落地上。”

哥特式建筑最有特色的形式,则是整个建筑上面的尖顶。尖顶意味着人类的灵魂能够通过它飞升,直入天堂。

巴黎圣母院完全是按照哥特式样式建造的,只不过它突破了以往传统教堂外形粗笨、呆板的束缚,采用了华丽的建筑形式和精美的雕塑装饰,更具备了艺术价值。

巴黎圣母院内景

由于中世纪教堂建筑完全为信仰而建,导致它在遇到火灾时,灭火变得颇为困难。

无独有偶,2015年1月4日,美国纽约市皇后街的一座一百多年的哥特式教堂——忧伤圣母教堂也发生了火灾。在这场火灾扑灭之后,美国消防部门就总结出了教堂火灾着重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比如桁架屋顶最容易引燃,厚重的石膏顶和瓦片会首先出现脱落,吊顶可能会在屋顶之前坍塌等。

纽约市消防局副局长文森特·邓恩在编写《燃烧建筑的坍塌》一书中,还专门列了一章,书写朝拜场所的灭火扑救要点。

不知道法国的消防员是否了解美国哥特式教堂燃烧的这起案例,但显然,美国消防员的灭火工作更为得力,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扑灭了大火,大部分部位被保住。

从西到中:晚清时期,黄鹤楼曾被付之一炬

黄鹤楼图片

正当人们哀悼巴黎圣母院火灾的时候,有人不禁想起了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与欧洲相比,中国古代建筑更加命运多踹。

由于中国古代的建筑多为木式建筑,因此更不易保存,容易招致火灾。如果欧洲的建筑在火灾之后还能保留主体结构,那么中国的诸多古建筑在遭遇火灾之后,则直接焚毁殆尽。

除了我们知道的人为焚毁,比如项羽火烧兵马俑,历代王朝的宫殿被焚毁等,也有一些是人为无意失火的。

最为有名的火灾可能要数黄鹤楼了。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之所以被称作黄鹤楼,主要是相传仙人王子安再次驾黄河登仙。

虽然历史上黄鹤楼曾多次重修。但是,光绪十年(1844年)八月初四日,黄鹤楼遭遇了一次最大的火灾。根据当年9月28日《申报》的记载,当天“北风疾劲,江上雪浪如山”。

晚上7时30分,在黄鹤楼旁的一个作坊里,一个学徒拿着火油灯寻找东西,结果失手将灯掉落,“施救不及,遂致燎原”。

火借风势,立即烧到了黄鹤楼。《点石斋画报》记载,“黄鹤楼之官厅与涌泉台亭顶,同付一炬”,“烧至八点多钟,楼向南倒”。伫立了千年黄鹤楼就这样轰然倒塌。《点石斋画报》上还专门刊登了一幅图画《古迹云亡》,来记录当时灭火的场面。

直到1984年,黄鹤楼才被再次重建,因此,现在的黄鹤楼其实是一个“伪古建”。

其实,不仅仅是古代,到了现代,中国古建毁于火灾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根据《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古代建筑火灾》这篇文章的记载,从1950年到1999年,全国各地的古建发生火灾多达70起,平均一年就发生将近2起。

较为知名的,如1958年浙江省宁波市阿育王寺发生火灾,烧毁清建方丈殿一座,殿内佛经、书画、玉器、乾隆御笔等文物皆毁坏。1959年山东曲阜市孔府发生火灾,烧毁一栋清代建筑。1962年,浙江省报国寺因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灾,烧毁殿堂2间。

1969年,山东曲阜市孔林因吸烟不慎引起火灾,一株500年树龄的古柏被毁。1974年,同样的原因,孔林再次引发火灾,一株300年树龄的古柏被毁。

1978年,北京颐和园文昌阁因违反安全规定,引起火灾。198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景阳宫遭雷击引起火灾,部分建筑被焚毁。此后,景阳宫安装上了避雷针……

难怪现在很多建筑学家疾呼,应该拿出相应的措施来保护中国的古建。

希望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悲剧,可以引起我们的重视,推进古建防火保护工作,不要让悲剧重演。

《爱在日落黄昏时》剧照

【作者简介】宋晨希,自由撰稿人。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