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文化出品

镇魂女孩:一群可爱的腐女,一次颠覆主流的狂欢

2018-07-25 09:34:24 凤凰网文化 曾于里

导语:所谓“镇魂女孩”,是指那些被剧版《镇魂》中两位男主角赵云澜、沈巍之间浓浓社会主义兄弟情所感动的女孩们。

但其实,这一看似简单的流行文化热背后,反映的是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又一次猛烈碰撞。从耽美的“基情”变成“社会主义兄弟情”,这中间隐藏着镇魂女孩与主流文化之间怎样的挣扎?

“镇魂女孩”火了,她们来自网剧《镇魂》。该剧6月中旬开始在某视频网站上播出,迅速在互联网上引起了“镇魂风暴”。

《镇魂》何以大爆?两位主角出色的演绎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镇魂》的IP属性,以及它的耽美本质。《镇魂》改编自作家Priest同名耽美小说,讲述了赵云澜、沈巍两人共同守护两界和平的故事。由于题材限制,剧中男主关系被呈现为“社会主义兄弟情”。不过,因为观众的“先入为主”,两位主人公在剧中的“兄弟情”,便多了许多暧昧色彩和想象空间,并因此撩到了一大批“镇魂女孩”。她们以视频、同人图文、表情包等多种方式浇灌这一想象,也由此助推了《镇魂》在互联网的火爆。

这其实是一个颇有意思的反讽:严格的政策限定,让《镇魂》从耽美的“基情”变成“社会主义兄弟情”,但在“镇魂女孩”的加持下,“社会主义兄弟情”反倒成了更为隐蔽和深情的“基情”。《镇魂》的奇幻之旅,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它其实也是亚文化发生、收编和抵抗的一次生动反映。

网剧《镇魂》中,男主之间的“兄弟情”成为一大看点

耽美的《镇魂》:亚文化对主流秩序的挑战

何为亚文化?它与主流文化相对,指涉种种非主流、非普适、非大众的文化,并体现着独特的话语体系、表达体系、审美体系乃至价值体系。

原著《镇魂》是Priest 2012年开始更新,并于2013年完结的作品,内容以四圣器为主线描述了人间鬼界仙途的互相博弈。很显然,耽美、灵异、鬼怪等,都为主流文化所不容,它们是亚文化常见的表现形态。

耽美早在上世纪90 年代便经由日本动漫文化进入中国大陆地区,腐女族群也在那时产生了,但直到2010年之后,耽美才在互联网蓬勃生长,并广泛进入公众视野。互联网对于耽美等亚文化的壮大和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竹宫惠子的耽美漫画《风与木之诗》,堪称耽美界的鼻祖

在前互联网时代,文化的领导权为政治权力和文化精英支配,亚文化很难有机会进入公众视野,耽美等多半存在于“地下”或“半地下”,并遭到主流文化的排斥和打压。但进入去中心、去门槛、信息爆炸、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单一口径的声音不再可能,更关键的是,年轻人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才是互联网中最具话语权和评价权的一群人,他们的趣向就是互联网的趣向,他们的喜好才是潮流的方向。

也即,一度为主流文化所不容的嘻哈、表情包、弹幕,一旦到了互联网上,它们反倒成了“主流文化”。政治权力和文化精英当然不可能放任亚文化在互联网上“兴风作浪”。因为亚文化天然地与主流文化相疏离,并且因为年轻人的自我张扬、标新立异,亚文化常常蕴藏着挑战甚至是颠覆主流文化的因子。

网剧《镇魂》弹幕

比如以《镇魂》为代表的耽美小说,通过假想的男男关系,腐女们摆脱了传统男尊女卑的性别权力关系的束缚,并找到了探讨爱与性的另外一种新的可能,那就是基于爱与美之上的纯粹的、平等的、唯美的、深挚的爱情关系。并且,耽美还为女性提供了一个“自己的房间”,在这个房间里腐女得以借助一个男性的眼光,肆无忌惮地观察、试探、抚摸另一个男性。耽美对主流文化的性别秩序和性别观念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自亚文化诞生开始,与主流文化的龃龉、反抗、对峙,并遭到主流文化的压迫、打击和管控,就是它一直的宿命。

《镇魂》剧照

从“基情”到“社会主义兄弟情”:主流文化的收编

主流文化往往没有倾听亚文化的耐心,也没有对亚文化“去粗存精”“存异求同”的包容,打压和收编随即发生。迪克·赫伯迪格认为“收编”是亚文化的普遍宿命。在赫伯迪格看来,这种收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商品方式,对亚文化符号进行大规模的复制和出售。即将亚文化符号转化为商品形式,通过将亚文化的风格转化成源源不断的利润,使之离开最初语境,变成消费对象,削弱其作为亚文化存在的基础,弱化亚文化的抵抗立场。

二是权力方式(意识形态的方式),通过对越轨行为“贴标签”和重新定位,将其纳入并整合到现存社会秩序中去,消解其反叛性和颠覆性。从现实经验来看,其操作套路是:先给亚文化的风格贴上种种负面标签,在媒体中制造道德恐慌,寻找替罪羊,杀鸡儆猴,剔除亚文化中的叛逆因素,继而将其重新安置在主流文化秩序中,成为主流文化中的一部分。

在中国的语境里,两种收编方式同时进行,但第二种总是先于第一种。比如《中国有嘻哈》带动了嘻哈,通过禁令等,让GAI成了“社会主义GAI”,欧美嘻哈中的叛逆因子消失殆尽;而在商业利益下,《中国有嘻哈》成了《中国新说唱》,嘻哈的社会历史信息被剔除,它成了一种单纯的演唱形式。权力和商业双管齐下,对嘻哈的收编非常彻底。

2017年度《中国有嘻哈》年度总决赛

网剧的发展历程也类似。网剧萌芽阶段,它也是亚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从一开始的《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等“去崇高化”的恶搞短剧,到网剧爆发期,刑侦推理、灵异玄幻、耽美同性、盗墓考古等题材的涌现:它们充斥着戏仿、恶搞、反讽、另类趣味,与主流电视平台所播放的电视剧有着悬殊差别。

但好景不长,权力很快赶到。2016年耽美剧《上瘾》成了一个转折点。该剧迅速走红,但未播完就迅速被下架,同年有60部网剧被集体下架。管制愈发严厉,先是对网络剧审查做出一系列规定,简而言之就是“电视台不能播的网站也不能播”。今年1月还明确提出广播电视邀请嘉宾坚持四不用标准,即纹身艺人、嘻哈文化、亚文化(非主流文化)和丧文化(颓废文化)不用。

耽美剧《上瘾》剧照

权力收编的同时,商业收编也在马不停蹄进行着。2015年是网剧的井喷之年,大量资金、人才和明星资源涌入,网剧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为了商业上的利润,视频网站对于官方审查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诚如有学者指出的,商业利益下的亚文化“往往显得暧昧而复杂,既横眉冷对也不乏秋波暗送,既抵抗也妥协,既深刻也浮浅……被收编的亚文化‘半推半就’‘乐见其成’……换得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不同程度地失去抵抗性,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也有了相互转化的可能。”

因此,《镇魂》从耽美网文到网剧,将“基情”更改为“社会主义兄弟情”、将灵异风改为科幻风,并在全剧中严格控制尺度,是通过审查并实现商业化利益的必然选择。至此主流文化也完成了对耽美的收编。

网剧《镇魂》剧照

“镇魂女孩”的狂欢:禁不绝的亚文化

一部亚文化发展史,也是一部发生-抵抗-收编史,不过亚文化从来就不会消亡,消亡的只是亚文化的某种形态,亚文化疏离、边缘、抵抗、颠覆的因子始终存在。

《镇魂》衍生出的“镇魂女孩”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虽然剧版删除了不可描述的感情线,但“镇魂女孩”通过剪视频、写同人、截同框照、制造表情包、进行各种脑补大赛,硬是将两位主演的“社会主义兄弟情”想象成不可描述的内容。她们创造出的“镇魂风暴”也迅速“出圈”,席卷整个互联网。

不论有意还是无意,“镇魂女孩”的二次创作,让主流文化所排斥的耽美,在二次创作中发扬光大,并且大摇大摆地进入主流文化的视野中。恰如学者吴冠军所说,信息的压制总是和它的本来目标恰恰相反,使其所恐惧的“X”直接显露了出来。有关方面的“捂住”行动,恰恰使他们所要“捂住”的那个“X”,进入到了民众的意识中。也许“X”是不存在的,但捂的行为,反倒让网友认为被捂的“X”是真相,于是就会想方设法搜索,被排斥的反倒成为被注目的。

伯明翰学派的领袖斯图亚特·霍尔曾敏锐指出:青少年亚文化形成特别的风格,其目的就是为了“抵抗社会”,这种抵抗有可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潮流。迪克·赫伯迪格则更进一步指出:年轻人抵抗的是社会结构中的矛盾和集体经历的问题,比如贫穷、失业、住宅拆迁等等。他们在抵抗中从音乐、服装、艺术以及其它特殊的交流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特别的风格,而这些风格成为他们手中最有力的抵抗武器。

或许“镇魂女孩”并没有什么主动和宏大的抵抗意识,但她们掀起的“镇魂风暴”,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现有的过于保守的审查制度和不宽容的文化氛围的反讽和“抵抗”。

虽然不少“镇魂女孩”只是以游戏的态度进行二次创造,还是让我们窥见了亚文化的蓬勃生机和生生不息,它是熄灭不了的星星之火,但凡有那么一点合适时机,就会逸出僵硬而刻板的主流秩序,释放出自由、愉快、轻松的灵魂和想象力。这也是一次提醒,川壅而溃,许多东西并非封禁可以解决,相反只会愈演愈烈。

值得一提的是,支持亚文化并非意味着亚文化比主流文化更高明,或者道德上有什么豁免权,只是亚文化中纵然有“危险”的因素,也不应动辄借助权力进行打压。一旦权力可以在亚文化领域为所欲为,在其它方面也不会客气。

曾于里,青年文化评论者。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责编:徐鹏远 PN071

不闹革命的文化批评
凤凰网文化出品

进入频道首页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号

时代文化观察者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洞见
  • 年代访
  • 文化热点
  • 文学
  • 艺术
  • 思想