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其实很“童话”,原生家庭能把人毁得更彻底

《都挺好》其实很“童话”,原生家庭能把人毁得更彻底

《都挺好》火了。这部剧集结了原生家庭矛盾、重男轻女、婚姻恋爱等等热门议题,轻易点燃了吃瓜观众的神经。

《都挺好》其实很“童话”,原生家庭能把人毁得更彻底

与更早之前的热剧《知否》相似,《都挺好》女主苏明玉也是最初在家中饱受欺凌,然后通过奋斗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虽然依旧难逃来自原生家庭的琐事和委屈,但毕竟,女主已经在财富和社会地位上牢牢占据强势地位,而曾经得志的“小人们”则愈发走下坡路,自食恶果。整个故事发展离不开一个“爽”字。

如果这部剧再阴暗、残酷一些,一个深受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很可能没能顺利出人头地,没能收获完美爱情,更没能与亲人和解。童年时承受的“恶”在酝酿发酵后,成为更多恶果之因。这样会不会比较贴近现实中的故事呢?

已经有太多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年时期的家庭经历会对人造成深远影响,尤其是负面情绪,也许深埋心底,却如同一触即发的地雷。而对伤口的治愈,更绝不仅仅是轻而易举的一句“原谅”。

Part.1

为什么家会伤人——有毒的家庭体系

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博士打了个比方: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这个体系并非你的父母所发明,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逐渐累积而成的。

《都挺好》其实很“童话”,原生家庭能把人毁得更彻底

《原生家庭》

作者:(美)苏珊·福沃德博士/(美)克雷格·巴克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阳光博客

副标题: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在《原生家庭》一书中,她指出,我们所有人都是被家庭这个大熔炉锻造出来的。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深刻地,而且往往是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其他人。这个体系是一张交织着爱、嫉妒、自尊、焦虑、欢乐和内疚的复杂网络——饱含着各种各样的人类情感。

当你小的时候,家庭就是你的全部。家庭教会了年幼的你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你才能够决定自己是谁、该如何与人相处。

如果你不幸摊上了一对“有毒的”父母,你可能从小就被灌输了这些念头:

我没法相信任何人。

我不值得被人关心。

我永远都不会成功。

……

这些评价会将你引向失败,所以你必须改变它。改变一些早期的自我认知,你的人生轨迹也会随之改变。

有些家庭强调孩子感受的重要性,有些则认为孩子是二等公民。不同的观念决定了家庭成员不同的态度、判断和理解。观念具有很强大的力量,能够区分是非好坏,也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人际关系、道德价值、教育程度、性别观念、职业选择、行为准则和经济状况。它们形成了一个家庭的行为模式。

这种观念正是这些父母的有毒行为产生的土壤。当现实与某些父母的观念相悖时,他们选择抗拒不接受。他们不但不愿做出改变,还不惜颠倒黑白来维护自己的观点。不幸的是,他们的孩子涉世未深,还不能分辨真正的现实和父母展示给他们的扭曲现实。长大后,他们便带着父母这种无可撼动的扭曲世界观步入了自己的成年生活。

例如,如果父母认为离婚是错误的,那么继承了这种观念的女儿很可能会把自己束缚在一段没有爱的婚姻里。但是我们可以质疑既有的观念,女儿可以问自己“离婚有什么错”,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她可能会逐渐推翻父母的观念。

然而,未说出口的观念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许多理解,而我们又常常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想要推翻超出我们认知范畴的观念非常困难。

应该不会有家庭会在晚饭时公开讨论“女人是二等公民”、“孩子应该无条件为父母奉献一切”、“孩子本身就具有劣根性”这样的话题吧。哪怕这些观念为一些家庭所固有,他们也不会公开承认的。然而这些消极的、隐性的观念在有毒父母的家庭中起到了统治作用,给身处其中的孩子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都挺好》其实很“童话”,原生家庭能把人毁得更彻底

Part.2

被仇视的孩子,会留下怎样的记忆?

人生早期记忆宛如镜子,能把个人性格特征照得一清二楚。

父母对孩子的心灵最常见的影响是,过度的责备或惩罚带来的感情抑郁。孩子会因此产生反抗心理,极力想要摆脱这种影响。因此,女儿可能会因父亲性格粗暴,相信所有男人都是如此,以至于建立讨厌男性的原型。而遇到严厉的母亲,儿子也有可能感情抑郁,因此对女人心怀厌憎。这种态度以多种形式表现出对异性的厌憎。

《都挺好》其实很“童话”,原生家庭能把人毁得更彻底

《自卑与超越》

作者: [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品方: 领读文化

一种相当极端、罕见的孩子的类型,就是被仇视的孩子。若生活刚刚开始,一个孩子就时常处在他人的仇视中,那他就会难以生存,也许会早早死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通常都能从父母、保姆那里得到满足和溺爱。可绝大多数被仇视的孩子要么是弃儿,要么是罪犯的孩子,要么是私生子。这种孩子的早期记忆往往包括被仇视的感情,这会让其感到压抑,变得萎靡不振。

有一个案例,孩子一岁时便父母双亡,成了孤儿。他得了佝偻病,之后,他被送进孤儿院。在那里,他未能得到关怀和良好的照顾。在之后的生活中,他很不擅长跟同事、朋友往来。在回想这些事时,他一直觉得跟自己相比,其他人更受人欢迎。这种感受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无论面对何种问题,他都会遭遇这样一种阻碍:自己正在被人仇视。他能感受到,要解决自己在工作、友谊、婚姻、爱情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跟别人密切往来。然而,生活中的一切状况与问题却都将他摒弃在外,至于原因,就是他很自卑。

另有一个很有趣的案例,有个四五十岁的已婚中年男子,一直在抱怨自己失眠。他有孩子,对人非常苛刻,就像独裁的暴君一样,时刻想着掌控其他人。对自己的家人,他更是如此。到了最后,所有人都很反感他。

当他被问及自己的早期记忆时表示,自己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父母不停地争吵,还经常彼此恐吓,乃至动起手来,这让他惶恐不已。他上学之后,经常浑身脏兮兮的,因为父母都不管他。在一节课上,有个女老师来代课。这个对工作满怀信心与热忱的女老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很高尚,且充满希望。她从这个被仇视的孩子身上发现了一个闪光点,据此给他鼓励。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被人这样亲切对待,从此振作起来。但他的这种成长,似乎建立在其他人的关怀基础上。

长大后,为了证明自己值得被爱,他对自己格外苛刻,他工作起来能一直做到半夜三更,废寝忘食。对于自己会变得更优越这件事,他深信不疑。从那以后,他养成了一种习惯,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工作,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他有时候彻夜难眠,一直在想自己准备做什么工作。他最终相信,只有彻夜工作,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之后,他对自己家人的所作所为、他对自己家庭的态度,都是对他的优越欲望的表现。他好像成了家里的独裁者,因为家里的其他人全都比他弱小。面对他的各种做法,他的太太和孩子只能选择忍耐。

《都挺好》其实很“童话”,原生家庭能把人毁得更彻底

Part.3

认识痛苦,才能斩断暴力链条

在联合国组织的192个国家中,目前仅有19个国家禁止打孩子。在美国甚至有20个州允许学校责打孩子,甚至责打青春期的学生。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为这样的事实感到气愤。

甚至于,社会往往都是保护成人,责怪受害者的。他们这种盲目也有理论的支持。那些理论跟我们的祖祖父母的教育模式相吻合,他们认为孩子本质上受到狡猾的邪恶欲望的控制,孩子会编造充满谎言的故事,攻击无辜的父母或者对父母存有性欲。结果就是,孩子被认为需要为父母的残暴道歉,为他们所爱的父母承担罪责。

《都挺好》其实很“童话”,原生家庭能把人毁得更彻底

《与原生家庭和解》

作者: [瑞士]爱丽丝·米勒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爱丽丝·米勒认为,世界范围内的暴力的根源就在于,到处都在打孩子,而孩子正处在大脑形成的最初阶段。这些行为造成的损害,几乎没有被社会所知,但却是毁灭性的。

因为孩子不被允许反抗所遭遇的暴力,他们必须将自然的反应,例如愤怒和恐惧,压制下来,当他们成人之后,才能将这些强烈的感情发泄在自己孩子或者其他人身上。

爱丽丝·米勒不仅用案例进行了论证,还研究了大量独裁者和著名艺术家的生平。社会避免谈论这样的主题,导致极度荒谬的行为、残暴、虐待狂以及其他变态行为毫无阻碍地在童年时期就开始被制造。而这些产品被看作是天生的或者基因决定的。只有意识到这样的规律,才能斩断暴力的连接链条。

使受苦的人直面自己的历史,以使受虐待的孩子的无意识的、但是却一直高度活跃的对于疼痛的恐惧,以及他合理的愤怒流通进来,被感受然后被消除。这样他才能真正成人,真正独立自主。揭露那些痛苦的存在有让人悲伤的一面,但是在总体上蕴含了非常乐观的萌芽。因为它打开了通往意识的大门,人们可以觉知到童年的事实,成年人也就从童年的恐惧和恐惧带来的毁灭后果中解放出来。

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为了成长、发展、生活、爱,为了得到保护去表达他们的需要和感觉。为了能发展自己,孩子需要获得成人的重视和保护。成人要严肃对待孩子,爱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找到方向。

如果孩子这些性命攸关的需求落空,如果孩子反而被利用来满足成人的需要,被打、被罚、被虐待、被操控、被忽视、被欺骗,而没有一个证人介入的话,孩子的自身完整性就会长久地受损。

面对伤害正常的反应是愤怒和疼痛。但是在带来伤害的环境中,孩子的愤怒是不被允许的,孩子不能独自承受痛苦的经历,就必须压抑自己的感觉,隔离自己关于创伤的记忆,将加害者理想化。随后他就会忘记,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

爱丽丝·米勒在书中写道:“完全否认经历过的痛苦,将施虐的父母理想化。在成人的过程中,这两种行为都导致毁灭或者自我毁灭……无数的读者来信证明了,在对童年命运进行观照之后,很多人不仅摆脱了抑郁症,而且身体上的症状也消除了。”

Part.4

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真的就能解脱吗?

因为父母所犯的错误,孩子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可是由于父母对其自身行为的过程茫然不知,亦或者他们不愿向孩子坦承这种影响,以至于孩子无法从别人的教育中得到太多的指引,只好沿着自己原先的方向走下去。

比起“亲人之间没有真正仇恨”、“和解才能迎来团圆美满结局”这类规劝话语,只有将责任归于应该为此负责的始作俑者,人们内心的悲痛和愤怒才能得以解放。

在《原生家庭》一书中,苏珊·福沃德博士回忆她早期的职业生涯,也曾常常鼓励咨询者——其中很多人都遭受过严重的伤害——去原谅残忍虐待过他们的父母,但是他们的状况往往并没有因为原谅而有丝毫改善,他们还在为自己难过,其中有些人甚至觉得心里更加不舒服,他们会说“可能我还不够宽容”、“我心里并没有真的原谅”、“难道我连原谅这件事都做不好吗”……

她对一位深受家庭伤害的患者说,如果她想根治自己的抑郁,则需要先忘记自己的原谅,重拾内心的愤怒。这位患者是基督教徒,坚持说她自己相信宽容的力量,不需要通过发泄愤怒来治愈自己。

直到几周之后,她压抑的怒火终于还是爆发了,她尖叫着诅咒,责骂父母毁了她的童年,又令她成年后还充满苦恼。她发泄之后,默默啜泣。

苏珊博士等她平静下来,开玩笑地说:“一个笃信基督的好女孩应该不会像刚才那样吧?”

她说了一句让医师很难忘的话:

“我认为上帝想让我好起来,而不是想让我原谅。”

那一晚,是她整个疗程的转折点。

很多时候,原谅和忘记,意味着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面对自己的遭遇,我们首先需要发泄愤怒,而不应该去弱化和抹杀曾遭受的伤害。也只有当父母努力去求得被伤害过的子女的原谅时,这种原谅才有意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