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振宁的几幅照片谈起

本文选自《作家文摘》第2216期

2018年,我在商务印书馆参与了杨振宁和翁帆的新书《晨曦集》的编辑工作。书稿编定,即将排版的时候,杨先生托人给我送来一只U盘。打开一看,里面都是杨先生准备用作插图的照片,总共30多幅。

“有生应感国恩宏”

我印象很深的一幅照片上,是杨振宁先生的父亲杨武之留给儿子儿媳的两句话,时间是1957年8月9日,地点在瑞士日内瓦。

故事要从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合作研究说起。1956年,杨李二人有关“宇称不守恒”的论文发表以后,在国际物理学界引起轰动。杨武之先生写信给周恩来总理,说这个杨振宁是我的儿子,请求周总理批准自己到日内瓦和儿子团聚。

当时,因为中美没有外交关系,他们父子已经多年未见了。杨武之先生对周总理表示,见面以后,他想向儿子介绍新中国,并劝儿子回国效力。

周总理接信,立即派人到上海看望杨武之先生并协助他办理了出国手续。

于是,当年6月,这一对久别的父子在日内瓦相会。父亲谨记他对周总理的承诺,极其兴奋地向儿子谈论新中国的各种新气象,新事物,新成就,甚至特地带着儿子去日内瓦中国领事馆观看新中国电影的纪录片。

杨振宁承认,父亲是他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这不仅因为父亲是杰出的数学家,带领他走上了科学道路,而且还因为父亲的人格特别是家国情怀给他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杨振宁曾说,他和父亲两人都喜欢的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但是关于杨振宁是否归国,父子俩看法并不一致。杨振宁知道,新中国肯定需要他这样的高级人才,但他正值事业上的黄金时代,依赖美国的科研条件,他肯定还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就。但此时若是回国,许多研究项目只能终止。

1984年夏摄于美国Brookhaven实验室。杨振宁母亲于88岁高龄做了一生唯一次的美国游

两人说到最后,父亲也觉得,此事不可勉强。于是在离开日内瓦之前,他给儿子儿媳留下“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这两句话。

父亲这里讲“有生”,意思是可以从长计议,提醒儿子,报国不分早晚。

没有回国不等于不能为国效力。自1970年代以来,杨振宁先是致力于“建造中国和美国友谊的桥梁”,继而协助和支持中国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人才,一直到晚年索性叶落归根,在清华大学创办高等研究院。2015年4月1日,他重新选择,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理由很简单,他说:“我的身体里仍然循环着我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另一幅照片,拍摄的是杨振宁1970年代所工作的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中文校刊《石溪通讯》,介绍杨振宁轰动美国华人学界的一篇演讲。

这次演讲,源自杨振宁回国探亲的“破冰之旅”。1971年,父亲病重在上海住院,恰巧这时他在报纸上看到美国国务院宣布解除对中美民间来往的封锁的消息,便当机立断踏上归程。他后来回忆,当他乘坐的飞机经云南入境中国领空时,他意识到自己回到了阔别23年的祖国,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次,他在中国逗留四周。除了探望父母,他参观了北大、清华和复旦三所大学,中科院的三个研究所,回到过自己中学时期的母校和幼年在合肥的旧居,还去了大寨。他在国内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他,与他长谈将近五个小时。

于是回美国后,他到多所大学演讲,谈“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演讲的题目,就是这毛泽东主席的两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生动具体地介绍他在中国所亲眼看到的一切。从学校里的学生怎样“开门办学”,医院里大夫和护士怎样采用针刺麻醉动手术,到工厂的工人在食堂吃什么,大寨农民住房是什么样的,一直到上海的妇女有多大的比例穿裙子,其中又有多大比例是花裙子等等,他几乎是带着一种新闻记者的眼光,在作实地报道。演讲中,他并没有讳言“文革”为中国造成的混乱,教育和科研出现的停滞等等,看得出他是力求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评价新中国。

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总理

这篇演讲在美国的华人中引起的震动。由此,新中国受到更多关注,成为令海外游子神往的地方。支持新中国,热爱新中国,一时间在美国华人特别是留学生中形成风气。

鉴于杨振宁在旅美华人中的地位和声望,1977年全美华人协会成立时,他被推举为会长,历史学家何炳棣是副会长。这个协会的任务,就是团结全美华人,致力于发展中美关系,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力争早日实现中美建交。

1977年2月27日协会在《纽约时报》上刊登的整版广告,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为醒目标题,要求美国政府放弃孤立中国的政策,尽快同中国建交。

1979年1月1日,美国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帆帆陪着我走过”

《晨曦集》里还收入一张杨振宁和翁帆2005年2月摄于广州的照片。照片上,杨振宁和翁帆身穿黑白条情侣装在路边长椅上促膝而坐,娓娓而谈,两人神态亲昵,充满温情。大家知道,他们是2004年底在广东登记结婚的,这张照片,可以算是新婚照之一。

十几年来,杨振宁和翁帆在一起,自己也感觉年轻了很多。他的身体在翁帆的照料下,也一直非常健康。96岁的他除了增加了一支拐杖以外,看不出他有什么变化,其实那拐杖并非必要,他借助拐杖是为了走路可以更快。

不过翁帆对杨振宁的陪伴,并不意味着她是在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她和杨振宁是互相成就的。翁帆也有自己的事业,近年来一直在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史专业的博士学位。她和杨振宁有共同的爱好,闲时一起读书,唱歌,看电影,一起旅游,但忙的时候,也是各忙各的。他们彼此尊重,这是他们长期保持和谐的基础。

2017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庆祝杨振宁先生95岁诞辰

那么,两人是否也有过意见分歧呢?肯定也是有的。比如,杨振宁不大相信中药里的“补品”,但是翁帆要煲广东风味的汤,肯定要放入一些“药材”,杨振宁通常一边喝汤,一边说“不信”,但也必须接受翁帆的好意。

《晨曦集》的扉页后面,需要插入杨振宁一幅近照,我向翁帆索取。我们拿它做好设计,送请杨振宁先生过目。杨先生说,“我不同意用这张13年前(摄于2005年)的照片,它显得我太年轻了。我要再照一张换上来。”

于是他和翁帆商量,写了一封英文信,里面有这样的句子:

I HATE pretension.

同时给我写信说:“我恨不真,95岁的人不该装年轻。”

显然,他认为这关系到做人是否诚实,是一个原则问题。最终两人就达成了一致,还用这张照片,但在下面加上说明:摄于2005年。

去年秋天,杨先生在电邮里问我,“你看过‘小电影’《帆帆陪着我走过》吗?”我说,“没有,很想看。”于是两天后我收到杨先生的快递邮件,盒子里面有一只U盘。盒子外面印着“杨翁制片厂精制”几个字,“杨翁”当是双关语。

“小电影”不长,一共十几分钟。内容是杨先生和翁帆15年来生活片段的录像剪辑,杨先生在片段之间加入字幕,写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录像画面则记录了十几年中两人一起到过的许多地方,有北京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等,两人手拉手唱歌,互相问答对话,满满地都是真情流露,留下的都是难忘的记忆。

2018年5月,杨振宁和翁帆在《晨曦集》新书发布会上

这部“小电影”的末尾,杨先生加入了这样的字幕:

我今年96岁了,十分幸运,我还能走路,有时还去办公室。我知道岁月不饶人,所以制此电影,来记录帆帆陪着我走过的晚霞灿烂的岁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