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天桥1921年,辫子未剪的江湖艺人


来源:旧影阁(o)

    “剪辫”,最早开始于在海外定居的华侨及暂居海外的华人(主要是流亡的革命派、维新派及留学生),前者为与当地社会同风同俗,后者又加有明显的反清色彩。

 

“剪辫”,最早开始于在海外定居的华侨及暂居海外的华人(主要是流亡的革命派、维新派及留学生),前者为与当地社会同风同俗,后者又加有明显的反清色彩。时间始于1895年,至1905年左右蔚然成风。 

1903、1904、1906年,《大公报》先后三次发起以“剪辫易服”为中心的征文大讨论,发表了数篇关于“剪辫易服”的文章。这一切,都为后来剪发易服大行其道营造了一定的舆论氛围。国内剪辫之风首先兴起于学界与军界,且官方并不严禁,表明清廷统治的衰弱。 

1910年10月3日至1911年1月11日召开的资政院第一届常会通过了《剪辫易服与世大同》与《剪除辫发改良礼服》两个议案。民间剪辫者“一时风起云涌,大有不可遏制之势”。 

“剪辫”在民间的推动还是受到了较大的阻力。1928年,《申报》公布的调查结果是北京还有4689条男人辫子未剪。姑且不论数据的真实性,此时距辛亥革命已经17年之久了,足以说明“剪辫”的阻力和几千年封建思想的荼毒。 

旧时的中国京城有许多江湖艺人在天桥“撂地”。所谓“撂地”就是在地上画个白圈儿,作为演出场子,行话“画锅”。锅是做饭用的,画了锅,有了个场子,艺人就有碗饭吃了。天桥市场的杂耍表演是一大特色,不但项目繁多,而且技艺高超。 

天桥,在历史上是一座南北方向的“锣锅桥”,它纵卧在东西向龙须沟上。由于是天子(封建帝王)经过这里祭天、祭先农的桥,故而称天桥。元代天桥处在大都城的南郊。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后,成为外城的中心。 

清康熙年间,内城的灯市也迁到此处。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这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描绘昔日老天桥胜景的质朴诗句。天桥是旧时代老北京练把势的地方,是百戏杂练的市井喧嚣之地,因此成为数百年来最能体现京城民俗的地方。 

拉洋片起源于清代北京天桥,最初叫“拉大画儿”,也叫“西洋景”。表演者使用四周安装有镜孔的木箱,里面装有数张图片,使用灯具照明。表演者在箱外拉动绳索,操作图片的卷动。观看者通过镜孔欣赏画面的变化。通常片箱里的图片有完整的故事。

 

表演者使用锣、鼓、镲三样打击乐器,配以说唱,讲解图片内容。原先济南大观园、新市场等热闹的地方常有拉洋片的。后来一度失传,前些年得以恢复,常见于新春庙会。【北京记忆,1921年。资料:莫托哈克】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